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漢雄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制定了“中國制造2025”以及“雙碳”的戰略目標,電動車行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面對電動車行業飛速發展,在課程教學中如何實現提高中職汽車學校學生的職業能力是我們所面臨的一大問題。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純電動汽車結構與檢修》的教學現狀,并從職業能力培養導向的方向提出了課程改革的策略,旨在通過對現有課程改革,全面提升汽車中職生的職業能力,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中職 職業能力 課程教學 改革研究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Structure and Maintenance of Pure Electric Vehicles" under the Orientation of Vocational Ability Training
Chen Hanxiong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s China has formulated the strategic goals of "Made in China 2025" and "Double Carbon", the electric vehicle industry has achieved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Fac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industry, we are facing a major problem in how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ies of stud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auto schools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teaching status of "Pure Electric Vehicle Structure and Maintenance” and proposes a curriculum reform strategy from the direction of vocational ability training, aiming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ability of the automotive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through the reform of existing courses and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professional ability,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1 前言
推行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的應用和推廣是,實現2030年“碳達峰”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重要環節,更是實現我國《中國制造2025》戰略發展的重要舉措,為我國步入制造強國具有重要意義。隨著這幾年純電動車產銷量的不斷上漲,對于純電動車的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提升。中職學校開設《純電動汽車結構與檢修》課程對于培養未來電動車行業所必備的高質量汽修儲備人才具有重要意義。純電動汽車是一個新型的產業,其維修培訓領域面臨著諸多的問題與挑戰。目前,《純電動汽車結構與檢修》課程是中職學校純電動汽車專業應用與維修專業的核心課程,它是中職學生學習本專業其他課程的基本工具學科,而且關系到學生學習后續課程的技能實踐,對培養學生學習純電動汽車故障排除的思維分析與電動車解決問題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更好的創新《純電動汽車結構與檢修》的教學模式是汽車中職學校的一大課題。
2 《純電動汽車結構與檢修》課程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提出“雙碳”目標,大力發展純電動車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助力,因此在為來的市場發展必然需求大量具有純電動汽車方面的人才。中職學校相對于高職學校在純電動汽車的課程上起步較晚,尤其是在對于新的課程體系以及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不足。對于《純電動汽車結構與檢修》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不盡人意,教學模式亟待成熟和完善。
首先,教學內容老化,教材形式單一是教學模式存在的首要問題。隨著經濟和技術的不斷發展,汽車更新換代速度加快,對于汽車專業內容的研究和教學需要跟隨汽車技術的更新變化來進行相應教材內容的更新。目前對于《純電動汽車結構與檢修》這門課程的教材內容主要是側重于理論,而對于實踐操作上略有缺失。這種理論較多的的教材也會導致,部分學生的厭學的情緒提升以及增加學生的心理分擔,進而降低課程對于中職學生的吸引力,成為目前教學模式的弊端之一。其次,由于《純電動汽車結構與檢修》課程教學內容和學生未來就業崗位的所需要的專業技能和能力的要求不能完全統一。對于中職學生來說這門的教學有別于其他課程,這門課程必須以應用為目的,具有顯著的應用技術性的特點,這也是區別于其他課程的特點。最后,受傳統課程教材學習情境設置影響,教師主要是注重在課堂的教學內容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成為主導。目前有很多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都未能很好地激發出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邏輯結構的推理性,這種現象也導致了學在實訓環節上有缺失,沒有發揮出工學結合的崗位式教學模式的優勢,這樣的情況,不僅會使學生完全喪失自我主體地位意識,而且純粹是為了完成既定學習任務。此外,按流程化的被動式教學不能及時為學生解惑,教學效果不佳。
