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秋
摘要:目前,學校雖然實施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但是小學語文作業的布置仍存在流于形式、善用題海戰術等問題,這對小學生的學習發展是不利的。本文對小學語文作業減負的有效措施進行了系統地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減負;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作業可以很好地輔助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施,同時學生作業的完成狀況也是老師們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評估的主要標尺。
一、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在很多教師看來,作業是學生掌握和鞏固課本知識的有效途徑。所以,語文作業基本是課本知識的再現,作業內容僅限于字、詞、句的抄寫,段落的背誦。其應試色彩濃厚,導致學生對作業產生厭倦,只是應付了事。長期下去,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日漸淡薄。這個問題主要體現在:①布置的作業量大,學生的課后學習負擔過重。老師在布置作業時往往追求題海戰術,為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忽略了對他們綜合素質的提升,這對他們今后的學習發展是不利的。②布置作業實行全盤一致化,相等的作業量,相同的難易程度,雷同的作業內容。很少考慮到學生不同個體之間對學習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學生個體之間對作業知識的掌握、認知程度存在巨大的差異性。③作業類型單一,作業內容貧乏。主要體現在布置作業時,只是簡單要求學生進行機械重復的抄寫或是背誦,導致學生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浪費在已經掌握或很容易掌握的簡單知識點上。這種不科學的作業方式會限制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的訓練和提高,會降低學生對小學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妨礙教學的有效提高,沒有起到該有的積極調動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積極探索作業減負措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二、小學語文作業減負措施
(一)優化作業設計
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合理優化作業設計,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興趣,避免厭學情緒,激發主動學習意識,可以讓學習變得事半功倍。要想讓小學生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可以在設計作業的時候實現多感觀有機融合,借以激發學生興趣。以學習《讓我們蕩起雙槳》作業設計為例,老師可以通過歌曲的播放,把學生的思想意識帶入一個趣味性超強的思維空間。借助情景渲染氣氛,讓學生回憶:自己都經歷過哪些好玩的事情。學生會積極回憶著童年趣事,活躍的氣氛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把自己的童年趣事寫成一個小作文,在下次課上與同學們分享。這樣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創新探索和實踐研究的能力得到開發和提升,語文教學有了質的保障。
(二)控制作業數量
教師想要有效控制作業的數量,就需要科學提高設計作業的質量,以此達到良好的作業完成效果。在設計語文作業的過程中,老師必須始終秉承"重質輕量"的理念。例如,在設計"生字"的作業時,老師應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語言水平相對比較低,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水平非常有限,針對小學生生字的作業布置,老師們一般都是采用大量抄寫的教學模式。大量的抄寫,只會讓學生學會怎么寫,但閱讀的過程中,學生還是容易產生記憶性的遺忘。語文教學過程中,“聽說讀寫看”缺一不可,生字教學也是一樣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看圖識字的模式。以顏色類的生字為例,“紅、黃、綠、黑、白”等都是用來表述顏色的,如果一味地讓學生抄寫,學生的記憶會產生混亂。所以設計作業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生字的旁邊用彩色水筆畫出相同顏色的圖案,圖案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讓小學生的學習記憶得到加深,還可以增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他們的壓力得到緩解。
(三)豐富作業形式
在進行語文作業設計的時候,老師可以充分考量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度,進行形式多元化的作業設計,助力學生的學習從書本知識走向現實環境,突破傳統作業設計的局限性,拓展學習空間,強化自主學習意識。老師應該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給他們設計內容豐富、形式多元的語文作業。在設計作業的時候,教師要善于研究學生的學習表現,從中捕捉作業的切入點,在滿足學生心理和學習的雙重需求的基礎上設計作業。例如,在設計《小蝌蚪找媽媽》一文的作業時,老師應從學生具體學情入手,改變往日抄寫生字詞、組詞造句等作業形式,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用思維導圖串聯整個事件發展的過程,在串聯過程中將重點生字、生詞、段落通過不同的方式銜接起來,在個性化作業的設計、完成過程中,加深學生對文章內涵的理解。
(四)分層設計作業
教學活動都是以集體為單位,所以活動比較統一化。但不同的學生,其思維方式和興趣點都不一樣,所以學生的需求也不一樣。傳統作業布置的方式都是統一的,但要創新小學語文的作業設計,教師可以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以“閱讀”為例,語文教學中,閱讀是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基礎。以《草船借箭》為例,在設計作業的時候,教師會要求學生了解文章的故事,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個故事節選自四大名著的《三國演義》,作業設計的時候,教師也可以讓學生簡述《三國演義》中其他的故事。作業設計的過程中,合理的選擇比作業本身更重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閱讀資源,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有重要的作用。
結束語: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科學進行作業減負,以此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在布置作業過程中,老師應合理優化作業設計,控制好作業的數量,同時豐富作業的形式,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完成作業,從而提升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春信.讓學生在作業中放飛自我:淺談小學語文作業分層設計[J].安徽教育科研,2021(10):39-40.
[2]陸愛華.減負增效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創新設計分析[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19(6):92.
[3]葛雨竹.關于小學語文作業減負增效的點滴思考[J].甘肅教育,2015(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