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楠
(渭南市合陽縣合陽中學 陜西渭南 715300)
要做好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工作,首先應該了解初高中英語教學的差異。第一,初中與高中英語教學內容側重不同。初中英語主要教學基礎單詞、基礎語法,大多時候都是記憶的形式進行教學,課文也多是對話形式,容易理解、比較有趣味性[1]。而高中階段英語教學首先是詞匯量大幅增加,復雜語法出現,教師的教學重點放在幫助學生理解并學會運用單詞及語法上,而不會花時間幫助學生記憶理解。第二,學習方法上,相比于初中,高中英語的學習方法更加傾向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需要在課后進行學習內容的理解消化、強化練習,這就要求學生有自己的學習方法與學習技巧。
前文提到,初高中英語教學內容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高中教師應該在開學之初提前告訴學生高中英語學習的特點,以及其與初中的英語學習不同,告知學生教學計劃,有助于學生改變自身的學習觀念,及時適應環境調整自身學習方法。具體來講,初中教學內容主要圍繞在知識積累方面,學生記憶背誦即可,而高中不僅僅是對初中知識面上的延伸,還有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深度上的加深,如果學生不能及時適應新的英語學習環境,可能導致階段性的英語成績下降,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因此,教師應該提醒、幫助學生改變學習觀念,在個別學生出現適應問題時及時溝通解決,積極幫助學生進行初高中銜接,創造良好學習環境。例如,教學人教版高一課本第一單元“Friendship”一課時,為了向學生展示初高中英語教學的不同,讓其充分體會到高中英語在聽說讀寫方面的加深,放棄了教學速度,用慢速的英文進行課堂教學,同時對學生進行發問,要求英文回答,以及要求學生朗讀、書寫一些課文句子,由此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高中英語學習的轉變,不破不立,讓學生創建自身新的英語學習觀念,更好地進行高中英語學習,做到初高中英語的順利銜接。
前文已經提過,學習方法的養成與轉變是初高中英語銜接的重要內容。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非常重要,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跟進教師教學、拔高自身水平。初中時期,學生更多地是被動接受教師教授的內容,灌輸式的教學讓學生沒有自身的探究思考空間,更無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因此,高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要求學生運用詞典、網絡等工具進行自主探究性的預習,做好課堂筆記便于日后復習,每天進行固定數量的單詞積累、英語閱讀練習,提高閱讀理解能力,課前組織朗讀單詞與課文內容。通過教師帶領引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使其體會到英語學習中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更有效率、更有興趣。例如,在教學高一年級人教版課本第三單元“Travel journal”這部分內容時,筆者事先準備了課前預習導學案,導學案中注明了預習方法與預習要點,要求學生自己利用工具書查找注明重點單詞含義,大致理解文章內容。通過導學案的預習,學生體會到了預習對課堂理解的好處,以及自主學習時工具書的作用等。
初高中英語學習的不同還在于一點,也就是高中學習壓力問題。高中生面臨著高考這一大關,加上從初中剛剛步入高中,內心必定是迷茫而焦慮的。這時候如果不加以干預,學生很有可能走向放松或極度緊張學習兩個極端,此時教師就應該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在告知學生學習重要性和形勢嚴峻的同時,告訴學生不必緊張,只要跟隨教師計劃,一步一步穩扎穩打,就一定能成功完成高中的學習任務。教師在平時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教學時運用活潑有趣的教學語言,開展一些別樣的教學活動,課下積極與學生展開溝通,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例如,教學人教版高一教材四單元“Earthquakes”這部分內容時,為增添課堂趣味性,釋放新生壓力,筆者在課堂上開展了情境對話活動,讓學生用小組方式展示情境對話,再由學生進行評比,此舉既使學生對該課的知識加深了印象,又放松了學生心情,度過了一堂精彩有趣的英語課。
總而言之,新時代新課標環境下,做好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更加重要,高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經驗與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靈活運用各種策略,搞好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工作,提升高中生英語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