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光偉
(沂源縣歷山街道辦事處魯山路小學 山東淄博 256100)
隨著教育工作的不斷革新和人才培養要求的不斷提高,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語文學科作為小學階段的基礎性學科,不僅關系著小學生今后的知識水平的發展,還直接影響著其他學科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應該對小學語文的教學引起重視。而教學資源在小學語文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意義,合理利用教學資源已經逐漸成為當下語文教學中深受好評的一種教學手段。接下來就從背景資料、影視資源、美術資料三方面進行簡單闡述。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介紹背景資料是教師經常會用到的一種教學手段,它能夠更好地幫助小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思想情感進行理解和掌握,還可以有效拓展了小學生的語文知識視野,因此,如果教師能夠在語文課堂教學上,將背景資料巧妙地運用起來,還很能夠收獲到更多其他方面的教學效果,比如:引發學生思考;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等。對于背景資料的有效運用,不僅僅是一種輔助教學工具,更是語文教學內容的一部分。
對于古詩詞而言,它就像是語文教材中生命的歌,是一種藝術美的化身,值得每一個人去認真品味、賞析和消化,作為語文知識中的精神食糧,就更需要人們用心去感受、捕捉其中的意象和境界。[1]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古詩詞的教學相對來說比較困難,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有限,并不能夠很好地對詩句背后的含義和情感表達進行理解和掌握。再加上古詩詞距離現代的生活年代相對來說比較久遠,從而增加了小學生的理解難度。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展示相關的背景資料對詩詞進行解讀,幫助學生準確把握其中的含義,讓學生可以從時代背景、作者信息等方面理解詩意、感受詩情。
例如,在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一首古詩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展示來介紹作者的相關信息,比如出生年代、家庭情況、身份地位等,通過了解作者生平事跡來了解作者的內心世界。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介紹當時的時代背景、文化背景等,與現代的現實材料相對比,從而讓學生感受作者中所表達的思鄉情感,進一步降低了學生學習古詩的難度,幫助他們建立起學習語文古詩詞的信心。
在新課改教學理念下,要求小學語文的教學能夠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并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借助背景資料的展示,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和自主寫作意識,將課堂教學內容逐漸延伸到課外閱讀和寫作。例如,在學習《趙州橋》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介紹與趙州橋相關的一些知識,比如趙州橋的建立時間、形狀、故事等各種背景資料,然后向學生推薦一些閱讀好書,從而調動學生想要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課堂結束之后,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圖書推薦查找資料,進行相關內容的課外閱讀并寫出讀后感,從而將課堂知識的學習延伸到課外知識的閱讀和寫作,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人們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下載、傳播更多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資料,從而在語文課堂教學方面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影響。語文學科作為小學教育階段最為基礎的學科課程,有著工具性、人文性的特點。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越來越重視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提高他們的道德修養,促使學生形成良好健全的品格。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不應該僅依賴于課本教材,還可以借助影視資源作為輔助教學資料,充分挖掘并利用課程資源,從而為學生打造一個有活力的趣味課堂,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沒有動力的學習就會變成繁重的任務,這不僅不會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樂趣,反而還會讓學生心生反感和畏懼。[2]借助影視資料來展開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活動,讓教學內容變得更有情節性和形象性,將抽象枯燥的課本知識以一種動態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這種教學手段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水平,從而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主動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善于運用影視資源,用來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藝術性,為小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性。
例如,在學習《海底世界》這一部分內容時,主要是講述了有關海底世界的奇異景色和豐富物產,課文內容大部分是以介紹語文知識為主,如果只是單純地讓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去閱讀課文內容,并不能夠很好地調動他們去閱讀課文的動機和積極性,孩子們自然也就很難感受到海底世界中的美妙。這個時候,教師便可以截取一些《海底世界》的相關片段,將課本中抽象的文字語言轉變為動態形象且真實的背景和畫面,讓他們處在一個相對真實、立體的“海底世界”,學生更能夠在影視作品當中感受到海底世界的奇妙。如此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對文章內容更加深刻,激發學生積極主動進行課文的閱讀活動,從而讓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變得更加高效。
