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明琴 趙 胡
Fan Mingqin Zhao Hu
(阜陽師范大學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 安徽阜陽 236037)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新型教學資源在教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1],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微課在不同課程領域的應用程度不盡相同,如在高中生物課程中的應用還很匱乏[2]。要想使生物教育的發展跟上時代的步伐,就要從理論上尋找突破點,并將理論運用于實踐。微課是一種微型的教學視頻課程,能夠利用網絡技術,視頻解析的方式,彌補傳統教育方式上的不足,將一些微觀的知識宏觀地展示給學生,有利于學生在課內外的學習[3][4]。
對高中生物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現狀進行調查,分別從教師和學生的角度對微課的運用情況進行分析,以期找到最佳的微課使用效果。
隨著微課大賽和微課制作大賽的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教師參與到與微課有關的教學中,所以,接觸微課的生物教師也逐漸增加,但多數教師對微課只是大概了解,深入了解的不多。由于沒有合適的資源,如所在學校沒有發布過生物微課,大多數教師最終還是選擇傳統的課堂教學。這也是為什么接觸微課的教師較多,而深入了解且使用微課的教師較少。
多數生物教師對使用微課是感興趣的,但如果要求對微課進行自主制作的話,有一部分教師是拒絕的。絕大多數使用過微課的教師都是從網上下載,或者直接修改別人的微課作品。拒絕自己制作微課的教師認為日常教學任務重,沒有時間。另外有些教師則因為對制作微課的軟件陌生。如果能利用系統的方法學習微課的制作,大部分教師表示愿意進行學習,并認為制作微課對自己的提升也有很大幫助。
教師使用微課輔助教學有自己一定的標準,只有符合這種標準使用起來才會得心應手,對學生的學習也能起到促進作用。訪問部分生物教師得知,微課講究精細,一節微課時間不應太長,但內容一定要具體、充分、重難點突出等。另外,具體時間應以知識內容而定,但基本控制在5-10分鐘。
學生在自主使用微課學習時,教師也考慮到使用過程中的弊端。如網上學習缺少監督、學生遇到問題無法及時提問和解決等。但不少教師認為微課的優點相對于缺點,利大于弊,學生對不懂的問題可以進行反復觀看和學習,如“DNA重組技術”內容比較抽象,有些學生認為基因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對此,教師可制作微課視頻,將重組過程中抽象的概念生動地展示出來,并且可以展示一些課堂上無法延伸的內容等。
此外,由于微課注重的是對某知識點的學習,所以,在樹立學生的生命觀念,使其形成科學思維習慣方面不夠重視。因此,教師在制作微課時,還應該注重樹立學生的生命觀念,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習慣等,這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非常重要。如必修三《穩態與環境》中除了讓學生掌握生物與內外環境之間的關系,教師在錄制微課時還可將一些知識點與現實生活經驗相聯系,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有的教師認為在生物教學中使用微課教學效果會更好,有的認為微課與傳統教學應該相結合使用。在生物教學中運用微課,有的教師應用于新知識點講解,有的運用于實驗類、習題類、課后復習以及活動課等。可以看出,教師對微課的應用不限于某一方面知識的講解,而是運用于任何需要講解的知識,所以,微課資源的制作所涵蓋的內容應該更廣泛。
教師除了在課堂上使用微課,也應推廣學生使用微課輔助學習。要想加強學生自主學習微課,除了家長和教師的監督以及向學生傳遞微課的優點,大多數教師認為在微課制作設計上應使內容富有趣味性,同時設計的微課應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
生物學是一門學生相對熱愛的自然學科。大多數學生認為生物學難度一般,少數認為生物學簡單,還有一小部分認為學習生物學較為困難。因此,不同學生花在生物學上的時間不同。運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學習,多數學生能夠掌握絕大部分知識。所以,學習高中生物學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利用學生對生物學的熱愛,在此基礎上,如果能將一些重難點或易錯點的生物知識通過微課教學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反復,也許能使學生在生物課程的學習中更加輕松。
但有的學生認為有的知識點書本上沒有,如細胞內新陳代謝的過程,是一些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在高中生物教材中這部分內容“短小精悍”,有的學生認為太抽象,難以理解。而教師制作微課,將代謝過程的各種要素相互關聯,連成整體,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消化、理解。有的學生認為教師上課形式太單調,而微課可按不同的形式,如視頻講解,動畫形式等呈現,轉化為不同的學習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有的學生上課聽懂了,但一做題就不會。這類學生大都在課堂上聽得一知半解,在課后通過微課自主學習,則可以及時解決沒聽懂的知識點。
