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瓊
(重慶市武隆區職業教育中心 重慶 408500)
新課標明確提出要在讓學生具備專業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品德,而不是僅僅讓學生有較強的學習能力。除此之外,學生在日后的工作中也需要良好的德行來獲得他人的信任,獲得更加長足的發展。隨著教學資源越來越豐富,德育教學方式也不限于思政課堂,在專業課中也需要滲透德育思想。作為一名服裝專業的教師,筆者感受到目前的教學方式仍存在不足,并提出一些改進方式供參考。
學生需要具備團隊合作的能力,以保證他們在之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富有責任感,值得被人信賴。因此,教師應當在講課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如將學生有根據地分成若干小組,這個根據可以是成績,也可以是能力。在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之后,組員的成績便被緊緊地綁在了一起,回答問題時可以給小組加分,在評比時也以小組的成績為重,讓他們意識到每個人都需要努力,先讓小組的成績變得更好再個人發展。在給予嘉獎時也要注意先夸獎表現最好的小組再夸獎個人,讓他們有更強的團隊榮譽感,并將其應用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1]。
學生在日后的從業中難免會存在競爭,因此,讓學生養成良性競爭意識至關重要。對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應當開始培養他們競爭的習慣,如可以設立一系列的活動,由教師評比,選出最優者。但要注意,競爭方法必須是良性的。這就要求教師在設立相關活動的時候盡量做到公平公正,在評分的時候也不能偏心,讓學生意識到市場是公平的,也要以正確的態度去面對競爭,這樣做能在最大程度上培養學生良性競爭的意識[2]。
教學的出發點從來都不僅僅是讓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還要讓學生在教學中成長為一個多方面發展的,有能力立足于社會的人才。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忽視對學生德育的教學,這也是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在目前的教學中,教師普遍重視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反倒忽視了對學生的德育培養。為了修正這一教學漏洞,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適當地將國情融入教學,如可以結合國內外的服裝品牌對國際市場進行分析,分析國產品牌在國際上的優劣勢,指出國產品牌仍有較大的尚待改進的空間,從而激發學生報效祖國的欲望,促進對學生愛國情懷的培養,為祖國的服裝事業做出貢獻[3]。
教師在教學中要適當地結合實際生活,切忌“假大空”。中職學生應當走出課堂,走進實習的公司和工廠切實地考察,將自己學到的知識與生活相結合,不能好高騖遠,只覺得國際的一流名牌公司是自己工作的方向,而是要腳踏實地地學習,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發向,找到自己的學習目標,并朝著這個目標鍥而不舍地努力。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教師的教學也不能只限于傳統意義上的單調地授課,而是要趨向于探究更新的教學方式,如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找尋相關的紅色因素融入課堂教學,在無形之中培養學生的愛國思想,將德育滲透到服裝專業課中[4]。
教師自身的道德修養決定了教師講課的高度,也決定了學生能夠從教師身上學到的知識范圍。因此,教師應當提升自己的價值觀念,具備理性思考的能力和完備的道德修養,確保學生能夠從教師身上學到足夠的德育知識。為了確保教師知識的完備性,學校和相關部門應該對此做出努力,定期對教師進行思想培訓并加以考核,培訓的內容應當包括對本行業的認識,該行業對道德能力的要求等,力求從根源上通過對教師進行培訓的方式培養出道德修養高的社會型人才[5]。
總而言之,教育不是培養只會答題和掌握專業知識的學生,而是要培養思想境界高,能力強的人才。培養出能夠為國家服務的高質量的人才。要求各方面共同努力,不僅僅是在知識層面加強對學生的培養,更要在教學專業課時將德育滲透進去,讓學生具備更高的道德修養來服務社會。學生本身要管控好自己,不能被誘惑而迷失自己;教師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同時更新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將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教授學生相應的思想觀念。同時,教師要合理利用教學資源,讓科技為教學服務,推動教學的發展;最后,學校也要增強對教師德育能力的考核,考核教師的思想境界,便于教師更好地傳授知識和思想觀念,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