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召秀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巨峰鎮初級中學 山東日照 276812)
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越來越發達、先進,教育行業也應該跟上時代的潮流,與時俱進,共同發展。微課作為數字時代教育行業的一大創新模式,它以教學時間短、教學內容少、資源容量小、目標性強、直觀清晰等特點,深受廣大教師和學生的青睞。微課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載體,對某個學科的重點、難點、疑點和考點,或者教學過程中的實驗、主題而開發的一種情景化的在線視頻資源。通過微課的運用,能夠讓學生喜歡上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激情,能夠使學生開闊視野,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因此,作為教師要能夠熟練地掌握并運用到教學過程中,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課,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些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讓我們深刻意識到了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它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究知識的內在動力。興趣是成功的一個重要環節,它能將人的潛能,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起來,人只有對某件事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才能全副身心的投入精力去完成,并取得成功。對于學生來說更是這樣,只有在學習的過程中充滿樂趣,才能把知識學到手,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出現了更多的文言文、古詩等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學生學起來會感到枯燥無味,從而使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微課教學方式的加入,不僅豐富了課堂的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微課通過絢麗多彩的呈現手段、切合情景的背景音樂和寓教于樂的多媒體動畫,喚起了學生的認知興趣,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欲望,讓學生在微課的學習中獲得愉悅感,在歡樂輕松的氛圍中收獲應有的知識信息,同時還能有助于信息掌握的更加牢固。[1]
在一門學科的學習中,總會有重點、難點,這些重點、難點往往比較抽象,有的甚至與生活脫節。由于初中語文的知識點多且復雜,學生之間本身就存在個體差異,基礎也參差不齊,這就造成了有的學生理解起來很吃力,經常會受到理解能力或者想象能力的限制。教師在此過程中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只有幫助學生有效地化解這些重難點,才會使這門課變得相對簡單,學生才會對此感興趣,學習起來會更加輕松。荀子說過,“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微課多維化、可視化的呈現方式有助于彌補學生想象力的欠缺,化抽象為具體,更直觀地把學生疑問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使學生從中發現問題的突破口,從而突破某些重點、難點。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引申出其他的一些知識,不僅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還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2]
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人們的生活節奏非常快,學生之間的競爭力也是很大。微課程可以因材施教,形成自主學習的資源庫。新課標下的要求下,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化教育,微課具有豐富優質的學習資源庫,可以滿足學生的自我需求,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學生如果在課堂上對教學內容存在困惑,課下如果不方便向教師請教的情況下,就可以充分利用微課,通過電腦或手機反復學習,將課堂上的知識進一步的理解,學生可以自主把握時間。學生通過微課,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以查漏補缺又能強化鞏固知識。另外由于微視頻的短小精悍特點,學生在較短的時間里就可以掌握傳統課堂上沒有理解的知識點,在這樣輕松快樂的學習過程中,不僅節省了時間,還能使學生提高探索知識的興趣。另外,通過微課的播放,學生可以學到對于同樣的問題別人的觀點和思考方式,使學生開闊自己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3]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上課時都是直奔課堂主題,圍繞主題進行講解,使學生的大腦沒有一個緩沖的階段,全程跟著教師的節奏走。有的甚至到課堂結束的時候才能反應過來這節課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完全處于被動的狀態。沒能發揮出學生作為主體的能動性,使學生長期被牽著鼻子走的狀態,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效的課堂導入是正式教學的第一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影響高效課堂順利實現的關鍵因素。一次成功的課前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微課的出現,無疑是課前導入的一種重要方式之一,它以簡短精煉的視頻呈現方式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更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視頻的內容可以是flash動畫類、圖文類、聲音類、有聲PPT類、錄屏類、情景拍攝類等諸多形式。通過這些微視頻的形式,使學生在直覺的視覺沖擊下找到學習的樂趣。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安排不同類型的微視頻。比如對于寫景抒情類的散文,可以引用相關的風景視頻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于人物傳記類的文章,可以導入相關人物,并簡短介紹人物的基本情況;對于敘事類的文章,可以用故事演繹的方式切入等。[4]
