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象斌
(重慶市忠縣中學校 重慶忠縣 404300)
課程的發展,需要借助現代化的教學觀念,給予全面的肯定,才能獲取豐富的教學經驗,以最大化的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而在這樣的教學形勢下,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才會成為必然趨勢。對于傳統的高中政治課程來說,課堂教學的形式和方法,不能與學生的實際情況融合起來,導致學生接受課程的能力,無法得到真正的提升,阻礙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進程。鑒于此,高中政治教師要通過不同的策略,整合教學內容,采用合理的教學手段,牢牢的掌控課堂教學改革的進度,幫助學生深層次的理解政治知識,逐步鞏固學生學習政治的能力,增進學生對課程的了解,增強學生對政治原理的認同感,從而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以順利的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那么,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呢?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有效教學情境的創設,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緊密的聯系起來,能夠幫助學生深層次的感悟和分析課程內容,促使課堂教學得以持續高效的運行。由于應試教育下的高中政治課堂,在創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沒有與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融合起來,致使學生的參與意識不足,對課程資源的感知和體驗也不夠深刻,不能學生對課程的深度思考和分析,最終阻礙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以及核心素養的培養。為此,作為高中政治教師需要增進學生與課程之間的情感互動,積極地創設多元化的教學情境,逐漸消除學生內心的陌生感和緊張感,促使學生內心的感觸越來越明顯和深刻,成功的引起學生對政治原理的關注,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順理成章的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為今后學生學習政治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比如在進行《多彩的消費》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創設現代化的教學情境,引領學生積極的探索與本節課有關的知識,幫助學生關注自己的消費情況,并認真的總結消費的多元化規律,分析其中的內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從而真正實現學生政治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1]。
為了全面展開教學改革,創設以學生為主體的良好氛圍,加深學生對課程的印象,全方位改變學生落后的學習狀況,尤為必要。在此過程中,是需要徹底打破傳統教學中的題海戰術,根據學生對課程的掌握和理解情況,以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為目的,營造積極寬松的討論氛圍,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和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提出自己獨特的意見和看法,引起學生對政治課程的密切注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內心的自我感知意識不斷的增強,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引領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加強對政治原理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從而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創造條件。比如在進行《經濟全球化》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討論式、辯論的形式,營造自由的表達氛圍,組織學生對經濟全球化進行科學化的解讀,放飛學生的想象力,引領學生主動發言,學會運用政治術語,在思維的碰撞和交流中,對經濟全球化擁有充分的認知,明白時代潮流不可逆轉,是好與壞的多面體,其利弊好壞對國家是否有影響,取決于國家自身的實力,與發展策略。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很好的傳輸大家對經濟全球化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大家掌握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理性思維能力,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大家的理論、道路、制度、文化的多重自信,最終達到對學生政治核心素養的培育[2]。
目前政治學科涵蓋各個層面,其中的哲學部分,對于學生而言,學習起來難度較大,這樣的狀況將阻礙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速度,導致學生漸漸的失去探索政治原理的熱情,無法幫助學生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中。而豐富多彩的實踐性活動,能夠為學生添加和注入無形的力量,調動學生潛在的學習動力,以促使學生政治核心素養持續上升。為此,高中政治教師需要深度的挖掘生活中的資源和信息,并以此為基礎與教材內容進行融合,創新課堂教學的形式,加深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幫助學生從各個角度解析政治原理,促使學生產生積極強烈的情緒,以提高政治學科知識的課堂教學效果,完美的實現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比如在進行“民主選舉”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的基層民主選舉工作進行講解。隨著我國基層民主制度的健全和推廣,村干部選舉工作逐漸向法治化和規范化的方向發展,促使基層民主選舉工作已經發展成為我國民主法治建設的亮點。而且,部分成年學生已經參加到了農村基層選舉中,對民主選舉的相關知識已經形成了真實體會[3]。
總的來說,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不斷更新的教學過程,需要持續的行動來完成,以全面踐行素質教育的要求,從而順利的實現高效的教學任務。作為高中政治教師要意識到以上教學方法,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所產生的影響,積極的探究,建立起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氛圍,與學生進行密切的交流,鼓足學生探索政治課程的勇氣,師生共同努力,創設輕松的氛圍,組織和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性活動,加深學生對政治原理的印象,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政治文化素養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