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碧霞
(重慶市酉陽縣酉州中學 重慶酉陽 409800)
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它不僅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成績,而且能夠提升學生的社會競爭力。但是,就目前初中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基礎知識的講授,課堂上教師滔滔不絕的傳授知識,學生不耐煩的接受知識,而對于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不夠重視,這就導致部分學生應用能力缺失,數學學科素養不高,進而難以適應自身職業發展的需求。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數學教學觀念,在注重基礎知識教學的基礎上,有效的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進而提高自身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在新課改以前,我國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教會學生基本的知識,以促使他們學科成績的提升。雖然那時候許多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把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作為教學的基本內容,但是我國卻沒有把應用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新課改以后,教育部門把數學教學的重點做出了新的規劃,學生應用能力的提高成為教師教育教學的基本任務,并且成為當今教育改革趨勢。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重點對學生進行應用能力的培養,完全符合當今教育教學的要求。
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重理論輕實踐,最終導致一部分學生在理論知識雖然很強,但是在生活中不會應用和實踐,這種教育模式不僅不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且不符合學生自身的的全面發展需要。在初中數學教育教學中,教師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可以有效的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諸多意義。學生只有具備了較強的應用能力,才能夠更好的把知識應用到實踐,進而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從而微個人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1]。
與小學數學相比,初中數學涉及的知識點更多,各個知識點之間聯系的更緊密,且系統性和抽象性較強,需要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才能夠學習好該門學科。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仍采用傳統板書+說講的教育模式,一旦一些學生思維能力落后,就很難理解教師所講的知識,學生的應用能力也就很難培養。因此,為了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師可以把信息技術融入到自身的教學之中,為學生營造生動、活躍的氛圍,激發起學生聽課的興趣,不斷的拓展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的核心素養。
例如,教師教學有關“多姿多彩的圖形”這一節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首先,在備課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搜索一些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圖形和一些不常見的圖形,并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出多媒體課件,醫被上課時使用。其次,在課堂授課環節,教師把事先準備好的圖形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把抽象的圖形具體化、形象化,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完整的圖形框架,進而聯想到圖形在生活中的英勇,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
問題可以有效的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知識的應用能力。數學與生活是緊密相連的,生活中有許多數學問題,值得學生去思考并解答。因此,在實際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以生活中的問題提問學生,有效提升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
例如,在進行“隨機事件”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過馬路時恰好遇到紅燈,明天會下雨……是隨機事件嗎?”這些事情都是學生生活中可以發生的,能夠很好的引發學生思考,進而更加充分的理解知識,從而應用到現實生活之中。
理論聯系實踐是目前初中數學重要的教學模式,它不僅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數學實踐應用能力。當前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善于開展實踐活動,把大部分的時間放到課堂知識的講授之上,從而導致學生空有知識而無處實踐,知識的應用能力沒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開展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讓他們親身去體驗,促使他們應用能力的提高[2]。
例如,教師在教學完“軸對稱”的相關知識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軸對稱圖形的設計和制作,讓他們根據所學習的知識,設計出美觀的軸對稱圖形,并用剪刀進行剪裁,把他們放在櫥窗或者黑板報進行展示。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加了解知識,而且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教師也要在日常教學中,積極的鼓勵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合理的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總之,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是當今教師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從自身出發,把數學教學的重心放在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之上,并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數學教學,同時要善于開展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通過活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