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惠燕
摘要:積極的心理品質有利于小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同時也是對小學生優秀品德素養進行培養的重要體現。目前來看,在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方面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學校沒有意識到對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的重要性,這不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應該嘗試通過教學情境創設、提升與學生互動頻率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為學生積極心理培養創造良好條件。
關鍵詞: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實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素質教育背景下,學校教育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教育目標,培育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是促進他們全面發展的基礎。隨著積極心理品質的受重視,國內小多數心理學家的研究方向也逐漸向積極心理學轉變,他們認為研究學生的心理已經不能單純地從消極心理方面著手研究,更應該研究學生的積極性格、積極情緒等。現階段,我國已有學者借鑒國外積極心理學的觀點,并結合我國學生的心理特點,提出了積極心理品質教育理念。他們認為應該從更加積極的視角,運用更加積極的方式幫助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因此,積極心理品質培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積極、樂觀的態度,并且開發他們的心理潛能,從而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因此,為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如何培育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是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的主要問題之一。
1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基本概述
積極心理品質是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由環境和教育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比較長久且穩定的一種積極心理情緒和個體的情感體驗。積極心理品質會讓他們用更加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面對未來。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主要有以下特點:第一,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存在個體差異性。受個體遺傳和成長環境的影響,每一個人的積極心理品質都是不一樣的,越積極的心理品質越能夠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產生更加積極的影響。第二,小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是穩定且具有可塑性的。積極心理品質屬于一種心理特質,它能夠跨時間、跨情境存在,具有非常高的穩定性。同時通過教育和環境的相互作用,小學生可以形成自己獨特的心理品質。第三,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具有建設性和適應性。積極心理品質可以激發個體的潛能,促進他們的自我成長,減輕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壓力,從而形成更加積極的性格。
2對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進行培養的途徑
2.1聯合家庭教育,為積極心理品質培育打下基礎
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日常言行舉止能夠對他們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校要積極聯合家長,利用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促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育。父母要注重孩子積極心理品質的培育,培養學生積極樂觀、幽默風趣、努力向上的道德品質。首先,父母要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時時刻刻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父母的愛是孩子形成積極心理品質的關鍵。其次,家長要與孩子建立相互尊重、彼此包容、平等民主的家庭關系,與孩子進行深度交流,充分發揮自身的榜樣作用,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
2.2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
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以及能力較差,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創新,積極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更加新穎的學習情境。小學生往往對多媒體設備有較為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視頻、圖片、聲音、文字等多種教學資源,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此外,教師還應該設置一些故事以及謎語等具有趣味性的教學內容,以此作為引導,可以使課堂教學結構更加合理,也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可以獲得更多的啟發,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積極學習心理。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設置“糖衣炮彈”游戲,讓學生互相寫出對方的優點,以小紙條的方式遞給教師,教師將其輸入教學課件中。然后利用多媒體設備,以動畫演示的方式拆開不同學生名字對應的小紙條,這時候那名學生就會看到小紙條背后所寫的其他同學的真實感受,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獲得快樂,這是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重要途徑之一。
2.3引導小學生客觀的自我認識和評價
很多的小學生都存在對自己認識不清的問題。引導小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全面評價自我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好奇,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接受能力強,在生活中喜歡模仿他人,評價他人,同時也希望別人來評價自己。在實際中,有的學生片面地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做比較,導致產生自卑心理;有的學生習慣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比較,進而產生驕傲心理,盲目自信、眼高手低。這就需要正確地引導小學生全面地看待問題,正確評價自己。一是要通過他人的評價更好地認識自己。多聽父母、教師、同學、朋友對自己的評價,對于他人的評價要辯證地看待,從他人的評價中分析自己的長處和不足,要積極聽取合理的評價和建議,不斷改進自己的不足。二是運用比較法自我分析。與他人比較,既不過于悲觀,又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不斷提升自己。與過去的自己做比較,對比現在與過去,有哪些進步與不足,哪些方面做到越來越好,哪些方面沒有進步,甚至退步了,是哪些因素促使自己進步了,哪些因素導致自己退步了。理性地分析,對比結果,可以更好地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進而制訂具體的方案來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小學生進行積極心理品質培養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也是每一位任課教師的責任。教師應該根據現階段小學生的實際特點創設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得到有效激發,這也是培養學生心理品質的必經之路。想要實現對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有效培養,僅僅依靠學校方面的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建立起家校合作模式,學生家長要積極參與其中。對小學生影響最小的就是教師和家長,二者在培養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過程中應該形成合力,抓住這一機遇,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形成更加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參考文獻
[1]曾文雄.積極心理學視域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探析[J].教育參考,2019(05):56-60+66.
[2]吳燈,楊旭紅.幸福成長課:小學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構探索[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27):39-41.
[3]梁浩.基于中小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積極心理品質構建[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9,35(07):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