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楠
摘要:目的:分析舒適護理在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應用。方法:隨機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根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護理方法上的差異,將其分為對照組(28例)和觀察組(34例)2個組別。分別給予兩組常規護理、舒適護理,觀察患者的舒適度評分、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心理舒適評分、生理舒適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壓瘡發生率、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舒適護理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護理,可有效提升其舒適度,抑制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舒適護理;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4-01
前言:作為臨床常見病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伴有病程長、難治愈等特征。目前臨床上多采用無創機械通氣治療的方式,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功能[1]。除治療外,臨床護理也是影響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6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現將臨床護理流程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根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護理方法上的差異,將其分為對照組(28例)和觀察組(34例)2個組別。對照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26-63歲,平均年齡(45.4±13.5)歲;病程3-6年,平均病程(4.3±1.2)年。觀察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28-65歲,平均年齡(47.0±13.1)歲;病程4-8年,平均病程(6.3±1.8)年。兩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常規護理
給予對照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規護理,具體包含健康教育、呼吸頻率及心率監測等。
1.2.2舒適護理
給予觀察組患者舒適護理,護理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幾種:①環境護理方法。在保持病房環境清潔的同時,將室內濕度、溫度調節至適宜范圍內,參照患者的興趣偏好選用綠植、布藝貼畫等對病房進行裝飾;給予患者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期間,以無菌膠布妥善固定管道,避免管道折疊或脫出的發生。②心理護理。耐心為患者講解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方法及效果,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對于初次行無創機械通氣治療的患者,通氣1h內全程陪護,指導患者正確呼吸,保證無創機械通氣治療的順利進行。③病情觀察護理。密切觀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發現患者的異常,主動輔助患者取舒適位,并根據患者的呼吸狀況及時給予扣背護理或吸痰護理,促進痰液排出;按摩患者臀部、肩部等易受壓部位,按摩力度以患者耐受為宜,按摩頻率為10min/次,1次/d。
1.3觀察指標
觀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舒適度,評分項包含心理舒適與生理舒適2種。
觀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評分項包含壓瘡、呼吸機相關性肺炎2種。
1.4評價方法
采用自制量表對接受無創機械通氣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舒適度進行評估。量表信度、效度分別為0.87、0.84。該量表由心理舒適、生理舒適2個維度構成,每個維度總分30分,患者得分與舒適程度呈正相關。
1.5統計學方法
統計工具選用SPSS20.0軟件。舒適度數據的統計方法選用t檢驗;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數據的統計學方法選用檢驗。確定兩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P<0.05。
2結果
2.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舒適度
對照組患者心理舒適評分(19.60±3.19)分,生理舒適評分(20.34±3.08)分,均低于觀察組患者的心理舒適評分(27.37±1.18)分,生理舒適評分(28.60±0.8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
對照組壓瘡發生率17.86%,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14.28%,觀察組壓瘡發生率2.94%,無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3討論
3.1無創機械通氣治療
與常規機械通氣治療方法相比,無創機械通氣治療在具備良好改善呼吸功能特征的同時,還在抑制并發癥、保留患者自主咳嗽功能、保護患者呼吸道防御功能等方面表現出了明顯的優勢[2]。
3.2舒適護理的作用
舒適護理可通過病房環境護理,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營造良好的環境空間;通過心理護理有效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和負擔;通過病情觀察護理提高患者的舒適度。
3.3舒適護理的應用效果
上述研究表明,舒適護理的應用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舒適度,降低壓瘡、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與常規護理相比,二者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這種護理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結論:為了減輕患者的痛苦體驗,醫院可于接受無創機械通氣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推行舒適護理。
參考文獻:
[1]伍竹,周俊娜. 舒適護理在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90):391-392.
[2]盧仁輝. 舒適護理應用于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觀察[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33):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