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勇
(重慶市開州中學 重慶開州 405400)
閱讀能力的提升,能夠為學生終身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悟人生,學會思考,讓學生成為一個有思辨能力的人。當下,在實際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以一篇閱讀內容或者幾篇閱讀內容為主,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加以分析和理解,即使學生掌握得再好,也只能對這一篇文章或者幾篇文章進行把握,不利于擴展閱讀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因此,群文閱讀成為了解決這一困境的有效途徑。群文閱讀通過一個主題,將多篇文章引入,再利用一組文章實現對主題的升華,利于學生擴大知識儲備,并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議題”及文章內容的選擇對群文閱讀教學有著重要的引領作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讓學生邁好第一步。在選擇文章內容的時候,可以以單元主題和文本內容為主要依據進行選擇,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深入分析教學大綱,對于重點作家作者的作品,開設循環閱讀的教學,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強化學生學習的深度。
在具體進行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對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進行分析,為學生挑選出在高中階段需要重點掌握學習的作家作品。教師發現蘇軾、魯迅、朱自清等作家的作品入選率較高,而且對高中生而言有非常重要的啟示作用。因此,教師可以在進行《祝福》這一課時教學時,以“同人同文”為依據開展群文教學。在《祝福》這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收集魯迅先生所塑造的其他女性形象,如《阿長與山海經》當中的阿長,并與《祝福》當中的祥林嫂進行對比。通過對其他女性形象的分析,學生可以感悟魯迅先生筆下所描寫的女性人物形象,在性格方面有哪些不同,在具體描寫手法和敘述方式上有何不同,以及作者的情感傾向有何不同等[1]。
合理的評價機制,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之前,教師一定要為學生明確評價機制,盡量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評和互評納入評價體系,除此之外,還可以將過程評價的作用強化,注重學生的課堂展示課堂交流以及隨堂測評等內容。
在進行《老人與海》這一課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海明威其他作品的描寫片段,如《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鳴》等作品,然后讓學生開展群文閱讀的學習,并將學生的回答進行記錄,作為評價的依據。首先教師讓學生快速的瀏覽全文,并用幾個詞形容海明威的作品給自己帶來的感受,有的學生說自己心中有幾個關鍵詞是:硬漢形象、英雄氣概、堅忍不拔、寧死不屈等等。然后教師再讓學生快讀課文,具體感悟作者的文筆風格,并且用幾個詞形容。學生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能夠將海明威的作品與其他海外作者對比,學生發現海明威作品的語言樸實,所表達的情感十分直白,能夠很容易的接受到作者想傳遞的情感。最后教師再讓學生對這些文章共同的主題進行探討,學生發現主題大多都是與戰爭,和平相關,討論了人與戰爭、戰爭對社會帶來的影響。教師制定評價機制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在為學生明確考核重點和考核依據,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加有針對性的提升個人能力,注重學習過程各個環節的落實,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更加積極的參與。
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需要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由于大多數學生已經習慣了“一文一讀一學”的模式,在面臨多篇文章時,往往不知道如何進行閱讀學習。因此,教師不能夠完全將學習主動權交還到學生手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習群文閱讀的方法,學會在面對群文閱讀及多篇文章時如何做到精讀,精練,并讓學生懂得欣賞和分析[2]。
例如,在教學關漢卿《竇娥冤》這一文章時,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元曲四大家,分別為關漢卿、鄭光祖、馬致遠和白樸,然后再介紹他們的代表作品,即元曲四大悲劇,關漢卿的《竇娥冤》白樸的《梧桐雨》馬致遠的《漢宮秋》還有紀君祥的《趙氏孤兒》。首先,教師為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通過閱讀學習元曲四大悲劇故事的具體內容,并且分析其異同點。其次,為了讓學生在探究時更加有針對性,學會有選擇性的閱讀,教師還需要為學生設置問題清單,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交流,通過表演或辯論等形式呈現問題解決的內容。最后教師在進行全文閱讀教學時,需要掌控全局,對班級的整個學習狀態做好實時監控,當發現學生的學習和思考有失偏頗時,教師要給予點撥和指點,保證課堂高效有序進行。
總之,要通過群文閱讀,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必然要對文章的內容進行取舍。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會為學生引入一組文章,因此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這時教師就要發揮其指導作用,幫助學生進行篩選,有針對性的進行閱讀學習,在提升閱讀廣度的同時,也能夠有所取舍,優化教學模式,提升學習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