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慧
(江蘇省吳江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山湖花園小學 江蘇蘇州 215200)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性格活潑、身心發(fā)展尚未完善等特點,所以在對小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在了解學生的特征基礎之上,對學生進行耐心、細心的德育教學。“愛滿天下”教育理念在德育課堂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教師對學生進行更好的教學,所以,教師應該在充分理解“愛滿天下”教育理念的基礎上,將理論與實踐結合,靈活應用在德育教學中。
“愛滿天下”的教育理念最先是由陶行知老先生提出來的,所謂“愛滿天下”理念,就像老先生曾經說過的“為了孩子,甘為駱駝,于人有益,牛馬也做”,通俗說就是教師對每一位學生都應該給予同等的熱愛,教師不僅要熱愛這份職業(yè),更應該對家庭背景、性格優(yōu)缺點、學習效率不同的學生都給予同等的愛,將道德教育滲透在充滿“愛”的教學課堂上,用教師的“愛”感化學生的內心,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
因為小學生的心智發(fā)展不成熟,對道德教育的內容不能深入理解,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可能會產生走神、困倦等不認真聽講的現象,這就要求教師在理解“愛滿天下”教育理念的基礎上,用“愛”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愛滿天下”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在德育課堂上用“心”和“愛”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因此,教師應該發(fā)掘每一位學生的優(yōu)缺點,在對學生的優(yōu)缺點進行了解的基礎上,針對每一位學生“因材施教”[1]。教師發(fā)現了學生的特長和優(yōu)點后,可以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施教,外向開朗、語言表達好的學生,通常來說是善于與人交往并且可以很好地協調同學之間關系的,所以,教師可以將這樣的學生安排成班級里的班長,這樣學生今后不僅可以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點也可以鍛煉自己的能力。
此外,教師也要意識到,提升學生優(yōu)點的同時也應該盡量改正學生的缺點。例如,當教師發(fā)現有個別喜歡在課堂上嬉戲打鬧,不認真聽講的學生時,教師可以讓這樣的學生擔任班級里的紀律委員,幫助教師管理課堂秩序,在擔任紀律委員維持課堂秩序的過程中,學生會逐漸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在改正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責任感。教師在課堂上用“心”和“愛”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可以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長處并改正自己的缺點。
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較小,學生間的性格差異較大,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甚至是學生和家長之間都會產生一些不可避免的小摩擦,身為教師,我們在處理這些摩擦的時候要帶著“愛”去調解矛盾,處理問題要公平公正。當學生之間發(fā)生矛盾的時候,教師首先應該讓雙方冷靜下來,在向周圍的學生和矛盾雙方對事情的不同見解進行了解后,開解同學之間的矛盾[2]。例如,在小學階段,學生可能會因為一件小事而發(fā)生打架斗毆的行為,這時教師應該在充分了解事情原委的情況下,對雙方學生進行調解,并警示學生打架斗毆的嚴重性,在這個過程中向學生傳遞道德的教育理念。
當學生和家長之間發(fā)生矛盾時,家長出于教師與學生相處時間較長,教育學生經驗豐富的考慮,可能會向教師反映問題并尋求教師的幫助,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充分了解產生摩擦的前因后果,幫助家長和學生找到各自的不足,讓家長和學生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促成雙方和好,教師也可以和家長分享一些學生可以接受的教育方法,幫助家長更好地與孩子相處。
當學生和教師之間有摩擦時,教師應該首先與學生進行交流,通過與學生的交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矛盾產生的原因,反思自己處理的不當之處并改正,同時應該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在師生交流中,共同成長與進步。
教師承擔著道德教育的巨大責任,需要用自己的親身實踐對學生進行引導[3]。要想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的引導,教師就應該以身作則,在加強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要注重自身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的行為舉止。在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將道德教育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或者是將教材中的知識與德育教育相結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德育內核。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掌聲》一文中,教師應該將課文中所表達的“人與人之間需要關心、鼓勵,珍惜他人的關心和鼓勵”傳遞給學生,并結合實際情況為學生進行講解,如當某一位學生作為學生代表上臺演講時應該給予他掌聲表示歡迎和鼓勵。
除了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教師也可以將道德教育與現實生活中的社會實事和熱點相結合,師生之間對相關的社會熱點事件進行探討和研究,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和踐行道德理念。例如,近年來時常發(fā)生的“高鐵霸座”事件,教師可以將事件的大致情況通過PPT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針對這件事進行小組討論,表達自己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在討論的結尾,教師除了要向學生講解“高鐵霸座”的不道德行為,也應該告訴學生這件事的不合法之處,警示學生“霸座”事件不可為。
教師在對學生用“愛”進行道德教育時,應該注意讓學生也能向家長和他人表達自己的“愛”,引導學生面臨困難的選擇題時能將道德作為基礎和原則。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愛”,可以從簡單的小事做起,幫助媽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幫助爸爸做一些需要自己出力的事,在爸爸媽媽下班回家后向他們說一句“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愛你們”,或者每天晚上給爸爸媽媽洗腳、拿毛巾,當爸爸媽媽發(fā)生矛盾時在他們中間調解等,通過這些小事來展現自己的“愛”。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在不經意中遇到一些有關道德的選擇題。例如,學生購買物品時,可能會發(fā)生老板找錢找多了的情況,這時候,就被迫面臨道德的選擇題。經過道德教育并踐行道德理念的學生就會主動向老板解釋情況并將多余的錢交還,而一些道德意識淺薄的學生則可能會因為多找錢而沾沾自喜,內心絲毫沒有愧疚覺。通過一件小事就能看出對小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總而言之,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用“愛滿天下”的教育理念,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道德教育理念,教師可以通過挖掘學生的優(yōu)缺點、調解學生遇到的矛盾、結合實際促進學生的理解、引導學生踐行道德理念等方式,在小學德育教育中踐行“愛滿天下”教育理念,此外,教師應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掌握和踐行道德理念,培養(yǎng)具有核心素養(yǎng)的新時代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