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娟
摘要:要想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最重要的是優化教學模式,教師應該思考如何在課堂一開始的時候就把學生吸引住,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課堂當中。教師的教學模式可以一改之前注重理論而不注重操作的這一缺點,避免了教學的盲目性、以及教師講課的隨意性對學生學習產生的不良影響,從而提高整堂課的效率以及教師的教學效果,進一步的創新發展教育教學模式,不斷完善教學過程,逐漸優化課堂結構,達到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效率的目的。因此,本文將從目前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現狀以及可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中優化教學模式的方法和措施產生論述。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 教學模式 優化 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正文]教師的教學模式一定要充分體現教師的授課方式以及教學方法,需要教師主要思考的是設計哪一種方案、采取怎樣的方法和措施,才能更好的實現自己的教學目標,達到輕松授課的目的,并且讓學生可以更好的融入課堂、在課堂中真正學到知識。作為一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老師,探究和熟練掌握運用課堂教學設計,逐漸優化教學模式,是在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一、分析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現狀
教師如何利用好這有效的課堂時間讓學生了解、掌握更多的知識,是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思考的主要問題。道德與法制教育這門課的課堂中,所有的活動都應該是有計劃、有準備、帶有一定目的性的。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改進教學設計,改善課堂的教學模式。教師模式是一定要根據課堂內容以及課堂的教學目標構思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達到教師授課前所預期的效果,包容掌握內容的多少,以及課堂的互動情況等等。教學模式的改善始終要圍繞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來進行。
二、優化課堂模式,提升道德與法治課堂效率的方法
2.1教學模式要根據學生實際制定
教師的教學過程,是為了達到某些特定的教學目標,需要教師采取一定的策略和方法,根據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中的條件為基礎來設定。學生的學習條件因所處的時代以及生活條件而各不相同,在設計教學模式時,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掌握基礎的好壞以及適應的教師語速等等,還要對學生的興趣、智力以及對事物的認知等特點進行綜合全面的分析,并根據具體分析結構來制定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活動以及教學策略。初中階段的學生年齡基本在十四、十五歲作用,這個階段的學生思維方式和對事物的認識都處于發育的關鍵階段。學生在認識、學習新事物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利用多媒體來播放與課堂內容相關是視頻及生活的PPT和語言等,不僅可以讓老師授課更加輕松,實踐表明,這種授課方式還可以吸引學生學習知識。
例如,教師在講解青春的情緒以及情緒管理的時候,可以在課堂剛開始的時候,讓學生做一個與學習內容有關的調查問卷活動,通過本次問卷來了解學生的情緒問題,問卷結束后,對大部分同學共有的問題進行分析,與學生一起探討,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分析完學生的情緒問題后,可以播放相關的視頻,與學生一起分析視頻中學生的情緒現狀,從而反思到自己的問題上。通過播放視頻,來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更有利于教師授課,來插入課堂中的學習內容。
2.2教學模式要體現出創新的教學方法
創新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要讓教師從改變自己開始,調整固有的思維方式和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將創新意識真正融入到教育當中,上課之前認真計劃好課堂的每一個內容,合理規劃各個課堂活動的時間,盡力保證每節課的課堂中都有不一樣的亮點和特色之處。要以生動的形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有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興趣,從而愛上課堂,讓學生與教師一起共同創新,打造的新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發放調查問卷、播放短片、講故事、知識競賽等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通過這些方法,學生可以從起初的緊張、害羞到后面大膽嘗試,從個別同學參與到大部分學生參與。還可以讓學生到前邊演講或者是講解自己的故事,從而創造學習的激情。
例如,在“我”和“我們”這一節課中,教師可以先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引導學生快速進入狀態。講故事的同時要注重語氣以及故事的真實性,教師要選取容易引起學生產生共鳴的故事,課堂氛圍活躍后,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故事的看法和感受。讓學生說出自己為集體做出的事情,可以是在班級中也可以是在家里的事情。最后,教師通過分析并引入課堂內容,得出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上課興趣,還可以一改之前教師純授課的教學方式,來提高課堂效率。
2.3教師在課堂結束后要及時進行自我反思
教師要懂得及時反省自己的課堂效果,課堂結束后對自己的課堂教學及時總結反思,通過這些問題來確立下節課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來制定教學模式,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來設計活動,以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學效果。一節課結束之后,教師應該認真思考自己在教學中的感受以及學生收獲的知識是否達到了自己滿意的效果,以及如何進行下節課的教學內容設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應該及時把自己的課堂整體記錄下來,并做出整理和歸類,以及在下節課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這樣可以讓教師不斷糾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并且可以深受學生的喜愛。
例如,比如在教學《愛的意義》的時候,中央電視臺經常播放保護鯨魚等野生動物的短評,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便把這些有意義的短片引入教學,結果引起了學生產生共鳴,起到了很好的課堂效果。學生對播放的短片不僅感興趣還引起了學生對動物的保護欲望,這恰恰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反思一下,教師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自己意識到問題,比起直白的說教要高明得多。可以清楚的反映出,教學反思不僅可以讓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糾正自己的錯誤,還可以不斷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的興趣,對教師和學生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結束語]綜上所述,教學模式必須要符合學生的學習狀況,需要教師認真細致的了解學生的情況以及興趣愛好以后進行不斷創新,需要教師深刻分析學生在實際課堂中的反應。同時,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課堂體驗,通過有效的方法來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模式要符合學生的發展,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讓學生高效復習。
參考文獻
[1]王宜先.優化教學模式,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效率[J].新課程,2021(50):170.
[2]王夏.巧用信息技術,展現靈動課堂——以道德與法治課為例[J].中華少年,2020(13):276+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