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雄鷹 夏學勝 游洪南
(江西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江西南昌 330045)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
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不可割裂。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更是必備內容[2]。”
目前,“課程思政”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逐漸掀起了一股關于“課程思政”的熱潮。但筆者在校圖書館各數據庫中檢索發現,大學英語微課設計與制作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幾乎沒有,這就需要我們對此進行實踐探索。
在筆者任職的學校,大學英語聽、說課程是大一和大二的非英語專業本科生開設的公共必修課。每學期20課時(每周2課時,上10周),使用的教材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的《全新版大學進階英語視聽說教程》。按照課程教學要求,學生課前使用手機App“隨行課堂”(WE learn)進行單元內容自主學習,教師在課堂上檢查學生自主學習情況、組織課堂討論、 答疑并補充與單元主題相關的視、聽、說材料。筆者根據“隨行課堂”App中的“學習監控”“學習分析”以及“形成性評價”的數據了解全班整體自主學習情況,以及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系統會把正確率太低、進度太慢、學習時長太短的學生自動篩選出來,提醒老師關注)。通過對自己任教的6個班級學生的2019—2020學年,兩個學期數據的分析和解讀,以及與學生約談,筆者發現學生自主學習主要是完成單元里的聽力練習,而“Content Note”和“Language Note”沒有得到重視。鑒于課時有限,以及翻轉課堂的需要,教師可以從中選取素材,發掘思政主題,制作融入思政元素的微課視頻供學生課外自主學習使用。
筆者將以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全新版大學進階英語視聽說教程》第三冊Unit4 Conservation為例,詳細介紹融入思政元素的大學英語微課設計與制作的方法。
本單元有一個“Language Note”,三個“Content Note”。Language Note: conservation status, Content Note1: Why are some species endangered,Content Note2: Four endangered animals,Content Note3: wildlifedirect.org. 這些都是有價值的素材。可以確定主題為“Endangered Animals”,介紹Content Note2提到的African lions, African elephants,Giant pandas and Bald eagles四種瀕危動物,重點介紹現狀、瀕危的原因、保護措施以及動物保護組織。此外,結合新冠疫情爆發的背景,介紹我國動物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關于禁止野生動物交易的公告》等,提高學生動物保護的法律意識。因此,本微課的思政元素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文明”和“法治”密切相關的。
一個優秀的微課作品,一定是依靠優秀的腳本作支撐,腳本設計比酷炫畫面更重要。因此,教師制作微課時,應該把重心和精力放在腳本設計中。腳本包括四種類型:知識原理類、技能操作類、問題解決類、案例故事類。筆者根據本單元選題內容確定腳本類型為問題解決類。先提出問題“What endangered species do you know?”繼而介紹African lions,African elephants,Giant pandas and Bald eagles四種瀕危動物,分析瀕危的原因“Why are they endangered?”。最后提出問題“What can people do to help endangered species?”,介紹相關法律法規、保護措施以及動物保護組織,得出問題的解決方案。本微課應用情境為:支持翻轉課堂,作為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主要資源。[3]
“微”是微課的精髓之處,優秀的微課視頻時間往往控制在5~8分鐘,最好不超過10分鐘,超過10分鐘就很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和視覺疲勞的情況發生。本單元四個notes總字數約619個英文單詞。加入我國動物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介紹,互動的問題,過度銜接的句子,師生互動的課堂用語后,按照英語四級聽力語速講解(每分鐘130~150個單詞),將微課視頻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
微課制作編輯手法一般情況下有四種: 智能手機拍攝法、錄屏軟件錄制(錄屏軟件+PPT)、可汗學院模式(手寫板或交互白板+專業錄屏軟件)、數碼攝像機拍攝法。筆者常用的是錄屏軟件錄制(錄屏軟件+PPT)。PPT上只放核心內容,圖文并茂、動靜結合,排版遵循“親密性、對齊、重復和對比”四個基本原則。[4]設計要有啟發性、懸念性、知識性、觀賞性,既符合內容的準確呈現又符合學生的欣賞水平和喜好。
筆者常用的后期制作軟件包括:電腦端EV錄屏軟件、EV剪輯軟件和手機錄音軟件。第一步,在計算機上打開EV錄屏軟件,打開要講解的PPT課件,手動控制播放換頁(每一頁PPT停留的時間根據當前頁講解的內容量,適當延長,方便后期剪輯),全屏錄制并將mp4格式的視頻保存到電腦中(此時的視頻是沒有聲音的)。第二步,對照講稿講解,用手機錄音,并將mp3格式的音頻保存到電腦中(用“分享”將該音頻添加到微信收藏或釘釘等,然后下載到電腦里)。第三步,在電腦中打開EV剪輯軟件,添加已錄制好的音頻和視頻文件。將視頻文件拖到視頻軌道上,音頻文件拖到音樂軌道上進行剪輯,務必做到音畫同步,完成后導出并保存到電腦里。第四步,用EV剪輯軟件給導出的視頻加字幕,配背景音樂,完成后導出并保存到電腦里(第三步和第四步也可以合并,在剪輯的同時,加上字幕和背景音樂)。此時,一個微課就做好了。
“課程思政”的涵義可以理解為:依托、借助于專業課、通識課而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或者是將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專業課、通識課的教育實踐活動。[5]2020年7月完成修訂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版),總體保留了《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15版)的整體框架。繼承了大學英語課程性質,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提法,明確提出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要求。[6]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創新的過程。“微課”既可查缺補漏、強化鞏固知識,又可引導學生從被動式學習轉化為主動式學習,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是傳統課堂學習的重要補充和拓展。設計與制作融入思政元素的大學英語微課,應該緊密結合課程單元內容,根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課程功能定位的要求,明確單元學習目標,發掘思政主題。思政元素的提煉應緊密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突出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創新思維和工匠精神。用思政元素、蘊含正能量的情感、價值觀給“Content Note”,“Language Note”和“Culture Note”的學習賦能,幫助學生提高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和法律意識,有效增加課程的育人功能,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和育人效果,滿足學生英語學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