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麗
(河北開放大學, 河北 石家莊 050080)
國開學習網是由國家開放大學研發的開放式在線教育平臺,平臺有微課、直播課堂、在線討論、測驗、考試等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為學習者提供一站式學習支持服務。國開學習網不論是功能還是實踐方面都具備開展全員、全程、全方位課程思政教學的條件。課程思政是將專業理論和思想政治理論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基本實現了“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以“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課堂是育人主渠道,國開學習網功能強大,但在落實課程思政育人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短板,SPOC是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同樣具有開放性和共享性,并能夠針對性進行教學設計,將課程思政理念落地,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國開學習網是一個開放的在線教育平臺,全系統的師生都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移動終端登錄訪問平臺。目前國開學習網創設遠程虛擬學習環境,承載了3 000多門課程的教學任務,教師通過添加教學活動和教學資源進行線上的學習設計和組織,滿足師生全員、全程、全方位課程思政的教與學需求。
在新冠疫情期間,國開學習網樹立大局意識,推行停課不停學,發揮自身優勢為社會免費提供300多門課程,定制高職院校專屬頻道并免費提供財經類在線實踐學習,入選第二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支持高校在線教學的課程資源平臺和技術平臺名單。
國開學習網是以moodle為基礎,支持學習者自主學習的E-learning學習平臺,提供教學活動和教學資源,成為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內容的載體。教學活動的形式有作業、測驗、直播、討論區、詞匯表等。添加的資源主要有文件、標簽、網頁、網頁地址等形式。教師將課程思政的教學活動和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優化教學設計,以多種媒介的形式展現于國開學習網,便于學習者開展自主學習。課程思政還可通過互動交流的形式呈現在國開學習網上,直播、討論區等教學活動具有師生交互的功能,通過線上發帖、連麥等互動交流,改變了師生準分離的現狀,實現了教學行為和現代技術手段的深度融合。
教師是學習網課程的總設計師,需要對所負責的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建設和管理課程思政學習資源,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活動,提供學習支持服務。國開學習網有主持教師、責任教師、輔導教師三種不同的教師角色。主持教師和責任教師擁有對課程的編輯權限,能夠根據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增減課程思政教學活動和資源,開展教學活動,提供支持服務。主持教師負責全國范圍內的統設課程的組織與管理工作,包括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課程思政資源建設和開發、考核形式等,傳授理論知識和傳播價值觀念。責任教師負責本省課程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對統設課擁有根據主持教師的教學設計,在本省范圍內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活動設計的權限;對省開課擁有本省范圍內相當于主持教師一樣的課程組織和管理權限,決定傳授知識和傳播價值觀的內容,體現教師對該課程的認知和理解。輔導教師沒有課程的編輯權限,但是可以組織本教學點的課程思政教學活動,直播和討論區是輔導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
主持教師、責任教師和輔導教師并不是各自為政,主持教師進行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資源的開發建設,加強教學內容審核,強化課程思政的建設;責任教師根據主持教師的教學設計溝通省域內的輔導教師,進行教學指導和管理;輔導教師開展具體的課程思政教學活動。責任教師、輔導教師建立課程思政討論區,圍繞課程主題開展實時討論和非實時討論,有助于學習者交流學習體會,激發學習者在線學習的興趣,解決學習中的疑點、難點,調動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1]三種教師角色相輔相成形成合力,按照自己在國開學習網上的分工共同完成課程思政教學任務。
學習者通過終端登錄國開學習網,進入學習者空間,開展自主學習完成各項課程的學習任務。國開學習網強化了對學習者學習行為監控的功能,一方面方便記錄學習者的真實學習行為,另一方面便于教師掌握學習者的學習進度,及時調整課程思政教學活動。學習者為了解決工學矛盾的問題,利用工作之余的瑣碎時間進行學習,學習行為記錄顯示已完成和未完成的學習任務,明確了學習者的課程學習進度,對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有引導作用。教師根據教學活動中反映出學習者的學習進度和學習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加強課程思政教學活動的設置,引導學習者堅定正確的政治思想。
SPOC是依托國開學習網的教學活動和教學資源進行小規模限制性在線教育。首先,SPOC可以根據學習者的學歷、知識背景、生活環境等情況整合國開學習網的課程思政教學資源,進行符合學習者認知發展規律的差異化教學,開展針對性在線教學活動,落實教學過程。其次,SPOC+翻轉課堂相結合形成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翻轉課堂轉變了師生角色,改變傳統講授為主的教學,加強師生互動,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獨立的學習環境,強調學習者自主學習的建構主義教學模式。由于疫情原因,翻轉課堂分為線上和線下進行。學習者線上學習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對知識進行內化感知并參加在線的師生互動教學活動,翻轉課堂上以小組形式展開討論,深化對理論知識和課程思政的理解,教師進行輔助引導。
