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瓊
摘要:語文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概念。因此在初中名著教學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引導其慢慢體會其中的內涵,環(huán)境因素的限制使得農村學生思維較為單一。基于此,在實際名著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為學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農村初中;名著閱讀;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新課改背景下,教育體制以及教學理念也在不斷的完善與升級,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學思想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要,現代化的教育教學不僅注重理論知識教育,同時也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及個性化養(yǎng)成。名著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其中蘊含豐富的人文精神以及思想力量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形成都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對于初中語文名著教學而言,想要提升學生名著閱讀的能,就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思想以及教學方法。
一、多媒體教學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在名著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展開閱讀,對于剛剛步入初中階段的農村學生而言,對于閱讀其仍然保留一些興趣,這一時期初中生仍然具備天真的心理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的辦法,用課件為學生展示名著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等與名著相關的信息,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設置思維導圖,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對作品中應用的思想主題以及藝術特征進行深入分析,這樣對促進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有重要幫助[1]。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假期進行集中閱讀,假期學生的時間比較充足,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到閱讀過程之中。面對閱讀中理解比較困難的詞語以及句子,學生需要認真記錄,然后將這一部分的內容在班級群內提出,方便教師集中解決。學生之間也可以針對名著內容在群內進行交流和討論,這樣對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有重要幫助。最后,教師需要展開對閱讀的評估,對名著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討論,保障學生能夠深入理解作品內涵,提升閱讀的效果與質量,促進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形成。
比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進行《伊索寓言》、《加入給我三天光明》等理想化名著的閱讀,這對學生思想發(fā)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分層教學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對于農村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其個性化發(fā)展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可以利用分層教學的手段,為學生制定分層目標,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發(fā)展[2]。首先,針對農村學生個性化差異這一特征,如果教師使用相同的教學手法展開名著閱讀教育,就會出現優(yōu)等生讀不夠、學困生讀不懂的問題。基于此,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差異以及閱讀能力不同,將學生分為優(yōu)等生、中等生、學困生三個等級,然后為學生制定不同的個性化目標,這樣有助于學生提升對名著閱讀的興趣,促進學生自我閱讀能力的發(fā)展。
比如,在《名著導讀(二)《水滸傳》:古典小說的閱讀》的教學內容中,教師可以將其中比較重點的章節(jié)出示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其中包括:魯智深倒拔垂楊柳、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花和尚大鬧桃花村等內容,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為學生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優(yōu)等生需要選擇至少三個章節(jié)進行閱讀,積累自身文學素養(yǎng);中等生選擇至少兩個章節(jié)進行閱讀,培養(yǎng)自身閱讀思維;學困生選擇至少一個章節(jié)進行閱讀,激發(fā)閱讀興趣。
三、問題引導培養(yǎng)學生名著閱讀能力
在農村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利用問題引導的方式,提升學生名著閱讀的參與能力[3]。除此之外,農村語文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發(fā)展需要,為學生選擇符合其年齡階段的名著進行閱讀,幫助學生感受名著閱讀的魅力,提升名著閱讀的教學效率,發(fā)揮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
比如,在語文《名著導讀《儒林外史》:諷刺作品的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現階段的心理變化以及身心發(fā)展情況,為學生介紹《儒林外史》中比較著名的文段,其中包括《范進中舉》、《兩莖燈草》等內容。等到學生閱讀完畢以后,教師可以提出如下問題“作者在描寫人物中,主要應用的諷刺手法有哪些?最終獲得的諷刺效果是好是壞?”“你所認為的貫穿全文中心的人物是哪個?真正有貫穿全文的中心人物出現嗎?文章中人物退場之后的生活是怎么樣?會如何發(fā)展下去?”“選擇你最喜歡的任務,展開想象,續(xù)寫他的故事。”這樣有助于學生思考能力的提升,學生在問題中不斷進行思考,也能夠對名著作品展開更深入的認識,對農村初中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起重要作用。
四、制定目標,養(yǎng)成閱讀習慣
在展開具體的閱讀活動以前,教師需要為學生制定比較完備的學習計劃,這樣學生才能夠獲得相關的回報,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只有循序漸進的學習學生才能夠獲得相應發(fā)展,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具體的教學步驟,展開對學生的教育活動,不要突進和推遲,需要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只有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幫助學生制定符合自己的學習方案,監(jiān)督學生及時進行完成,才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發(fā)展。除此之外,學校也需要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名著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加良好的發(fā)展。在對學生名著閱讀習慣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寫出相關感悟,這樣才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并且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對學生文字表達能力有著更加深入的促進作用,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
比如,在《駱駝祥子》的名著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以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對名著進行更深入的掌握。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其心理發(fā)展不夠成熟因此很容易受到新鮮事物的影響,降低名著閱讀的意識,不利于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名著內容進行仔細品讀,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名著魅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發(fā)展變革的背景下,使得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也向著更加具有前景的方向發(fā)展,對于農村地區(qū)的初中生而言,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對其思想養(yǎng)成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基于此,農村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在名著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更加深入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的弊端,促進學生文學素養(yǎng)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麗云.農村初中名著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1(33):63.
[2]陳彩蓮.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方法,開拓學生閱讀視野——初中語文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02):71-72.
[3]黃偉嬋.農村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讀寫算,2020(29):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