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姍姍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不斷改革與發展,小學高段語文寫作教學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寫作在語文教學中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小學高段語文寫作教學,涉及到寫作的方法及技巧,需要學生具有豐富的詞匯量以及扎實的寫作基礎。在小學高段語文寫作教學中,一定要認識到寫作的重要性,教師要采用全新思路,創設具有合理性、多樣性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寫作思路,進行正確寫作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基于此,本文主要對小學高段語文寫作教學的優化策略進行了探究,以期幫助學生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高段;語文寫作教學;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在實際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對于小學生來說寫作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由于學生們年齡尚小,缺少生活經驗,在寫作期間無話可說、無內容可寫,沒有寫作思路,令學生感到迷茫。寫作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是重點也是難點,通常情況下教師教的不容易,學生學起來比較吃力。學生對生活方面的空白,學習經驗不夠豐富,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加強引導。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寫作是展現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教師要將語文課堂日常化,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實例,使課堂教學變得生活化、趣味化,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和語文水平。
一、小學高段語文寫作教學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的寫作教學從低年級看圖寫話開始學起,先讓學生進行句式聯系,形成一定思路后,結合圖片展開自己的想象力,借助一些詞匯來進行看圖寫話,字數逐漸增加、內容逐漸豐富;進入高年級后由看圖寫作跨越到主題寫作,這樣的一個跨越性轉變需要教師具有針對性地指導,明確寫作教學主要目標,加強學生語言文本的能力。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當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實際學情、興趣愛好以及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教學創設,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在日常教學中與學生多交流、多溝通、多鼓勵、多引導,讓學生留心觀察身邊事物,成為生活中的有心人。于此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寫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寫作當做一件任務去完成,而是需要從寫作中獲得興趣感和成就感,讓寫作成為自己一件喜歡的事情,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和隨時記錄的習慣。可以說,小學高段學生的寫作水平直接影響步入中學后的寫作水平,可見高段寫作教學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教師應當采取科學、正確的教學方法,引領學生寫作之路,使學生的寫作水平日益提升。
二、小學高段語文寫作教學的優化策略
(1)寫作素材積累——多樣化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離不開寫作素材的積累,素材積累占據寫作指導環節中的重要部分,要想讓學生能夠寫出的文章生動、出彩、有新意,一定要有積累素材的習慣和經驗,培養學生積累素材的思想意識,通過多方面、多角度去引導學生積累素材的方式方法,如:通過閱讀、結合生活、網絡收集等都是積累素材的好方法。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積極引導學生,學會在生活中觀察和發現,細心觀察生活,留心身邊的事物,抓住生活的細節,為自己的寫作內容積累不同的素材。在生活中學會觀察,并不是只有留心就夠了,一定要有耐心、真心,還要用心去體會和感悟,通過對事物的觀察進一步去思考和探究,具備體會生活的能力,從中獲取更多的寫作靈感。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采用以讀促寫的方式,通過閱讀不斷積累,深入理解文章內涵、整體結構,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確掌握寫作手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文學素養。當學生有了閱讀的基礎,再進行寫作時會嘗試模仿一些自己喜歡的句式、寫作手法、修辭方法等,在一次次寫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每次寫作時也要養成審核內容的好習慣,檢查是否有錯別字、病句、標點符號錯誤等問題,及時修改和完善,一篇好的作品就是在反復修改中體現的。
例如,在學習《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這篇課文時,這篇課文的寫作手法運用非常巧妙,很多學生被這篇課文的描寫所感染,感覺法國梧桐樹的落葉真的像作者形容的金色巴掌的樣子。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生活方向的引導,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們基本上都見過水泥道上鋪滿了落葉,但是很少有學生能夠聯想到落葉就像是金色巴掌,不僅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觀察和記錄,還要在寫作時充分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此期間要讓學生們能夠意識到,只要像作者一樣留心觀察生活中的細節,細心觀察生活中的花草樹木,并能夠思考如果放在作文中應當怎樣去描繪。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們在寫作路上積累越來越多的素材,豐富生活經驗以及閱讀經驗,不斷積累自己的詞匯量,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2)寫作技巧運用——情感化
在小學高段語文寫作教學中,寫作技巧的運用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個重要環節,靈活運用寫作技巧對寫作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同時能夠樹立學生的寫作自信,在寫作中獲得喜悅感和成就感。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更要抓住寫作技巧的細節之處,其中在寫作中運用情感的流露能夠使整個文章更加生動、感人。在實際寫作中,有很多學生寫出的內容千篇一律,看起來寫出的內容有框架、有邏輯,其中里面的詞匯也比較豐富,但是得分確不高,令人感到寫作內容空洞、干澀,這就是沒有投入自己的情感。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模式,加強學生的情感動態,讓學生在情境中獲得真實情感,并在此過程中發生不同的情感變化,記錄下自己的感受,只有豐富的情感才能改善學生的寫作習慣、寫作質量。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在寫作中投入真情實感,在寫作中如何將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從寫作中獲取靈感和思路,靈活運用寫作技巧,使整個文章具有真實感和生命力,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高段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當將小學生的寫作基礎打牢固,始終保持一個良好的寫作態度,熟練掌握寫作技巧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激發學生寫作興趣,通過多角度、多思維來加強引導,給予學生提供更多的幫助,使學生的寫作水平日益攀升,真正感受寫作帶來的快樂,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妙筆生花。
參考文獻
[1]高發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學周刊,2022(02):15-16.
[2]楊雪峰.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新課程,2021(4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