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鵬
(福建省廈門海滄實驗中學 福建廈門 361000)
清代末年,連環畫的基本面貌已基本形成,民國時期,連環畫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建國后,連環畫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達到頂峰。在當今高中美術教學體系中,連環畫的作用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作為歷史悠久的藝術,連環畫的魅力無限,在高中美術課堂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帶給高中生的不僅是眼前一亮,也有其中蘊含的許多美術技巧。高中美術教師采用連環畫教學,可以在激發高中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從而找到合適的教學手段,幫助高中生提升美術技巧以及幫助高中生健康、愉悅地成長。本文將對連環畫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作用與運用策略展開分析和論述。
在美術學習中,美術繪畫功底和造型基礎是十分重要的。連環畫具有趣味性的特點,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美術基礎知識的興趣。由此,學生便能積極主動地學習美術知識,利用興趣提高學習繪畫的主動性,這樣不僅能開闊眼界,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了學生的作畫技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1]。例如人美版教材《高中美術鑒賞》中《培養審美的眼睛——美術鑒賞及其意義》這一課,教師可采用網絡資源中的多種圖片、視頻充分展現美術的魅力,用栩栩如生的畫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形成一本鑒賞性的連環畫,可以講述短故事,也可以講述長故事,可以是毛筆線描,也可以是彩繪。不拘形式,多種多樣,學生可以自由發揮,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充分調動學生的創作和繪畫欲望。
連環畫是以連續的圖畫敘述故事、刻畫人物為主要內容的。由于連環畫是敘述故事的,所以很容易吸引學生。又由于連環畫的形式題材廣泛,內容多樣,不會出現看膩的現象,反而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美術興趣。連環畫的表現手法有很多種,當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繪畫形式就是線描連環畫,又分毛筆線描、鋼筆線描、鉛筆線描等,學生可以通過學習連環畫來學習其中的專業繪畫技巧。例如,人美版教材《高中美術鑒賞》中《如實地再現客觀世界——走進具象藝術》這一課,教學難點是具象藝術的特點和鑒賞方法,教師可以通過講解畫中人物的形體結構變化、畫面的效果處理等問題展開講解鑒賞方法,有一定美術功底的學生可以通過學習連環畫來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和專業繪畫技巧。教師在教完學生連環畫的繪畫技巧之后,可以讓學生自行創作連環畫,提高學生的專業繪畫技巧,引導學生用連環畫的表現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及情緒。相對于要求寫實性非常嚴格的素描基礎課而言,學生可以在連環畫中發揮自由的線條,不受拘束地將自己的才華躍然紙上,在連環畫課中體會別樣的樂趣。
教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教育教學中,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教學活動中去。”這種獨立性和合作型的教學模式,既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又能強強聯合,發揮學生的特長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專業的素描色彩訓練,重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現對象的準確性、畫面的整體控制能力基本由學生獨立完成。連環畫的繪制要先想好繪制的故事,再塑造角色,最后進行繪制[2]。例如,教學人美版教材《高中美術鑒賞》中《美術家是如何進行表達的——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這一課時,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學習連環畫作品的藝術語言,使其自編、自導、自創完整的作品。這樣一來,學生不再是單純的畫匠,而是變身為編劇、導演等。他們必須開動腦筋去構思故事,編寫劇本,再思考如何將自己的劇本落實于紙上。學生必須學習如何在創作好的腳本上構思人物形象、布置臺詞等。這對平時只進行長期素描、色彩寫生的學生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挑戰。學生變換了身份,搖身一變成了連環畫家,為讀者講故事、創造人物各種多變形象,根據劇情查閱各個階段的歷史變遷資料等。通過原創的形式,學生可以從中學習到更多的新思路、新知識,比教師在課堂上一味地強調、灌輸的形式更為有效。
在高中美術課程中應用連環畫,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最重要的是,高中美術教師要在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同時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這樣才能在教學活動中得到可觀的成績。采用連環畫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其目的是發展學生在美術方面的能力,以提高學生美術素質為前提,通過正確引導學生合理分配時間,逐步培養興趣、開闊視野,樹立自信心。高中美術教師要利用好連環畫,帶給學生不同的感受,帶領學生領略其中的奧秘,積極傳遞給學生更多的美術知識、技能、形式原理與法則、藝術觀念,培養學生對美的追求與熱愛,從而發展學生個性,完善學生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