對微課非常了解的學生較少,有的只是聽說過,將近一半的學生對微課完全不了解。有的學生了解微課是無意中接觸到,有的則是通過家長和朋友介紹,還有的是因為教師上課用過。綜上幾點,相比教師看來,學生使用微課學習的情況要少得多,即使是對微課了解的學生,也不是都會自主地使用微課學習。只有很少的學生經常使用微課進行學習,有的只是偶爾使用,沒有使用過微課的學生更是占了近一半。所以,學生對微課的應用還有待加強,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改變獲取知識途徑單一的觀念。
微課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是有幫助的,少數學生需要進一步了解微課,在思想和觀念上適應這種微視頻的教學方式。
少數學生認為微課能夠完全解決生物課堂中產生的問題,有的認為能夠解決大部分問題,這說明微課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起到積極作用的。不僅如此,通過微課的使用,有的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有所提高,但也有少數學生沒有提高對生物課程的興趣,這說明微課在制作方面應結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賦予其更多的趣味性,當然重點還是應該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突出學習的重難點。比較傳統的學習方式和微課學習,有的學生認為二者學習效率都高。有個別學生還提出,二者應該結合使用,以傳統教學為主,微課學習為輔。
學生對微課時長的要求表明,有的能接受5分鐘之內的微課視頻,有的更喜歡5-10分鐘時長的微課教學,有的選擇10-20分鐘的微課視頻,還有的選擇20分鐘以上的微課教學。從中能看出,學生對微課概念還是相對陌生,或者將微課與其他教學視頻混為一談。
對于更容易被什么形式的微課教學吸引,有的學生表示喜歡動畫形式的微課,有的選擇視頻講解,有的選擇PPT形式的微課,還有的表示只要能解決問題都可以。長時間以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習,使學生產生了一定的厭倦,容易走神,適時地改變教學模式,使用微課講解知識點,一方面可以吸引的學生注意力,使學生的思想回歸到課堂,另一方面,有些知識點以動畫的形式出現,能更加生動形象地將生物知識點呈遞給學生。
是否希望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使用微課,近一半的學生表示希望,部分表示無所謂,只有少數學生不希望。說明很大一部分的學生對微課教學還是充滿期待的,期望新的教學形式能發揮新的動力。
總的來說,從教師與學生有關微課應用情況的分析可以看出,無論是教師通過微課輔助教學,還是學生通過微課輔助學習,幾乎都是利大于弊,所以只有不斷完善微課視頻,才能幫助教師更好地教與學生更好地學。
通過對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情況的分析,發現微課在實際教學應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需要進一步完善。
并不是所有的高中學校都在校園網上發布系統的生物微課,雖然教師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獲取有關生物的微課資源,但數量畢竟有限。但如果學校自身有充分的資源,一方面能促進本校教師對微課的制作,另一方面,發布的微課也能帶動教師對微課的應用。對此,學校可在教師提高生物微課制作水平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的生物微課平臺。另外,各個學校之間也應該建立資源共享,共同豐富生物微課資源平臺,促進整個教育行業的發展。
雖然高中學校幾乎沒有生物教師對微課完全不了解,但真正將微課應用于課堂教學的教師實際上只占教師總人數的一半。要想讓教師主動將微課作為輔助教學的工具,首先應該提高教師應用微課的意識,讓教師充分了解微課應用的優勢,加深教師對微課的欣賞。只有將微課概念深入教師的心里,才能讓教師使用起微課來更加得心應手。
大部分生物教師只有在參加微課制作大賽時才會制作微課視頻,這些還是參賽的教師,沒有參賽的教師對微課的制作大都只了解一點。提高生物教師的微課制作水平是推進微課教學必不可少的,只有教師能夠制作出更多優質的生物微課視頻,生物微課資源庫才能不斷擴大,可應用的生物微課資源才會不斷增加,從而推進生物微課的推廣應用。另外,生物微課的制作要求的是質而不是量,一個優質的生物微課視頻能通過資源共享更好地應用于生物教學中,而不好的微課視頻只會是簡單的重復建設,并不能被實際應用,為了避免這種重復建設,自然應該提高生物教師的微課制作水平。
此外,在生物學科師范生的教育中也可以加入對微課制作的學習,將微課概念深入到師范生心里,為步入教育行業的新教師打下基礎。
有的學生不了解什么是微課,在學生合理使用微課之前,讓學生熟悉微課概念是很有必要的。當然,教師對微課內容的制作本身也應該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點,達到學生愿意主動學習的目的,只有激發出學生學習的動力,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微課。另外,要讓學生知道如何更好地使用微課輔助學習,如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需要的微課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等,這樣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是對生物微課應用情況進行分析的主要內容。總之,要想將微課更好地應用于教育行業,需要學校、研究者、教師、學生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逐步推進,共同作用。這樣,相信在未來的幾年內,微課在生物教學中的推廣定會有所突破,微課也能更好地為教育者與學習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