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娟 鄒紅波
(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職業(yè)技術學校 浙江金華 321200)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機械制造行業(yè)始終在社會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職院校的機械制圖課程對學生也有了的更新要求。這一課程既要求學生掌握課程中的理論知識,也要求學生能將其轉化在實踐之中,促進自己的技能發(fā)展。教師在這一課程的教學中,更要重視課程教學和社會發(fā)展的聯(lián)系性,幫助學生成長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教師在教學中應不斷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這一課程的知識,為我國的制造業(yè)培養(yǎng)更專業(yè)的人才。
一體化教學及理論和實踐的一體化就是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結合起來在教學中體現(xiàn)出來。這一教學模式一經(jīng)出現(xiàn),就在教育領域有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同時,一體化教學在中職教育中有獨特的優(yōu)勢。
一體化教學既重視理論知識的教授,也重視學生實踐的操作。課程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教育掌握專業(yè)的技術和技能,幫助學生成長為社會需要的人才。在這一過程之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結合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也就是既能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也能形成扎實的實踐操作能力。
一體化教學模式中展現(xiàn)的特點和中職教育中呈現(xiàn)的需求是相一致的,都是要求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教學。這既有利于讓中職學生牢牢掌握專業(yè)知識,也有利于達到中職院校所強調(diào)的較強的實踐能力要求,讓整個教學過程更加井然有序。教師還可以靈活選擇教學方式,讓教學內(nèi)容適合學生學習,而不是生硬地搬運給學生,保證學生充分理解[1]。
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是學習主動性比較弱,且理論知識基礎差。如果再加上教學形式的單一,學生對課程的積極性會更低,導致在接受教學過程中無法提起興趣,這不利于學生對課程的學習和掌握。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單一枯燥無法吸引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導致教學效率不高。
傳統(tǒng)教學往往更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一般的學校傾向于利用理論測試檢驗學生的學習程度。而作為培養(yǎng)專業(yè)型應用型人才的場所,中職院校更要注重實踐教學。對學生的成績評價也不能僅以理論考試為依據(jù),這樣只注重理論的結果就是,教師在課堂中更重視理論教學,無法為實踐教學分出時間,學生掌握的也只有理論,無法成為國家需要的全面型人才[2]。
在課程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要力量,對學生的知識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不過關,在教育學生時就無法利用知識調(diào)動起學生的興趣。并且,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教師也容易局限于理論知識的教授,不僅忽視實踐教學,也無法用更加豐富生動的手段進行教學。所以,在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之下,首先要重視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先讓教師了解一體化教學的優(yōu)勢和意義。然后鼓勵教師在教學中運用一體化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實現(xiàn)全方面發(fā)展。尤其是中職院校,更要注重就業(yè)導向的教學,教師更要為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明確學生要成為未來社會需要的實踐型綜合人才。還要重視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的結合,確保一體化教學在機械制圖課程中的有效應用。
例如,中職院校可以在引入一體化教學模式之前對教師進行培訓。首先,因為這是機械制圖課程,對教師的作圖能力應該嚴格要求,以提升教師的專業(yè)能力,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其次,要幫助教師掌握一體化教學的內(nèi)涵和實施意義。在教師徹底了解一體化教學模式之后,為教師作出實際示范案例,為教師作出指導。在培訓工作結束后要求教師進行一體化教學實踐,并記錄教學報告,在報告中要求教師寫出課程的育人目標和自己的教學感悟,在一次一次的教學中提升教師自身素養(yǎng),保證中職院校的學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前文提到,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無法有效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所以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利用更加豐富有趣的方式活躍課堂氣氛。尤其是機械制圖這一課程,在科目中屬于比較抽象的學科,學生學起來難度高。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生還是會感到枯燥且難以理解。此時,教師就要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活躍課堂氛圍,把抽象的知識直觀展現(xiàn)出來,根據(jù)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把知識轉化為學生能夠理解的形式。
例如,在剖視圖這部分知識的教學中,這一知識點對學生來說既陌生又抽象,只憑傳統(tǒng)的教師口頭講解很難讓學生真正理解,所以此時就要利用多媒體手段把知識簡單化,幫助學生理解。比如,把剖視圖的假想過程的視頻為學生展示在多媒體上,因為學生對視頻的積極性更高,注意力也更容易集中在視頻中,加上視頻有直觀易懂的優(yōu)勢,通過視頻展示剖視圖,能把抽象化知識轉為直觀化,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參與到知識的學習中,更好地學習理論,有了理論知識的支撐,實踐才會更有效。
理論和實踐是不可分割的,理論知識是實踐的基礎。所以,在機械制圖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充實學生的理論知識,為之后的實踐做好充足的準備。在教授理論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提前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以制定方案,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幫助不同的學生進行學習。學生理論知識豐富的同時,也更方便以后對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教學,幫助學生在學生中有更加深遠的發(fā)展,在實踐中有更堅實的理論支撐。這也要求教師本身的專業(yè)素質(zhì)過硬,能夠通過自身對知識的理解,轉換教學內(nèi)容,幫助學生理解[3]。
例如,教師在采取理論知識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過程中,可以協(xié)調(diào)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的時間安排,最好把實踐安排在剛剛學習的理論之后,這樣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會比較深刻,在實踐中的操作會更加明確。如教師可以安排前一節(jié)課進行理論教學,理論教學之后緊接著的一節(jié)課進行實踐操作。這樣既有了理論知識作為實踐的基礎,同樣在實踐操作中也能復習和鞏固理論知識的學習,可讓學生達到更深層次的理解。如在幾何作圖尺度標注這一課程中,基本概念和原理是這一講的重點內(nèi)容,在作圖過程中要結合實例介紹幾何作圖和尺寸標注,實踐和理論相互滲透。
總而言之,一體化教學在機械制圖課程中的應用有利于該課程教學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和實踐的深刻理解。中職教師也要在一體化教學模式中積極學習專業(yè)知識,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的學習是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相結合的,以此打造新時代的符合教育改革趨勢的機械制圖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