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洪壩
(重慶市酉陽第一中學校 重慶酉陽 409800)
重慶市重點課題《農村中學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研究——以渝東南為例》課題組于2016年11月25日對酉一中高一、高二、高三530名學生進行了關于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的紙質問卷調查。每年級三個班:尖子班、重點班、實驗班各一個,通過電腦掃描和數據統計,現對各項數據進行分析。
本課題組對酉一中高一、高二、高三部分學生的個別訪談,并査閱了部分資料,收集、整理了一些典型的問題,再結合教學目標和要求,設計了四十道選擇題和一道簡答題。其中1~16題為列舉主要的銜接內容,調查教師講述學生學習基本情況,17~21題為對比初高中的教法、學法及影響成績的因素等,22~26題為了解學生自身學習數學的興趣、態度、習慣,26~40題為教師與學生在銜接中所承擔的責任,扮演的角色及教學相長的有機溶合。學生選擇最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選項,并將選項涂在機讀卡上,借助計算機軟件統計出各選項的百分比。第41題為簡答題,請學生簡要談談在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難,并提出建設性意見[1]。
問卷調查下發530份,收回530份,剔除無效卷19份,最后511份作為最后的樣本。問卷中的1~16題為列舉主要的銜接內容,具體包括:韋達定理,十字相乘法,射影定理,立方和與立方差公式,圖像的對稱、平移變換,三角形的四心:重心、內心、外心、垂心,含有參數的函數、方程、不等式,圓中四點共圓的性質和判定,二次函數的配方、作圖、求取值范圍等十六項。每個選項有“A、講過且專門進行過訓練,B、講過一點且偶爾應用,C、聽說過但沒用過,D、沒聽說過”,即“詳講、略講、提到,沒講”四個答案。其中,十字相乘法與圖像的對稱、平移變換初中教材雖然沒有教,但老師是講過且專門進行過訓練的;但射影定理與四點共圓的性質和判定則學生知之甚少。
22~26題為了解學生自身學習數學的興趣、態度,習慣。其中,23題為學習數學在各科中所花的時間,19題為你的高中數學成績與初中相比,24題為數學作業完成情況如何,27題為你的數學老師在教學中是否注意了初高中數學知識的銜接。通過上述題目,可以看出,學生在高中階段,數學學習所花時間是相當多的,但大多數同學感到常規作業難以完成,數學成績并不理想,而高中教師注意初高中數學知識的銜接的情況并不多。
第41題學生在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難主要還是高中學科多,知識復雜,難度大,學習節奏快,老師上課抽象,互動少。希望得老師多與學生談心交流詳講精練。
(1)初高中數學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學習方法、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相當部分學生不能適應高中的數學學習節奏,學習積極性受到一定的挫傷,心理受到一定的打擊,找不到有效的學習方法。時間久了,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成績下降。
(2)不少高中老師沒有從學生角度出發,覺得高中知識與方法很簡單,學生應該一講就懂,當學生一些基本的東西一問三不知時,缺少足夠的耐心與寬容。另外,相當多高中教師并未主動系統查閱過初中教材,也未全面了解過學生的知識狀況,對初高中銜接工作不足。
(3)初高中教材在銜接內容上過渡不夠。高中教材內容應簡單點,容量再少一些;高中教師的講課速度要慢一點,問題分析要透徹些;涉及初高中銜接的知識,應盡量從初中的角度講解如何發展到高中相關的知識。
四、可行性建議
(1)學生在進入高一后,教師應通過問卷調查進行摸底。同時,教師認真分析中考試卷,對入學成績認真分析,全面了解初高中數學知識體系,找出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點、區別點和需要鋪路搭橋的知識點,以使備課和講課更符合學生實際,更具有針對性。
(2)加強初高中數學教學方法與學生學習方法的過渡。高一學生產生數學學習障礙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高中數學思維方法與初中階段大不相同。高中數學在思維形式上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數學語言的抽象化對維能力提出了高要求。這就要求學生對知識理解要透,應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對知識結論的死記硬套上,還要求教師應向學生展示新知識和新解法的產生背景、形成和探索過程,不僅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方法的本質,提高應用的靈活性,而且還使學生學會如何質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進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學生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課前做到心中有數,上課著問題專心聽講,課后通過復習,落實內容才做習題,作業錯誤自行做好“紅筆”訂正,養成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變被動為主動學習。
(3)學生要具備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總結的能力。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時機積極培養。在單元結束時,幫助學生進行自我章節小結,在解題后,積極導學生反思本題解題思路和步驟,努力做到一題多解和變式拔高,對解題方法和解題規律的進行歸納總結。
總之,初高中數學教學的銜接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教師、學生,教育行政部門以及專家學者等通力合作,不斷將這個問題的研究推向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