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敏
摘要: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也應用在實際的生活之中,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的階段,更是需要關注到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這樣才能簡化知識學習的過程,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本文就是以此進行分析,重點了解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生活情境的融入策略,希望能夠有效地發揮出教育本身具有的優勢,進而把生活化的內容融入課堂之中,讓學生擁有著身臨其境之感。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為其后期的發展和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新時代的來臨,社會各界注重教育工作的開展效率,其中數學課堂教學能使學生更好地提升思維邏輯能力,對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力起到了推動作用。通過有效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內涵的認知能力,并能合理應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未來學業的發展更為順利。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積極應用創新型的生活化教學模式,從生活角度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探究生活中存在的數學知識內涵,提高學習成效,從而全面推動我國小學數學教育發展。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小學階段數學課堂中的知識學習,實際上就是對數字和字母等知識內容的學習,而小學生年齡比較小,邏輯思維還沒有形成,如果讓學生天天與數字知識內容做伴,學生就會感覺到課堂枯燥乏味,進而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嚴重厭倦的情緒。再加上小學階段學生自身的理解能力并不是非常好,所以在對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理解上的困難。結合生活化教學情境的運用,能夠讓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變得更加具體,也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于相關知識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對于知識學習的興趣,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例如,教師可以在數學知識講解的過程中,結合具體的生活現象,那么,學生就會在自己比較常見的現象下,以及好奇心的驅使下,進一步掌握數學知識內容。教師需要把生活化的元素融入學生日常學習的過程之中,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占有的主體性地位得到鞏固。大多數的數學知識都源自生活之中,所以教學工作也需要把數學知識歸還到生活中,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真正地把知識的學習變得靈活多樣,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學會運用知識。教師需要增強自身對于生活化元素在數學課堂上具有的探索能力,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重點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互融合,這樣才能達到數學課堂改革和創新的目的,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小學階段的學生其自身對于未知事物有著非常強烈的好奇心理,而很多的好奇心理都源自生活,數學課堂教學工作也是如此,相關知識內容更是來自生活,利用生活進行講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難點和重點。同時,二者共同進行結合,也能夠保證把知識內容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從根本上改善了小學數學課堂現狀,讓生活化教學的方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有一定的可行性。所以,教師也需要善于把實際生活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情境相互結合,作為生動有趣的內容與教材中的知識點相互結合,能夠快樂地走入學生的世界,使學生提高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小數乘法》這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買文具、逛商場”等具有生活化氣息的活動,開展課堂教學,可以采用情境模擬的方法,模擬文具店買東西的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的扮演。通過這樣生活化情境的模擬,能夠讓學生了解到小數乘法具體的計算方式,也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進而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能夠真正地進行觀察和分析,了解到數學知識具有的魅力。
(二)動手實踐,提升自主思考能力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滲透數學課堂中,積極構建相對完善的教學內容,將理論知識還原到實際生活中,對沉悶乏味的數學課堂賦予靈動的生活氣息,使學生能運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積極滲透“知識源于生活”的教學理念,并充分意識到數學知識對生活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習成效,進一步提升生活品質。例如,在教學“平面圖形”這一部分知識點時,教師應根據生活中的案例進行滲透,讓學生能根據教師的引導自創工具,全面提升理解知識的能力。由于在生活中平面圖形隨處可見,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圖形進行回憶,讓學生通過剪裁構建平面圖形的過程中加深知識點的印象,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教師應科學、合理地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構建教學模式,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運用生活趣味現象導入新知識
在學生時期數學課堂教學活動開展和實施的過程中,生活化的資源對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課堂教學效果的改善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和實施的過程中,更是需要結合學生當前發展的現狀,有針對性地對課堂教學的形式、教學的方法以及手段進行改革,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管理工作開展效果的最大化,也能夠為學生的后續發展進一步奠定基礎。在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之中,數學課堂上教師還需要利用生活中的碎片化內容進行知識點的整合,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關注到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數學探究能力的具體培養情況,合理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特別是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更是需要選擇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知識內容,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以便于實現課堂之中的教育效果。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想要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能將生活中的問題逐漸滲透于數學教學中,通過生活中的數學例子強化學生的專注力,引發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與自主判斷,通過生活化教學能夠對學生的學業發展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曹民.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與“數學化”[J].中國教育學刊,2006(2).
[2]管智宇.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上),2013(8).
[3]張小云.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思考[J].考試周刊,2020(3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