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佳
摘要:目的 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和常規護理在心臟搭橋術后切口不愈患者中的聯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對象均為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間在我院接受心臟搭橋術且術后存在切口不愈的患者,共60例,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以常規護理手段護理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則接受常規護理與綜合護理干預聯合應用,比較兩組的臨床效果。結果 護理后,兩組HAMA評分和HAMD評分比較,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同時術后切口愈合時間與出院時間也比對照組短(P<0.05)。結論 針對心臟搭橋術后切口不愈患者,施以綜合護理與常規護理聯合應用,效果較好,臨床推廣應用價值較大。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心臟搭橋術;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1--01
心臟搭橋術即冠狀動脈搭橋術,主要是借助血管橋移植手術對遠端心肌缺血的情況予以有效緩解,通過在冠狀動脈狹窄近遠端之間建立一條通道,讓血液避開狹窄位置到達血管遠端,進而讓心肌血液供應得到有效改善,在治療冠心病方面具有理想效果。但受諸多因素影響,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較高,對患者的身體健康與術后康復效果影響較大,術后需與有效的護理干預相配合,保障患者的預后效果。本次研究以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間在我院接受心臟搭橋術且術后存在切口不愈的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針對綜合護理干預聯合常規護理的實際應用效果展開了深入探究,現做如下總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均為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間在我院接受心臟搭橋術且術后存在切口不愈的患者,共60例,其中男女比例為32:28;年齡45-70歲,平均年齡(59.35±4.61)歲;平均病程(3.39±0.72)年。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借助數據統計軟件統計分析兩組病例的一般資料,得出P值高于0.05,提示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單一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則在其基礎上再行綜合護理,具體內容為:(1)手術前護理。提供良好的手術室環境給患者,保證室內光線充足,將溫濕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評估患者的心理情況,對其內心真實想法予以充分了解,幫助其樹立治療信心。詳細介紹手術方式給患者,使之做到積極配合。同患者親切溝通,得到他們的信任,把患者的顧慮打消。(2)手術后護理。完成手術后,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體征,注意患者的心電圖有無出現異常,判定是有有心肌缺血問題存在。同時,還需詢問患者身體有無不適感,定時幫助其翻身和進行運動,防止壓瘡發生。(3)觀察患者的切口,注意其傷后敷料,以腹帶進行包扎,如果發現患者有滲血情況出現需第一時間向醫生報告。針對引流管做好相關管理工作,保證患者有負壓引流,將引流管固定好,并確保引流管的暢通,未有堵塞、扭曲的情況出現[1]。除此之外,叮囑患者抬高下肢,以把腿部的不適感降低,若患者同感明顯,可給予相應的熱敷與止痛護理。
1.3觀察指標
借助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估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分值與護理效用呈反比。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統計分析本次研究的所有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以%來表示,檢驗則分別為t和X2,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HAMA評分和HAMD評分比較
護理前面,觀察組患者(44.79±2.15)與對照組患者的HAMA評分(47.01±2.47)和HAMD評分(45.76±3.26;46.81±3.25)未有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HAMA評分(19.04±1.34)和HAMD評分(21.87 ±3.16)均低于對照組(27.55±1.13;28.72+3.44)(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切合愈合與住院時間比較
經不同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術后切口愈合時間(9.12±1.41)與出院時間(12.21±0.21)均比對照組(12.41±2.17;15.45±1.14)短(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現階段,心血管疾病已成為對人類安全威脅最大的一些疾病。近年來,日益加劇的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變化的生活結構,導致此類疾病的發生率越來越高,且患病人群的年齡也越來越年輕。臨床諸多研究結果均證實,心腦血管疾病在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的同時,也加重了臨床醫療負擔。針對此病,臨床常用手段便是實施心臟搭橋術,臨床療效顯著,能夠對患者的癥狀起到有效改善作用,顯著控制病情發展[2]。但由于這一治療方式具有較高的風險,加之患者情況千差萬別,因而也就讓患者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給臨床護理。雖然常規的護理手段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患者的手術治療需要,但卻不具備針對性,不能達到理想護理效果。
在心臟搭橋術后切口不愈患者的護理中,綜合護理干預具有確切應用效果,既可有效疏導患者的心理,使之對治愈疾病充滿信心,也能夠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在治療中做到積極配合,加快術后康復。基于此,再更多的注意患者術后傷口恢復情況,協助醫生在傷后換藥、護理方面做進一步加強,可使傷后愈合時間加快,減少發生繼發并發癥,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顯著提升。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HAMA評分和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同時術后切口愈合時間與出院時間也比對照組短(P<0.05)??梢?,針對心臟搭橋術后切口不愈患者,施以綜合護理與常規護理聯合應用,效果較好,臨床推廣應用價值較大。
參考文獻:
[1]袁媛,姜謐.綜合護理干預在心臟搭橋術后的護理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7):124.
[2]張侃,丁琰俊,張波.綜合護理對心臟搭橋術患者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24):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