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容 周光萍

摘要:目的 分析對不孕不育癥的患者實施定向差異性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 以隨機數字表達法將68例不孕不育癥患者分為34例參照組與34例實驗組,參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則是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定向差異性護理;結果 護理前,兩組HAMD與HAMA評分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HAMD與HAMA評分低于參照組,且P<0.05;結論 在不孕不育癥治療期間實施定向差異性護理,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效果顯著。
關鍵詞:不孕不育;定向差異性;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1--01
不孕不育癥主要指性生活正常的男女雙方在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情況下超過1年未懷孕,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的改變,不孕不育癥在臨床上的發病率不斷升高,臨床上早診斷早治療,了解病史,檢查明確病因,積極采取針對性的治療使其受孕,以及人工授精或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方式達到受孕目的,但是大多數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因此臨床上提倡在積極治療的同時,還需要配合有效的干預模式改善患者心理狀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前來我科住院行宮腹腔鏡聯合檢查及治療的68例不孕不育癥女性患者作為本研究的對象,以隨機數字表達法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每組的例數均為34例。實驗組:平均年齡為(34.54±4.36)歲;參照組:平均年齡為(34.52±4.31),應用數據統計軟件對兩組病例一般資料進行統計檢驗,得出P值高于0.05,無統計學差異,觀察指標可比較。
1.2方法
所有病例在行宮腹腔鏡聯合手術檢查確診后,根據不孕不育癥的原因實施針對性治療,參照組在治療期間實施常規護理,內容包含相關健康知識宣教、藥物指導、出院指導、生活指導等等。實驗組則是在參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定向差異性護理,實施流程如下:
1.2.1定向評估患者性格特征。在患者就診和住院時,由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一對一交流,填寫入院患者評估單,詳細了解患者的情況,包括患者的年齡、職業、文化程度、過去史、現病史、婚姻狀況、婚育史、月經史、家族史、生活習慣以及社會支持系統等情況,同時發放艾森克人格調查問卷定向分析患者的性格特征,結合評估結果明確患者屬于內向型人格還是外向型人格,針對不同的性格實施相應的干預措施。
1.2.2實施定向差異性護理。(1)內向型性格護理方案。內向型性格的主要特征是不善言辭,不喜歡主動跟他人交流,因此更容易伴有不良情緒。針對這類患者,在對其實施護理時,要用和藹的態度、溫柔的語言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讓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尊重和理解,在獲得患者信任后,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不孕不育癥的基礎知識,包含發病的原因、治療過程、不良心理對病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等等。鼓勵患者傾訴自己的情感,宣泄自己的壓力,提出自己的疑惑,護理人員要真誠對待耐心解答,并指導患者結合自己的情況采取有效的方式緩解自己的不良情緒。(2)外向型性格護理方案。外向型性格患者性格活潑熱情,喜歡結交朋友,但是情緒波動大,獨處容易有不安感,遇事容易倉促做決定。因此針對這類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加強了心理狀態與情緒的動態監測,在對其實施護理時盡量選擇其情緒穩定期,若患者激動易怒,就需要停止實施護理干預,以免適得其反。在護理過程中,可以給予充足的時間讓患者傾述宣泄情緒,待情緒穩定后再實施引導式交流,向其介紹不孕不育癥基礎知識與相關治療。(3)充分發揮家屬的支持作用。提醒患者家屬特別是丈夫要積極參與到患者護理中,給予患者更多的支持鼓勵,增強患者對治療的信心,提高患者的醫從性,提高治療效果,從而提高受孕率。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實施住院期間及出院后共6個月的護理觀察,包括患者來我科復診和電話回訪以及家訪等方式密切追蹤患者,分別在護理前與護理結束后發放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以及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對患者抑郁、焦慮情緒等進行判定。HAMD總分為0~68分,HAMA總分為0~56分,分值與情緒狀態為負相關[1]。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的統計分析是在SPSS21.0數據統計軟件下開展的,n代表的是患者的例數,以平均數表示計量資料,對應用t檢驗,當檢驗結果P低于0.05時,表示統計的數據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2.結果
護理前,兩組HAMD與HAMA評分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HAMD與HAMA評分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所示:
3.討論
不孕不育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其中女性的負面情緒表現比男性更為明顯,常常伴有焦慮、抑郁、自卑、失去生活信心等消極心理。因此臨床建議,在不孕不育患者治療期間還需要關注患者心理狀況,但常規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缺乏差異化和針對性,因此影響了心理護理的效果,從而降低了患者治療效果,降低了的受孕成功率。
在本文中,探討了在不孕不育癥患者治療期間配合定向差異性護理的效果,結果顯示:護理后患者的焦慮與抑郁情緒低于常規護理的患者。定向差異性護理提倡應用專業的工具對患者的性格進行評估,根據患者不同的性格實施針對性心理干預措施,提高了護理的針對性,從而迅速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更好地配合治療,提高治療的效果[2]。
參考文獻:
[1]陳惠南,陳珮怡. 定向差異性護理干預對不孕不育癥患者焦慮、抑郁及治療依從性的應用效果[J]. 中國實用醫藥,2019,14(19):155-157.
[2]陸雪敏. 定向差異性護理聯合雷火灸對不孕不育癥患者負性情緒和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6(20):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