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米娜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四十一中學 廣西南寧 530000)
在初中地理課堂,引導學生將相關地理知識融入手工繪制地圖,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與教學方式。手工繪制地圖對于學好地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師對此加以重視,并將引導學生繪制地圖貫穿于整個初中地理教學,有效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教會學生運用地圖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科素養。
傳統的地理課堂教學常常出現“教師講學生聽”的現象,這會使學生處于被動狀態接受知識,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就要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通過創新和調整課堂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和欲望。同時,地理教師還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生活體驗,更多地讓學生進行動手實踐,不斷地在實踐過程中,尋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進而將課堂上學習到的地理知識有效運用在實際生活中[1]。
例如,在湘教版七年級地理課本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地圖三要素”內容時,可在上課之前給學生布置一個課前預習任務,讓學生對學校的主要建筑物進行觀察、測量,并根據觀察測量結果手工繪制校園平面圖。學生在手工繪制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展示個別學生繪制好的學校平面圖,引導全班學生一起校對學校平面圖中的校門、教學樓、圖書館等建筑物的方位是否與實際情況相吻合,接著引導學生修正、完善自己的校園平面圖。通過手工繪制校園平面圖的活動,學生不僅能學會自主學習與探究,而且能體驗到地理課堂的生動有趣。此舉能加強學生對“地圖三要素”知識點的理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主動性,從而增加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喜愛。
在傳統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大多都是教師帶著學生一起讀圖,通過反復的重復和記憶加深學生的印象和理解,而部分學生的記憶能力不是很強,會影響學生讀圖、識圖,增加地理學習難度,使得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并不明顯。故而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手工繪制地圖,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通過自我探索形成良好的空間意識,培養學生的地理方位感。
例如,在湘教版七年級地理課本中,學習“亞洲和歐洲”內容時,學生不僅要準確記住亞洲和歐洲不同地域的名稱和位置,同時,對里面具體的山脈、平原、丘陵等地形區名稱也需要記憶。教師在引導學生繪制地圖時,首先要引導全體學生讀圖、識圖,接著引導學生自己動手畫圖,并明確每一個地形區域的位置和方位,這樣也可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地理課堂的學習,從而創建一種良好的課堂地理學習氛圍,讓學生輕松愉悅地獲取到更多地理知識,加深學生的印象和理解。學生手工繪制地圖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黑板上指著地圖上對應山脈或高原的位置說出正確名稱,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印象。這種手工繪制地圖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識圖繪圖能力,極大地增強學生的地理方位感。
地圖是學習地理的金鑰匙,學生讀圖、運用地圖分析問題的能力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地理成績。對此,初中地理教師需要注重地理教學的有效性,可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手工繪制地圖,以有效培養學生對地理相關位置的識別,加強學生對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等輪廓特征的分析,從而促進學生養成讀圖、識圖、繪圖、用圖的良好行為習慣,并將這些學習到的地圖知識及時運用到解決相關地理問題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與綜合運用能力。
引導學生自主繪制地圖,不僅可以充分展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也可以讓學生對地圖中的一些自然地理特征形成清晰明了的判斷,同時加深學生對地圖的印象,鍛煉學生的邏輯推理與記憶能力,從而引導學生在大腦中形成系統的地理知識框架,有效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
地理教師在引導學生繪制地圖時,要重視引導學生關注并收集生活中的相關信息,如國內外重大的政治經濟問題,這樣可以促進學生讀圖、識圖能力的提高[2]。
在平時的地理教學中,教師要著重運用各種地圖,加強學生對地圖的運用和理解,重視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生活,課堂上靈活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去解析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學生地理綜合運用能力。
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地理教學重視引導培養學生手工繪制地圖,可以提高學生對地圖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和印象,促進學生思維的有效形成[3]。
地理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智力。為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提前做好教學設計,重視激發學生的思維潛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復合型人才。
例如,學習湘教版七年級地理課本中的“大洲與大洋”內容時,讓學生在“南北半球、東西半球的海陸分布圖”中準確描述七大洲四大洋的相應位置和分布特點是非常困難的。學生在初學地理時采用死記硬背是達不到效果的。可能很多學生在學習之后,仍然對七大洲四大洋的相應位置和分布特點容易產生混淆。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對照課本28頁的“南北半球、東西半球的海陸分布圖”進行讀圖、識圖、繪制地圖,然后用多種彩色筆進行標記,從而有利于學生更準確、更主觀地辨認、判斷。最后,學生對自己繪制的地圖不斷進行修改、完善,這能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借助學生自己手工繪制地圖,學生更容易理解地理知識點之間的規律和聯系,有利于學生加強對課堂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同時方便學生在今后學習中快速、準確地找到并說出各地理區域的相應位置名稱和分布特點,也方便學生探究其他地理問題,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智力發展,從而達到非常成功的課堂教學效果。
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將課本和地理圖冊的文字信息、地圖信息有機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識圖、繪圖、用圖好習慣,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加大重視與實施新的學習方式與教學方式——手工繪制地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尤為重要。引導學生將相關地理知識融入手工繪制地圖,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有利于學生養成讀圖、識圖、繪圖、用圖的好習慣,可培養學生的地理方位感,幫助學生運用地圖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科素養,這也是培養學生成為綜合型地理人才的必然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