3 《純電動汽車結構與檢修》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3.1 職業能力培養導向下改革的必要性
在未來社會對于汽車專業的中職畢業生的素質要求會越來高,不僅要具備復合崗位所需的專業的知識與維修技能,還需要具有能應對汽車行業不斷發展所需要的綜合能力。中職學校要培養出具有“全面職業能力”的專業應用型人才,就不僅僅是需要學生不僅掌握好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還應該在課程中教學將職業能力培養與課程深度融合。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合作意識以及解決矛盾的能力。與此同時,還要提升機械操作能力和相應的科學技術管理能力。在專業技能培養的同時,也要注重文化基礎和良好的思維邏輯、分析判斷能力。
3.2 職業能力培養導向下改革的策略
(1)課程目標突出崗位就業
對于《純電動汽車結構與檢修》的課程改革,尤其是課程教學目標改革已經是中職汽車學校所面臨的核心任務,積極探索建立以職業能力培養導向下的《純電動汽車結構與檢修》課程的目標是要直接面向職業如電動車維修崗位,要在課程的設計中凸顯出對于職業能力的培養和要求,還需充分考慮到崗位人才的規格,具備的專業知識結構,對于電動車檢修能力結構以及崗位素質來全方面的去定位《純電動汽車結構與檢修》的課程目標。要構建出三維一體的課程目標模式,即職業素養、職業能力、以及崗位的操作技能的三維一體。對于課程目標的定位就要從中職學校將來所從業的崗位以及具體職業上入手進行設計,保證其就業的方向在學生入校的初期的人才培養計劃中能具體的展現,使得課程就直接和學生的就業直接掛鉤,為中職汽車學校的學生提供了畢業就能就業的條件。
(2)產學合作,實現課程開發主體的多元化
就業導向是課程開發的基本原則,產學結合是課程開發的根本途徑。構建認職業能力為本位的專業課程方案要從職業分析入手,專業分析的最終產品是專業培養所應具備的專業職 業能力。專業再分析的具體方式:一是、學校與比亞迪,上汽,北汽等電動車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根據企業對電動車方面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身訂做培養計劃進行訂單式人才培養;二是成立以行業、企業和學校教育組成的專業指導委員會,讓行業、企業專家直接參課程教學計劃、課程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質量評價標準。避免傳統單一主體進行課程開發導致對于技能崗位所產生的認知偏差,從單一維度向多維度發展,從片面向全面發展,進而提升了中職學校培養汽車人才的效率,也更能契合企業以及行業發展的需要。
(3)落實課程內容向職業能力轉化
對于學生的職業能力的培養是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全過程,將課程內容有原來的知識本位向職業能力本位進行轉化,落實在課程的每一部分上。而對于課程內容的轉化指以職業所要具備的關鍵的能力為主導,其中包括對于職業所需的專業的電動車結構知識,維修技能,工作態度等的培養。通過對于職業進行細致的分析總結出職業能力的標準,再將職業能力的標準轉化到課堂內容中去。打破傳統的以教授知識為本位的模式,而是從職業應用為主導進行的課程。把基本的職業能力的訓練作為課堂教學的標準和老師教學的內容。尤其是注重課程中的實訓部分,應該是以獲取職業資格或技能證書為目的進行實訓課程設計,滿足學生對于在綜合的職業能力上的提升的需求。將課程教學的內容直接和職業資格證書考試保持內容整體統一。使得課程內容圍繞著職業能力進行設計,提升中職學生的就業能力,職業能力以及不斷學習的能力。
(4)突出項目教學
《純電動汽車結構與檢修》的課程內容的設定要從崗位需求入手,以及考慮現有崗位的未來的發展任務作為課程實踐的內容。通過課程體進而實現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培養目標。對于維修技能需要從任務驅動的模式進行教學,根據崗位的需要重點培養學生在維修上面的基本通用的職業能力;而對于純電動汽車結構這部分的課程采用項目教學的方式,進行項目課程的方法進行課程開發,從職業能力為目標進而實現學的全面的職業能力的培養。對于項目教學的模式,是根據目前電動車發展的形式,邀請企業行業的專家和骨干和教師一同商討教學,采用項目教學的方式聘請專家進來參與教學,能使得學生在項目中不斷的學習到最先進的知識與理念,保證了課程內容不與生產實際相脫節。讓學生在項目更清楚未來的職業內容,在項目學習中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和綜合技能。
(5)強化課程實訓提升學生職業能力
對于提高《純電動汽車結構與檢修》課程的教學質量,就要落實到實訓上,尤其是建立全真化的實訓體系對于課程的改革尤其重要。聘請電動車車企業維修的骨干人才進行授課,根據目前企業業務的流程進行課程教學,讓學生以學徒身份進行實訓,轉變以往的老師教學生學的模式,使得學生真正稱為教學的主體,使得職業能力導向課程的能落地。要保證學的專業綜合能力在實訓中能得到提升,必須滿足一定的訓練時間。因此在進行設計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實訓課程的比例不低于40%,實踐教學是中等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中實現以能力為本位的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
4 結語
現今電動汽車制造技術的快速發展,汽車中職學校以及學生都面臨巨大的挑戰。本文通過分析《純電動汽車結構與檢修》課程教學現狀,并基于職業能力培養對《純電動汽車結構與檢修》課程的改革提了具體的措施和參考意見。希望中職院校明確教學目標、構建特色教學課程、提升人才隊伍素質,做好汽車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導向工作。積極與電動汽車企業進行合作,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效果,培養出優秀的電動汽車人才,為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增添一份保障。
參考文獻:
[1]阮為平.中職學校純電動汽車結構原理與檢修課程的開放式教學探析[J].廣西教育,2018(06):56-57.
[2]昝強.中職學校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時代汽車,2021(15):60-61.
[3]包艷姣. 職業能力導向下中職導游類專業人才培養策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9.
[4]蒼中洪.基于職業能力培養導向的中職語文課程與專業融合的策略研究[J].職業,2017(01):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