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楊勇
(江蘇省汾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驗小學 江蘇汾湖 215211)
加強小學體育教學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紀較小,對很多體育運動都處于好奇階段。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心理及生理特點,對學生進行專業且具有針對性的足球訓練教學,不斷挖掘學生的運動潛能,從而激發學生對足球這項運動的興趣,讓學生通過有趣的訓練內容,從而潛移默化地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1],進而促進小學體育教學效率的提升。
目前我國仍然盛行的是應試教育,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很多中小學都偏向于培養學生的學習技能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導致體育教學工作很難得到開展。體育教學得不到重視,經常表現為體育課被其他學科的教師占用,學生體育課時常減少,會直接導致足球訓練很難開展下去。當然,也有很多學校將足球訓練教學形式化,它們大多停留于表面,而沒有切實提高學生足球訓練的意識,這樣不僅會削弱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在某種程度上還會導致學生養成一些不良習慣,從而阻礙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在實際小學足球訓練教學中,體育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足球技能和技巧是否有效提高與教師的專業能力有直接關系。但是,由于很多小學的體育教學得不到重視,導致一些學校在聘用體育教師上出現偏差。有的學校因為師資力量不足,導致足球教學難以順利開展,甚至一些學校的體育教師直接由其他學科的教師代理,教師體育素養不高,在某種程度上很難激發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當然,學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會直接影響體育教學中足球訓練教學的效率,體育課時減少,體育器材匱乏,體育場地不足等等,都會導致足球訓練教學效率的下降,[2]這些因素給小學足球訓練帶來很大難題,也使得足球訓練教學失去其本身意義。
從實際情況出發,足球并不是被很多家長所接納的一項體育運動,雖然中國有很多球迷,但這并不能成為支撐小學開展足球訓練教學的原因。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很多家長會認為足球訓練會耽誤孩子學習的時間。在成績優先的時代下,很多家長會選擇減少孩子運動的時間,并且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培優班,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小學階段是學生個性和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若是強烈反對孩子進行體育鍛煉,如足球訓練等等,在某種程度上會抑制孩子釋放天性,從而導致其出現性格缺陷等問題。正是因為一些家長沒有正確的教育觀念,導致很多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上出現很多不良問題,怎樣調節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是當前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討的問題。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灌輸正確的學習意識和運動觀念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要想有效激發學生對足球訓練的興趣,教師需要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和理念,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體育運動的重要意義,從而改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觀念。在實際足球訓練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觀看比賽,通過感受真實球場上給人振奮人心的場景,帶領學生走進真正的體育世界,潛移默化地發展學生足球訓練的意識,挖掘學生的體育精神,[3]從而激發學生對足球這項運動的熱情。當然,在組織學生觀看比賽的過程中,體育教師需要積極暗示學生觀察運動員的技巧,讓學生在實際足球訓練過程中效仿和創新足球技能。通過組織“花式”足球教學,從而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足球這項運動中,進而促進小學足球教學效率的提升。
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直接關系到足球訓練教學效率是否有效,所以學校在聘請體育教師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教師教育理念是否正確。正確的教學理念能夠有效促進學生體育觀念的形成,也便于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二是教師專業素養是否過關。教師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實際教學的效率,也便于教師有效指導學生進行足球技巧訓練,從而有效增強自身身體素質。當然,聘請專業的體育教師是開展足球訓練教學的基礎,學校還需要定期組織體育教師進行專業培訓,教師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來更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幫助學生能在體育課堂“如魚得水”。就小學實際足球訓練教學而言,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明確教學目標,通過了解學生的運動能力和實際水平來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和訓練。仔細觀察學生在足球訓練過程中是否存在錯位傳球動作或者錯誤帶球行為,并對學生的實際能力做出評判,從而有效改正學生不規范的行為,從而提升學生的足球技能。
就我國當前小學足球訓練教學而言,很多學校并不重視對學生進行足球訓練,也有一些學校表面上進行正常的足球教學,但其大多是給學生灌輸有關足球的理論知識,而沒有組織學生進行實際訓練,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間接取消了學生的運動時間。所以,在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改變教學觀念,在重視足球理論教學的基礎上,有效開展足球實踐訓練,幫助學生從小形成正確的體育精神以及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足球比賽不失為有效訓練學生足球技能的一種方法,合理的比賽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教師可以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學生進行足球比賽,也可以將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分成兩個小組進行比賽。教師賽前可以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指出每個小組的不足之處,賽后對每場比賽進行復盤,和學生一起分析比賽中得分和失分的原因。通過一場場實地演練的足球比賽,有效促進學生足球技能的提升,從而促進小學足球訓練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相較于初、高中的學生而言,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所以在實際足球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是否在訓練或者比賽途中受傷,避免學生因一些客觀因素而影響自身身體健康。學生年紀小、好奇心強,教師可以利用其年齡和心理特點,合理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足球訓練。首先,教師需要了解小學生這一群體,掌握其性格特點以及興趣愛好,通過設定合理的足球訓練教學目標,滿足學生自身運動需求之余,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情;其次,教師還需要合理安排學生的訓練時間,較大的運動量不利于學生形成健康的體魄,較短的訓練時間也滿足不了學生的運動需求,所以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考量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來合理安排足球訓練,通過加強學生的基本功訓練,從而有效促進足球訓練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科學的教育方法能夠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學生由于年紀小,很多事情需要有人加以指引才會完成得更好,鼓勵式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還能幫助學生積極投身于足球訓練中來。鼓勵式評價機制有以下優點:其一,教師通過給予學生鼓勵,通過放大學生的優點,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其二,鼓勵式教學有利于疏解學生的學習壓力,足球訓練并非短時間內就能達到預期效果,教師通過潛移默化式的鼓勵,從根本上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從而使得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也會積極面對,而不是選擇退縮和逃避。足球訓練亦是如此,學生在實際訓練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磕磕碰碰,在一些家長看來,孩子的人身安全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師需要和家長進行溝通和教學,通過轉變一些家長對足球訓練的負面看法,讓其明白真正的體育精神,從而放手讓孩子自主選擇,進而促進小學足球訓練教學效率的提升。[4]
總而言之,我國對培養青少年體育運動觀念方面的意識還不夠強烈,這也導致我國很多小學的足球訓練教學仍然存在弊端。所以在實際足球訓練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通過增強學生的運動意識,完善師資力量,增加實訓機會,制定合理教學方案,完善評價教學機制等措施,有效改善當前足球訓練教學現狀,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小學體育教學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