例如,在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壺口瀑布》教學時,可以選用新華社的壺口瀑布風景視頻制作微課,完成課堂導入。壺口瀑布得名于其特殊的地理形態,壺口瀑布極為壯觀,黃河之水到這里傾瀉而下、激流澎湃、濁浪翻滾、煙霧迷蒙、狂濤怒吼,有“源出昆侖衍大流,玉關九轉一壺收”的美譽。學生通過傳統的課文誦讀,很難直觀感受到壺口瀑布的壯觀。通過微課的形式,學生可以看到壺口瀑布的壯闊全貌,感受壺口瀑布的氣勢恢宏、波瀾壯闊,同時對于壺口二字的來源有更直觀的理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了良好的課堂導入效果。
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對于課堂中的重點、難點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講解,但是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知識儲備基礎也不一樣,對問題的理解能力也不一樣,造成了有些學生還是聽不懂,不能真正的理解。長期以來,這些重難點就變成了真正的重難點,學生也就對這些內容放棄,使學生的學習成績不能有效地提高。微課的出現,通過運用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為教師教學提供了形象的表達工具,能有效的突破重難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針對一些抽象的、生僻的知識點,利用微課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需求,提供高效的信息資源、適度的信息量,有助于突破重難點,不僅能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通過多個感官來理解問題。
另外,這些微課,學生可以拷貝下來,課下不同程度的學生根據自己的基礎和接受程度可以控制視頻播放的速度,也可以隨時暫停,使那些平時在課堂上反應慢且羞于發問的學生反復觀看,細細琢磨。
例如,在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教學時,辛棄疾的詞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辛棄疾寫詞時喜歡引用典故,有“掉書袋”的外號,在《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這首詞中,辛棄疾引用了四處典故,這些典故對于學生來說都是不常見的。并且這首詞描寫了古代軍營的生活狀態,與學生的生活經歷沒有任何聯系。對于學生來說,學習這首詞是有很大的難度。教師可以用詞中引用的典故來制作微課,首先讓學生了解八百里、五十弦、的盧馬、霹靂弦有關的故事,在了解這些故事的過程中,不僅激發了學生對作者的崇拜之情,提高了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對詩詞的理解,降低了教學難度。同時了解這些典故后再去學習這首詞時,更能感受到作者殺敵報國收復失地的理想和壯志難酬,英雄遲暮的心情,更深刻地理解詩詞所蘊含的意境和作者想表達的思想。[5]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初中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而課本上的知識是有限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想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語文知識、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教師不僅要教授教材上的知識,還要通過本節課的內容拓展出豐富的課外知識供學生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單靠教師憑空講解,學生很難理解也很難體會。微課的出現,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微視頻的方式擴展相關的知識。比如說,利用微課延伸出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延伸出不同作者的同一類作品,也可以對課文本身在歷史上產生的深遠影響以及延伸作品進行拓展。
通過制作生動的畫面、感人的場景、動聽的聲音等來引出課外內容,這樣不僅使學生不會感到壓力,反而還更加喜歡上課外知識。如果在課堂上學生沒有全部學會,還可以通過拷貝在課下反復學習,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在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沁園春·雪》教學時,《沁園春·雪》是毛主席創作的,比較有代表性的一首詞。這首詞描寫雪景時縱橫千萬里,大氣磅礴,豁達豪邁,評論歷史時感情奔放、氣勢恢宏。在教學這首詞時,可以對毛主席的其他詩詞通過微課進行延伸,學生對于毛主席的政治生涯和軍事生涯往往較為熟悉,對于毛主席的文學成就普遍比較陌生,其實毛主席的詩詞成就極高,不亞于他的其他成就。教師可以在微課中延伸學習《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菩薩蠻·大柏地》《念奴嬌·昆侖》《清平樂·六盤山》《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等。通過這些詩詞的學習,讓學生對于毛主席的詩詞有更深入的了解深刻感受偉人的詩詞成就。
綜上所述,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輔助方式,并得到了教育行業的一致認可和廣泛應用,微課教學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以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為基本載體,將教學中疑難的知識點碎片化、形象化、具體化,從而有助于學生解決難題,深化理解。使教學更具針對性、科學性和靈活性。作為教師,我們要熟練地掌握并能夠運用到實際的教學課堂中,這不僅是對教師教學素質的一種提升,也是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得以提高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充分發揮微課的作用,使微課的運用和課堂教學相結合,優化課堂結構,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