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梅
(廈門市同安區新民中心小學 福建廈門 361100)
與其他基礎課程不同,綜合實踐課的教學重點應當在于培養學生的各類技能。但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小學綜合實踐課程常常出現理論知識多、實踐機會少、學生興趣低等問題,不利于課程真正發揮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作用。面對新時代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教師也應當對綜合實踐課程進行及時的優化與創新,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善于發現、大膽探究、勇于實踐的精神與素養,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教育的一大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找到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工具與方法[1]。小學綜合實踐課程中,教師亦應當注意到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意義。在設計與開展實踐活動時,教師應當重視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思考,從生活中尋找素材,在生活中確定主題,通過一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實踐探究活動來幫助學生體會學習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同時,還能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于小學階段自制力較為不足的學生而言,課堂趣味性的保證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教師能夠結合生活開展教學,就能夠使得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形成學習的興趣,繼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使得綜合實踐課程發揮更大的作用。
例如,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紙板、塑料瓶、易拉罐等廢品,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從這些生活廢品出發設計綜合實踐活動。綜合實踐課程開始前,先組織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收集可能利用到的廢品。實際課堂上,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其他人制作的廢物再利用作品,為學生開拓思路,并引導:“同學們,紙板、易拉罐等在我們的生活中十分常見。大家是不是沒有想到過這些物品還能發揮這樣的妙用?有了這些作品的啟發,你還能想到哪些“變廢為寶”的方法呢?嘗試著做一做吧!”在這一場“變廢為寶”大賽中,學生們利用收集到的紙板、塑料瓶、易拉罐等完成自己設計的“藝術品”,不僅能夠獲得想象能力的提高,還能使得動手能力得到鍛煉。
自然為人類提供了生存的家園、豐富的資源以及美麗的風景[2]。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可以獲得視覺上的享受,還能獲得心靈上的滋養。在組織開展小學階段的綜合實踐課程時,教師應當重視起戶外實踐活動的重要性,通過引導學生走近自然來幫助學生獲得身心享受,陶冶學生情操。另外,引導學生親近自然還有助于學生發現自然之美,感悟自然魅力,從而發自內心地產生尊重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培養學生的環保理念,提高學生的環保能力。另外,在以“善于發現,勇于實踐”為主題的實踐課程中,自然環境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大的舞臺,讓學生能夠對更多有趣的事物進行觀察與分析、思考與探究,幫助學生提升綜合實踐能力。
例如,在春暖花開之際,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尋找春天”的實踐活動。活動開始前,教師應當向學生強調:“同學們,大家知道春天是什么樣的嗎?今天我們要到自然中去尋找春天。如果大家想要把喜歡的植物帶回來做成標本,要注意不能直接摘取,只能從地上獲得自然掉落的植物哦!”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在校園內尋找、觀察各類植物,了解各類植物的名稱、特點,并記錄在本子上,收集各類植物的葉子、花瓣等等。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所看到的、所撿到的、所想到的內容利用拼貼畫的形式呈現在紙板上。如此一來,學生能夠在走近自然的過程中感悟春天之美,可以在收集材料的過程中理解“愛護自然”的意義,在整理創作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與動手動力。
由于生活經驗、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著不足,小學階段學生在綜合實踐課堂上常常出現不能理解概念、無法準確操作的問題。這類問題的出現常常使得學生們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對實踐活動失去信心。那么,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如何改進呢?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從“小組活動”這一形式出發,在開展一些難度較高的綜合實踐活動時先對學生進行分組,再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分析探究活動。如此一來,當學生遇到理解或操作上的問題時能夠通過共同討論、積極思考來探尋解決方案,降低完成實踐活動的難度。由于經歷、興趣等的不同,不同的學生也具備著不同的能力。當共同為一個實踐目標而努力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發揮各自的特長來為小組做出貢獻,獲得實踐能力的鍛煉。同時,在小組活動中,學生能夠獲得團隊協作意識的培養。
例如,在組織學生體驗“造紙術”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操作。首先,要求學生們按照座位分布分為4人一組的若干小組。而后,利用PPT介紹蔡倫造紙的基本過程,再利用提前準備好的材料為學生演示一遍簡單的“造紙術”:撕碎廢紙、浸泡廢紙、搗碎廢紙、再用毛巾擠壓吸水。接著,讓學生們進行操作。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班級內不斷走動,以及時為學生提供指導與幫助。造紙過程中,小組成員們不僅能夠體驗到“造紙術”的奇妙,發現我國古人的偉大智慧,也可以獲得動手能力、團隊意識的提高。
綜上所述,為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升,幫助學生形成“善于發現,勇于實踐”的品質,教師可以從教育生活化出發進行優化,引導學生在課程中提升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可以從組織戶外實踐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走近自然、親近自然,為學生提供實踐探究的大舞臺;可以從小組活動角度出發,讓學生們在小組互動中拓展思維、提高能力、探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