小學生的思維主要是以具體思維、形象思維為主,對于課本中的很多文章內容的理解大都是浮于表面,對其中文字背后的含義和情感學生并不能夠很好地理解,這也成為了教育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我們要知道,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并不是用詞語簡單地堆積呈現出來,在這簡短的文字背后,也蘊含著作者真切的情感,當然,這些情感并不會自動浮出文字表面,也不是教師可以直接添加的,而是要學生可以經過認真閱讀、仔細思考才能夠體會到的。[3]對于影視資料而言,它們并不只是給學生以視覺上的刺激,更是能夠通過圖文、聲像等來傳遞信息,然后再由教師從中選取有價值意義的教學信息,讓學生在多種感官的刺激下,認真體會文字的美妙之處,這樣更能夠讓學生融入課堂教學情境當中去,從而讓他們獲得一個良好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學習《海底世界》這一篇課文時,教材中一方面提出“海底依然是寧靜的”,另一方面又提出“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這樣的矛盾點很容易讓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不解,教師再引入竊竊私語這一詞語的含義特點。然后引導學生談一談自己在欣賞海底世界動物各種神奇的聲音,教師可以選擇相對應的影視片段進行展示,并鼓勵學生根據視頻中所表現的內容進行表演,其余學生認真觀察和分辨,這樣,通過視頻生動直觀的講解和學生課堂活動的積極參與,培養了學生認真聽、仔細辨、敢于說的習慣和能力。
小學生正在處于身心發育的重要階段,插圖對其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而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美術元素在其中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輔助作用。美術資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一方面,不僅可以將課本知識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通過鮮艷的色彩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促使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從而讓語文課堂效果變得更加高效;另一方面,生動形象的美術畫面更有助于學生激發自身對于事物美的追求和對于繪畫技巧上的觀察與實踐,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從而促使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詩”和“畫”相互交融是語文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顯著特征,這種完美的融合也是中國畫的精髓所在。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所表現出的“詩情”大部分都是來自“畫意”,作者通過借助色彩和圖像的描繪來表達一定的情感,從而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去品味作者所描繪的畫面意境,不斷豐富小學生的想象力,促使其獲得較好的情感體驗和審美體驗。[4]作者通過對這種直觀畫意進行描述,委婉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將詩情和畫意進行完美地融合,從而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在古詩文方面的認知和理解,讓小學語文的古詩詞教學變得更富有生命力。
在語文教材中,其實有很多畫面感比較強的古詩文和文章被收錄其中,教師在開始展開教學活動之前,首先就需要確定主題內容,然后再選擇一個與之相符的畫面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更容易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體驗。例如,在學習三年級《望天門山》這一部分內容時,課本教材為這首古詩配以精美的圖畫,古詩內容與插畫景色融為一體,從而能夠讓孩子們更好地去感受古詩中所描繪的“孤帆一片日邊來”的意境。在學生對古詩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去畫出自己眼中的“天門山”。為了加深學生對古詩內容的理解,教師可以讓他們采取一句詩對應一幅畫的形式進行繪畫,從而讓學生的審美能力、對文字的理解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教師通過借助多媒體來展開語文教學活動,是將現代技術和語文教學進行整合的一種有效輔助教學手段,從而可以收獲一個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它可以將圖文、聲像等完美融為一體,不僅增加了課堂教學的知識信息量,還創設了豐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多種感官的刺激下積極參與課堂學習中來,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內容。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會受到教學時間、自身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沒辦法在黑板上繪制出精細的圖畫,此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展示教學,還可以配有音樂、文字等,給學生以視覺和聽覺上的沖擊,從而為小學生們構建了一個更富有趣味性和色彩性的課堂,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益。[5]
例如,在學習《海濱小城》這一部分內容時,對于小學生而言,單純地通過文字描繪很難在他們的腦海中形成一個相應的畫面。教師可以通過網上查閱收集一些有關于海濱小城中街道、海灘、公園等相關的圖片素材和繪畫作品,制作成相對應的課件并配以對應的文字講解,供學生觀看,幫助他們理解文中一些詞句的描寫,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時效性和有效性的提高。教師通過合理借助美術資源,深入挖掘其中所體現的價值信息,為學生創設情境,這樣在文字和配圖的雙重作用下,學生的語文素養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著大量多樣化的教學資源,等待著教師學深入發掘和開發利用,教師要能夠巧妙合理地應用這些資料,為學生提供一個較好的學習環境,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