國家開放大學的辦學體系由總部、分部、地方學院、學習中心和行業、企業學院共同組成,是國家開放大學充分發揮系統優勢和現代信息技術優勢,實現辦學網絡立體覆蓋全國城鄉,為我國社會成員提供多樣化繼續教育服務和學習機會的重要保障。SPOC的小規模限制性要求恰好符合辦學體系中學習中心的學習者要求。學習中心在體系中負責組織課程思政教學活動,國開學習網的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和教學活動滿足SPOC線上教學要求,面授(直播)教學實施翻轉課堂師生現場進行討論交流,引導學習者完成課程思政學習任務,課程拓展回到國開學習網上進行討論交流,進一步強化課程思政。
SPOC的學習者人數較少,又有限制性,可以針對特定的學習者,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教育問題,精心進行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內容“要緊緊圍繞堅定學習者理想信念,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重點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系統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2]根據不同專業課程的特點和優勢,深入挖掘專業理論知識中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拓展專業知識的深度、廣度和溫度。各章節明確課程思政目標,在理論知識中融入思政元素,使學習者堅定正確的思想政治信念。
SPOC+翻轉課堂課程思政的線上教學主要依托國開學習網,小魚易聯為線上翻轉課堂提供直播平臺,線下翻轉課堂可以依靠團隊成員跨機構異地實施,具體包括教學準備、課前準備、課程導入、自主探究、課后總結、課程拓展等環節(如圖1所示)。下面就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課程中的消費民事公益訴訟一節對具體環節進行詳細介紹。
圖1 SPOC+翻轉課堂教學實施過程圖
教學準備是課程教學的關鍵環節,主要有通過學情分析,確立教學目標,甄選教學內容,選用合適教學方法等。課程思政的教學要針對學習者的具體情況,確立正確的課程思政目標,篩選適合的思政元素,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增加課程的知識性、人文性、興趣性。國開學習網的學習者多為成人,已經形成一定價值觀、人生觀,消費民事公益訴訟這一節內容需要培養他們樹立積極維護公共利益和國家利益、實現實質公平的價值觀,堅定愛國主義的政治觀,踐行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
翻轉課堂需要提前一周在國開學習網發布學習資料和任務,并將小組學習總結發布到討論區,小組之間互相評價和學習。學習資料主要有公益訴訟課程思政微課和11個各類消費公益訴訟首次案件資料。主要有兩個課前學習任務:一是思考為什么要進行消費公益訴訟及相關理論;二是搜集我國監察制度的歷史沿革,分析檢察院成為公益訴訟主體的歷史依據。通過課前準備,教師能準確了解學習者的問題,并及時進行針對性的解決,完善教學設計。
翻轉課堂有線上翻轉和線下翻轉兩種形式,線下翻轉主要以面授為主,下面以面授為例進行課程導入。消費民事公益訴訟面授時可以創設一定情境,學習者進入一間未打掃的教室后,各自清理自己位置上的垃圾和灰塵,并將這些垃圾直接丟到公共區域。這時教師引導學習者體會公共利益被侵害現狀,并要求學習者一起動手打掃公共區域,學習者從破壞者變成了保護者,更深刻地體會到保護公共利益的重要性。這里的思政元素就是模范遵守公共道德,維護公共利益。
翻轉課堂以學習者為中心,針對課前任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并討論交流。任務一主要考查學習者對消費公益訴訟理論知識的理解,主要包括為什么進行公益訴訟和公益訴訟是什么兩部分內容。這里的思政元素是消費公益訴訟為了保護弱勢消費者實現實質公平才設立,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消費者公益訴訟法律制度維護不特定消費者的公共利益,這就體現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習近平法治思想。
為了更好地學習本節知識的難點——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情形,結合社會熱點的“特斯拉剎車失靈事件”分析此次事件是否符合消費者公益訴訟的情形,由小組現場討論并發表意見,培養學習者法律思維、維權意識;并分析特斯拉強硬態度背后的他國支持,激發學習者的家國情懷。
任務二針對本節知識的重點,小組分享收集的我國古代監察制度,分析檢察機關成為公益訴訟主體的歷史原因。這里的思政元素是我國古代監察制度的傳承,宣傳優秀的法治文化;檢察機關在民事、刑事、行政訴訟中都以“公訴人”的身份當好公共利益和國家利益的守護人,彰顯為民情懷。
在理論知識總結中,回顧所學理論知識,深化思政內容。消費公益訴訟主要講了兩個理論知識,為什么和是什么。為了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實質公平設立消費民事公益訴訟;在學習檢察院的公益訴訟主體地位時宣傳我國優秀的監察法治文化,在公益訴訟情形時一定要維護公共利益和國家利益,在訴訟管轄中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習近平法治思想。消費民事公益訴訟始終踐行“雙贏多贏共贏”的理念,以人民為中心,久久為功,善作善成。
之后在國開學習網發布作業。作業要求:(1)從消費民事公益訴訟的主體、情形、管轄三個方面分析上述兩個案例。(2)思考消費民事公益訴訟為什么要保護未成年人的利益?誰來保護?保護未成年人哪些利益?
課后作業的思政元素是未成年人保護法得到有效貫徹落實,體現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未成年人的發展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呼吁大家關心、關愛未成年人,為未成年人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在國開學習網上分享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相關資料,禁煙運動的勝利,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學習者通過學習了解當時的社會為什么需要禁煙,以及禁煙的途徑有哪些?小組討論學習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憂患意識和民族自強精神;對比分析在維護公共利益方面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法律制度的優勢。這里的思政元素是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
基于學習網SPOC+翻轉課堂的線上線下教學模式既能兼顧國開系統學習的開放性,又能保障學習中心課程思政教學過程的落實,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習者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