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芳
(重慶市銅梁區特殊教育學校 重慶銅梁 402560)
峰峰(化名),三歲的時候被確診為自閉癥,之后在相應的康復機構接受康復訓練,后因家庭經濟拮據,個案停止了康復訓練,被送往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個案語言發展遲緩。個案上課時頻繁出現尖叫的行為,嚴重干擾了課堂秩序,導致授課教師無法正常上課,同學們無法正常聽課,因此,個案的尖叫的行為急需解決。
正向行為支持(PBS),在國內也叫作“積極行為支持”。本研究所運用的正向支持策略是指通過ABC行為觀察表分析行為功能,采用情境因素調節策略、功能性技能訓練策略、后果處理介入策略,使個案減少問題行為,增加正向行為的方式。
訪談過程中了解到出現尖叫行為狀況:1、當老師或者家長給予他的目標任務難度太大2、當學生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時3、父母生下妹妹后,全部的重心都放在了妹妹身上,而該生則交給奶奶管理,這讓他隨著年齡的增長,極度缺乏安全感,會用尖叫的方式來尋求他人的關注。4、當他正在做某一件事情被強制打斷或者玩的某樣物品被強制拿走時5、當他的身體不舒服的時。
研究者運用ABC行為觀察表分析行為功能,以觀察為主,為期兩周,周一至周五,對研究對象在課堂中出現尖叫的行為進行觀察。在基線期階段,總共收集到學生尖叫行為96次[1]。
根據ABC行為觀察表的記錄結果,研究者對研究對象的尖叫行為的功能進行了統計,研究對象出現尖叫行為的主要功能是逃避,其次是獲取事物。
①增加引發適當行為的預告提示
在觀察中我們也發現,個案突然換場所或者正在做的事情被打斷,他就會發出尖叫來逃避,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采取適當行為預告提示讓個案心里有所準備,減少內心的焦慮。
②課程調整
通過ABC觀察記錄發現,學生出現尖叫行為,與教師教學內容的難度,教學的要求,教導學生的方式有關系。因此在對個案進行教學內容的安排時,應當根據學生的現有能力,制定個別化教育目標,在教導方式上,避免強制性、命令式的語氣。
③環境改造
個案主要跟奶奶一起生活,面對孤獨癥這一特殊的群體,老人家一方面溺愛孩子,另一方面對孩子的問題行為也不知道怎么解決,這時候教師要多與奶奶溝通,針對個案發生的尖叫行為,進行分析,告知奶奶正確的處理方式,避免行為的負強化。父母方面,也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和照顧。
①錄像示范法
針對學生課堂上出現的尖叫問題,找他認可或者關系親密的同伴,且平時課堂紀律、習慣較好的學生,錄制相似情景的正確表現形式,在勞動技能課、康復訓練課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個訓,讓學生觀察視頻以達到學生對正確行為的模仿從而泛化的一個過程。
②行為代替
針對學生尖叫,可以訓練學生舉手,用手指自己需要的物品來代替尖叫的行為。比如繪畫課,教師發畫筆的時候,就告訴學生尖叫是不能獲得畫筆的,想要畫筆要用舉手的方式老師才會給你。
①正強化方式下的延遲獲得訓練
延遲獲得訓練分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如果個案沒有發出尖叫,教師每5分鐘對其進行一次口頭表揚,如果連續20分鐘之后,個案都沒有發出尖叫,就將強化物獎勵給他以及口頭表揚。第二階段,連續時間增加到30分鐘才給予強化和口頭表揚。第三階段,連續時間達到40分鐘,再給予強化和口頭表揚。
②運用代幣系統強化個案的行為
教師在課前先調查學生喜歡的玩具、食物、活動,并且根據學生喜愛的程度分為ABCD等級。在平時的課堂中,每堂課的教師根據學生當堂課的表現,如果學生在40分鐘之內沒有發出尖叫,任課教師就在任務欄對應的課后面貼上笑臉貼紙,反之則不貼。一個笑臉則為一個幣,累計10個幣可以獲得最低等級D的獎品,累計20個幣可以獲得C等級的獎品……每天下午放學的時候即為代幣的兌換時間[2]。
正向行為支持策略擬定之后,對授課人員進行相關策略的培訓,計劃好干預的時間為期三周。研究者與主要授課教師在正常上課教學活動中實施干預,個案的家長和其他相關教師負責配合落實部分干預策略,在康復訓練課、藝術休閑、勞動技能課中,研究者會把學生從集體教學中抽離出來,單獨對學生進行干預,時間控制在20-40分鐘。
本次研究以觀察的天數為橫坐標,尖叫行為發生的次數為縱坐標,根據基線期、干預期和維持期為時間段,以每天行為發生出的次數點繪出相應的曲線圖發現:根據個案在基線期、干預期、維持期出現尖叫行為的曲線圖,可以明顯的看出個案經過干預之后,尖叫行為每天發生的次數明顯減少,尖叫的行為問題得到了顯著的改善。
在對個案尖叫行為實施干預之后,個案的教師、奶奶、父母都明顯感覺到了學生的變化,他們一致認為正向行為支持策略能改善個案的問題行為,并且能夠增加正向的行為。
正向行為支持策略在制定的時候,要根據行為功能的分析,針對不同的問題行為,在正向行為支持的核心理念下,制定切實有效的,多樣化的干預策略。
研究發現,正向行為支持策略確實能減少個案的問題行為,而且通過錄像示范法等,還能塑造個案的正向行為。
個案問題行為的發生,正向行為的維持,不僅與學校有著密切的關系,跟原生的家庭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只有家校合作,齊心協力解決個案的問題行為,正向行為支持策略才能取得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