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芳
(重慶市秀山第一中學校 重慶秀山 409900)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他們不斷探索的動力,雖然高中生的學習品質在不斷發展,甚至有了自己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興趣才是學生深入研究的不竭源泉,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學習上也會全神貫注,理解概念也會更加充分,對于地理學中的一些現象其關注點更高。高中地理教師要認識到學生以往的地理知識存在一定的空白,甚至出現斷檔情況,了解學生現狀才能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為了能更好的彌補學生地理知識不足,教師可以多找生活中的現象,通過現象讓學生發現本質,然后歸納、總結,得出結論,這種由現象到本質的方法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更符合教育心理學特點,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興趣點。
高中地理屬于高中階段一門感性思維的學科,如果想要讓學生深入的學習,還離不開學生對于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理解和記憶,說到底,學生的基礎知識是學好地理的基礎,任何知識的學習都是從理解和記憶逐步延伸的,高中地理教師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促進學生學習,還要從學習習慣入手,注重對學生的思維啟發,善于通過問題導向功能讓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來,問題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溝通的金鑰匙,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認知,還要注重問題的創設,用通俗易懂的問題來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1]。在課堂之初,提出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試著解決問題,通過問題讓學生投入到思考之中。當學完了一個階段的內容后,要想讓學生能夠把這些碎片式的內容都串聯起來,還需要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能夠通過知識網絡圖進行歸納總結,學生通過系統各個知識點來回憶和區分、理解,這樣的過程看似費時費力,卻能夠一勞永逸,學生在整理的過程中,還學會了學習方法,懂得系統整理才能更好的記憶。
許多學生雖然學習地理知識,卻還沒有認識到地理學在人類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作用,其實地理學是對自然科學的研究,其研究的范疇非常廣泛,其研究的意義更是不容小覷,作為高中地理教師為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多從探索自然研究的意義出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地理研究對人類發展的影響,推動學生去學習、發現和研究。 例如教師向學生講解黃河成為“地上河”這一知識點時,整個動態的變化難以具體展示,但是教師可以利用谷歌地球,它長期記錄著黃河發展變化,可以直觀地向學生展示其沿河的環境變化,自然災害情況,經濟發展狀況,讓學生從變化的趨勢中發現黃河成為“地上河”的原因和對人類生存發展的影響。通過多媒體的協助,教師可以邊展示資料邊補充講解,教學難點更加容易突破。現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已經普及到教學中,很多學校都配備著多媒體設備,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與時俱進,將高中地理課堂注入時代的新元素,創新教學模式,打造出高效的地理課堂。
地理知識是一個動態的內容,要想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還需要觀察研究,實驗是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最好的方法,也是學生都非常感興趣的學習過程。要想讓學生理解的更加透徹,并不是一味地通過反復的提問、做題來加強的,而是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學生操作觀察到的現象才能記憶牢固,理解深刻,這是綜合性學習最好的途徑。由于目前新課改的教育運動,各學科都注重將學生的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培養轉向素養內涵的培養,為此必須對學生進行學科的深度教育,通過實踐教學、主題活動、學科素養等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培養學習、觀察、思考、總結等綜合性的學習能力、地理實驗教學模式多種多樣,教師要善于調控課堂,在適當的時候做實驗,使學生的“手、腦、視、聽”同步活動。用地理實驗導入新課,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過來,從而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地理教學當中有些重點、難點知識比較抽象,如果是單靠老師的講解,學生可能還是很難真正理解掌握。這時我們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實驗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一節課的結尾也很重要,設計得好,能夠使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2]。
教師要做一個教到老、學到老的人,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提高。主動學習能夠成為學生最好的朋友,以自身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成為學生心中的榜樣,也能夠不斷的提高教師自己的教學能力。加強對教師的培訓首先要從教師的師德培養入手,師德是進行教學活動的道德前提,沒有師德,教師只會將教學任務看作簡單的傳授和輔導行為,只有將教學看作道德性的工作,才能使教師在思想層面對其有足夠的重視,進而使教師以培養人才為己任,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素質和教育質量。此外,要進行學科知識的培訓,基于課本知識的考查每年都會出現新的形式,通過學科專題會議、線上教師群交流等形式,教師在掌握基礎知識之后要對題型進行新穎性的探索,適度進行新聞、教材的取材,挖掘學生的知識盲區,靈活考察教學中的重難點,不斷提升教學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起來說,高中地理教學要在把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適當進行實踐活動,以培養學生較為健全的地理科學思考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終達到學生核心素養的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