趙麗麗
【摘要】擴招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高職院校面臨的新課題。在產教融合背景下,職業教育具有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高職院校應充分發揮輔導員的主要作用,構建社會擴招學生政治認同路徑工作體系,探索科學有效的活動體系,建立協同育人模式的保障制度體系,提升擴招學生的思想政治認識,探索職業院校開展擴招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河。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路徑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05—0064—02
2019年,教育部等六部門發布了《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高職院校為響應“百萬擴招”的號召進行社會擴招,屆時數以萬計的社會人員踏入了大學校園。《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明確了輔導員的主要工作職責包括:“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可見輔導員在構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中的作用愈發重要。政治認同是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產生的一種感情和意識方面的歸屬感[1],提升擴招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增強政治認同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任務,是開展擴招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切入點。高職院校應充分發揮輔導員的主要作用,從理論、價值和行為等方面,科學構建社會擴招學生政治認同路徑,完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形成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
一、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夯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增強理論自信是檢驗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成效的重要標準。相對在校學生,擴招學生雖然社會經驗豐富,但主動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覺性不足,對黨的重要理論與思想認識的深刻程度上與在校大學生相比存在較大差異,顯現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不均衡,影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推進。因此,高職院校加強對擴招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當下顯得尤為迫切。
2.完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制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機制是落實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前提。擴招學生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對象,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來武裝擴招學生頭腦是當前高職院校的新任務,組織擴招學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如何做好擴招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新課題。
3.強化高職院校輔導員履行職責的需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是輔導員的工作職責。輔導員既是大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組織者,也是切實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者。擴招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對提升輔導員自身職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使擴招學生做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認同,輔導員自身要具備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具備更高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具備構建科學有效的政治認同路徑的能力,完成黨和國家賦予的新使命、新職責、新任務,在推進擴招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強化應履行的工作職責。
二、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一)從學校層面看
1.構建職業教育多元化發展的認同路徑工作體系。構建社會擴招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是高職院校開展擴招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趨勢和要求。經過分析影響高職院校發展的內、外部環境可知,擴招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由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正在逐步向校、企、行、政、地等多元化協同育人模式轉變。同時,擴招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涵,也從被動的“灌輸式”政治理論學習向主動的“消化型”實例分析理解逐步轉變。影響認同路徑構建的內在因素較為復雜,真正實現多方協同育人的目標有一些難度,需要高職院校各層面共同努力。
2.構建擴招學生知識理論的認同路徑體系。知識理論方面,輔導員要不斷挖掘資源,整合資源,充分利用擴招學生在校和在職的時間相互交叉的特點,延伸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和思政課程的教學成果,在為擴招學生服務過程中,開展黨史國情教育、傳統文化浸潤、產業發展調研、職業成長沙龍等主題活動,塑造擴招學生的認同心理,達到理論認同的目的。
3.構建協同育人模式的認同路徑制度保障體系。高職院校要整合教學、管理與服務等資源,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在管理服務方面,高職院校需要重新制訂各項管理工作制度,補充修訂輔導員的崗位職責;在教育引導方面,增訂擴招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辦法,補充職業生涯規劃辦法和心理健康教育實施辦法;在政治理論學習方面,注重對擴招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實踐的考核。同時,高職院校應制訂專門針對擴招學生的激勵制度,在社會實踐、創新創業、獎學金等方面實行激勵機制,鼓勵學生將內在情感認同和價值認同轉化為學習和實踐的動力,從而堅定政治認同。
(二)從輔導員層面入手
1.構建“輔導員+”認同路徑工作體系。基于高職院校和擴招學生的實際情況,要以輔導員為主導,構建緊密依托黨組織,結合思政課堂延伸、企業文化培植、“雙師型”教師創新教法拓展、校友典型事例引領等多方參與的“輔導員+”工作體系。高職院校黨委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頂層設計,學生黨支部要積極發揮思想的凝聚作用,讓擴招學生在感受黨組織溫暖的同時產生向黨組織靠攏的愿望。
2.提升輔導員的“關鍵職業能力”。高職院校要立足長遠,重視輔導員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和理論宣傳教育,注重提升其組織協調能力和應對負面信息干擾的能力。要提高輔導員思想政治理論學習能力,定期參加集中培訓、主題式自學、典型案例分析等活動,提升自身職業能力。要提高輔導員的理論宣傳教育能力,堅持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運用鮮活的案例和典型的事例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管理和服務中,將理論認同轉化為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鼓勵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制作微視頻、主題研修、社會實踐等形式深化對黨的理論的認識與理解。要提高輔導員組織協調能力,緊密依托高職院校各級黨組織,運用問題調研、協同創新的工作方式,做好過程控制。要提高輔導員應對負面信息干擾的能力,了解新興媒體基礎知識,掌握使用新型媒體的基本技能,提高甄別信息的能力,促進大學生理論認同。要提升輔導員服務能力,輔導員要自覺開展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等知識學習,提升自身的職業發展指導能力和心理健康輔導能力。
3.構建提升擴招學生職業素養的活動體系。構建高職擴招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同路徑活動體系,包括理論認知、價值認知、行為認同三個方面。在理論認知階段,輔導員應充分延伸思政課堂主渠道的功能,設計黨史國情介紹、改革發展的成果展示、創新創業典型事例展播等視頻賞析活動,讓擴招學生從改革開放偉大成就、時代楷模的感人事跡中建立情感聯系通道,深化理論認同感。在價值認同培養階段,可利用重要紀念日組織擴招學生開展研學、參觀等社會實踐活動,或參與學校的科研重點項目,增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價值認同。在行為認同層面,要引導擴招學生結合專業學習開展社會調研,用實際行動建立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行為認同。輔導員作為認同路徑活動體系的組織者和建設者,應積極參與到認同路徑的每一個階段中,銜接好每個階段的重點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交流會,舉辦“新思想”學習論壇等活動。
國家提出的“百萬擴招行動計劃”將使更多渴望技術技能的社會人員受惠,會有更多社會人員來到大學學習深造,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狀在不斷改變,教育模式也在不斷更新。擴招學生的價值取向是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體系的一部分,高職院校應堅持創新發展的頂層設計,充分發揮輔導員在協同育人工作機制中的主要作用,引導擴招學生通過建立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認同,堅定信念,樹立遠大理想,通過高效的工作體系、有效的活動體系和健全的制度保障體系,全力構建高職院校擴招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鄭悅.大學生政治認同教育研究[D].漳州:閩南師范大學,2019(06).
編輯:宋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