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艷


摘 要:隨著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汽車后市場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嚴重短缺,成為制約汽車服務行業轉型升級和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瓶頸” 。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儼然成了企業香餑餑,技工院校肩負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重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是建班育人的關鍵。本文以技工院校汽車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為例,闡述了職業素養的內涵、開展職業素養培養的意義和路徑。
關鍵詞:技工教育 汽修學生 職業素養 教育路徑
Analysis on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Auto Repair Majors in Technician College
Wang Qiaoyan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there is a serious shortage of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personnel in the automotive aftermarket,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automotive service industry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High-quality technical talents have become an enterprise's favorite. Technical colleges are responsible for cultivating technical talents with both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Fulfill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with good professional qualities is the key to building a class and educating peopl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professional literacy training of automobile majors in technic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vocational literacy, the significance and path of vocational literacy training.
Key words:technical education, auto repair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education path
技工院校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寄托著黨和國家的殷切希望,肩負培養高技能人才的責任。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國家高度重視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在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參賽總結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指示中強調,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要大力發展技工教育。日前,人社部、發改委、財政部在《關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大力發展技工教育的意見》中強調,突出技師學院對高技能人才、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的培養要求。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學生職業素養是新時期技工教育的根本任務。筆者所在學校是一所老牌技工院校,汽車維修專業是學校的骨干專業,汽修專業學生占學校學生數的45%,隨著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汽車后市場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嚴重短缺,因此汽車維修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是全面落實國家對技工教育發展的新要求,是適應汽車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1 職業素養的理論內涵
職業素養是職業人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外在品質,主要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習慣、職業技能等。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造能力?!蓖七M職業教育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是現代職業教育的使命和必然要求。
2 技工院校汽修學生職業素養教育的意義
2.1 汽修專業學生基本情況
以技師汽修2102班為例,建班之初,本人通過釘釘問卷的方式,對學生戶籍、家庭情況、興趣愛好、身心情況等10項指標進行了系統分析,初步形成班情分析圖,如圖1。
根據問卷調查顯示,在36名同學中,72.22%的同學為農村戶口,72.22%的同學有兄弟姐妹,興趣愛好以書畫、音樂、游戲居多。作為與普高失之交臂者,雖有61.11%的同學對所選專業認可,但是學習勁頭依舊動力欠缺,更有8.33%的同學表示對學習毫無興趣,對未來職業迷茫和對前路信心缺失的情況在班內普遍存在。
2.2 汽修學生職業素養教育的意義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接受新鮮事物及信息量越來越大,據《中國青年報》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的受訪職業院校學生不愿意選擇當“藍領”。他們更喜歡新穎的、更光鮮亮麗的崗位。然而,在技工院校一直以來把學生的技能教育放在首位。等學生畢業之后,很多學生卻選擇了改行,違背職業教育辦學的初衷。因此,作為技工教育工作者來說,我們要培養怎么樣的技術技能人才成了新時代技工教育的新課題。筆者認為,技工教育應密切關注企業的用人需求,重視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培養德技雙馨的技術技能人才。汽車維修行業有其特殊性,更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因此將職業素養的培養融入到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之中,提高學生職業素養。
3 技工院校汽修學生職業素養教育的路徑
立足于職業教育的大背景,汽車維修專業作為汽車類服務專業,需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熱愛汽車行業,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質和團隊合作精神,并具有一定汽車維護、診斷等相關專業知識。為幫助學生通過在校幾年的學習生涯,在思想上有所提升,在專業上有所收獲,筆者設計了如下教育路徑。
3.1 加強技能報國教育,走技能報國之路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各級政府應當鼓勵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本班級專業是汽車維修(機電一體化),為增強學生職業榮譽感和責任感,提高學生汽車維修的技能水平,從而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勞動精神、負責任的勞動態度,結合《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等文件,開展技能教育系列活動。
(1)技能教育在心中。利用主題班會,加強技能寶貴、勞動光榮教育,通過觀看《大國工匠》、尋找身邊技能榜樣等活動,讓學生懂得技能勞動的意義和價值,激發起學生對于大國工匠的崇拜,繼而產生對其的模仿學習。
(2)技能教育在校園。通過校園文化的渲染,將技能勞動理念的建設融入到校園生活中,制定班級勞動公約,鼓勵學生多參加學校技能節的選拔,舉辦“勞模學習大講堂”,邀請優秀學長進入班級,讓學生在班級,在校內近距離接觸優秀學長,感受并領悟勤勉敬業的勞動精神,在班級內部營造勞動光榮的風尚。
(3)技能教育出校園。開展校外公益服務性勞動,組織學生進入周邊地區的社區,開展如免費洗車,汽車基本保養維護工作。結合植樹節、學雷鋒紀念日、五一勞動節,前往校外開展豐富的勞動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加深學生勞動光榮的內心認同感。
(4)技能學習進企業。依托學生下廠實習實訓,參觀汽車4S店、汽車修理廠的勞動與服務,增強學生對汽車維修行業的認同感與自豪感,提升學生技能勞動的能力,培育不斷探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勞動態度,為學生未來更好的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做出鋪墊。
3.2 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提高班級品味
(1)建設書香教室。切實加強班級文化建設,開展書香班級創建活動,通過教室美化競賽、7S管理檢查、黑板報評比、讀書角建設等活動,積極營造誠信、友愛、積極、健康、充滿活力的班集體。
(2)開展多彩的活動文化。加強對團總支工作的指導,積極組建學生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給學生搭建展現自我的舞臺,通過組織指導學生活動、引導學生了解班級、認識學校、認識社會,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3)定期開展專項主題教育活動。利用主題班會開展愛國主義、新時代精神、廉政等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3.3 加強學生養成教育,營造文明風尚
(1)做好新生始業教育。以新生軍訓為契機,將行為禮儀教育、行為習慣教育、內務衛生教育融入到新生入學教育,幫助在進校之初就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2)狠抓學生養成教育。以文明班級、文明寢室評比為抓手,做好系部班級衛生、學生儀容儀表、課堂紀律、行為習慣等的檢查督促,通過定崗檢查、進班檢查、隨時抽查等方式加大對學生的衛生習慣、行為規范進行檢查,培養學生文明行為。
3.4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1)開展心理健康輔導。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結合,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各班根據實際,建立健全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積極參與對學生心理健康的輔導。配合學院心理健康咨詢工作,根據學院心理健康教育計劃,組織學生參加心理健康知識講座、新生及畢業生心理評價等活動,指導青少年學生正確認識和處理學習心理負擔過重、人際交往中的心理障礙、青春期心理煩惱、升學中的困惑等問題。
(2)建立問題學生預警機制。建立學院——系部——班級——宿舍“四級”預警防控體系,完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預案,建立轉介診療機制,提升工作前瞻性、針對性。
汽車維修專業是專門為汽車后市場培養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為提高學生就業對口率,讓更多的學生扎根于汽車行業。對于技工院校而言,需要校方在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計等頂層上做好設計,更需要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重視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葛錦林.基于專業的中職生職業素養教育對策[J].機械職業教育,2015(2).
[2]王乃國.IPQ育人模式立足職業素養的個性化教育[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32).
[3]曹惟.解析基于職業素養的高職學生素質教育[J].教育與職業,2014(36).
[4]王佳.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內容與途徑[J].中國成人教育,2014(18).
[5]王春林.基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職校德育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