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友
(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襄陽 441021)
高等數學是大學教育中的基礎課程,它起到培養學生基本能力、鍛煉思維方式、增強學習專注度等重要作用[1]。正常情況下,大學生尤其是工科和理科類專業的大學生剛入校園時便需要學習高等數學,為后期的眾多專業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學習周期為一學年兩個學期,教師一般授課進度為一周兩個學時。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高等數學的學習面臨許多的困難。學生要學的內容多,安排的課時有限,難度大,強度高,除此以外,學生自身具有的惰性和基礎一般等原因,往往導致部分學生對高等數學課程的學習望而卻步。
高職院校的高等數學課程的主要內容為微積分學,眾所周知高等數學的特點是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廣泛應用性等。高等數學在高職教育眾多基礎課程中脫穎而出,成為大多數專業的一門必修課,這與其特點和作用息息相關,高等數學學習程度可直接關系到后續課程的能否順利學習并掌握,因高等數學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和廣泛的應用性的特點,可為后期其他專業課的學習做鋪墊,提前為學生培養良好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2]。
高職院校的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面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首當其沖的便是學生自身因素。相較于本科院校的學生來說,高職院校的大多數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在學習上表現為自制力差,完成學習任務的行動拖沓,缺乏自學能力等;除學生自身因素以外,還存在其他因素,例如很多高職院校對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不夠重視,具體表現為:教學課時少,師資力量薄弱,經費投入不足等;另外,每個專業對于高等數學的要求不同,但每個專業所學習的高等數學內容差不多,由于專業差異,造成各專業學生對高等數學的興趣高低不一,部分學生學習的差距越拉越大[3]。
入學教育的第一課通常為說課。一般高校的高等數學的教學要求教師在開學第一課向學生說課,教師應把握這個機會減輕或消除學生對于高數的恐懼感,用科研、生產及現實生活中的鮮活案例,向學生講解高等數學的有趣、高等數學的地位和作用和能給學生自身所起的作用,讓學生重新認識定義數學[4]。例如:什么是數學?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及空間形式的科學。恩格斯說:“數學是研究形與數的科學”。數學的地位與作用,計算機之父馮·諾伊曼認為,數學處于人類智慧的中心領域。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倫琴在回答“科學家需要什么樣的修養”這一問題時說:第一是數學,第二是數學,第三還是數學。馬克思認為,一種科學,只有當它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能達到真正完善的地步。
在學習的過程中,講究的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學習的根源是學生對學習高等數學感興趣并喜歡,使學生堅持數學的學習。教師可通過說課課堂上,將高等數學在科學發展中的地位及其在科研、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用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如數學游戲、動畫視頻等展現給學生看,讓學生自己形成一個有關高等數學學習的思維導圖,增加高數的喜愛程度,拉近學生與高等數學之間的距離,將數學由存在于課本中的生硬知識;轉變為和諧有趣的立體圖像;了解數學的分類:初等數學、幾何學、高等代數、數論、微積分……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大樹枝繁葉茂、根深博大。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對高等數學的學習熱情。
在多年的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實踐中,我們始終堅持過程考核,逐步形成綜合測評的考核方式,即平時考查和期末考試相結合,其中平時成績占40%,期末成績60%,平時成績包括出勤、課堂紀律、提問、作業;期末成績是卷面成績。(附:平時成績中出勤、課堂紀律、作業次數都有量的要求,期末考試注重質的水平)。教師在開始說課時,將課程的考核方式告訴學生,讓學生明確高等數學的成績評定方式,引導學生注意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之取得滿意的學習成績。
隨著社會的飛速變化,學生的思維模式和個人能力不斷變化,為了保證高等數學課程實現教學目標,需要教師為入學教育的第一課準備好,希望數學的第一課能達到教師的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