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耀媚
摘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至關重要的一部分,不僅可以培養和提高小學生語言理解和組織能力,還能豐富其知識儲備,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以后升學的語文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學習好其他文學類科目。然而目前小學語文教學尚存在諸多問題,所取得的教學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心智屬于快速發展時期,早期的學習就是通過模仿,然后才有自己的思考。語文閱讀內容要能做到吸引小學生,這樣學生才會全神貫注地進行閱讀。小學生好奇心強,好動活潑,老師要抓住學生的特征,抓住其聽覺和視覺的感官能力,有效地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本內容上,增強其主觀感受。相對于單純的文字,小學生更容易被色彩斑斕的圖片、繪聲繪色的動畫吸引,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采用多媒體設備。例如在閱讀祖國的黃河有關的文章時,可以給學生播放展現黃河洶涌磅礴氣勢的圖片和視頻。學生聽到洶涌澎湃的河水聲,感受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恢宏氣勢,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嘆之情油然而生。教師利用多媒體創造了一個可以令學生身臨其境的氛圍中,讓學生深入感受自己閱讀的內容,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多種閱讀方式的培養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學生要具備有感情朗讀的能力。小學閱讀既要做到快速瀏覽的同時理解文章含義,還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讀文章。實際教學情況下,能夠有感情地朗讀文章的小學生其實是少數。究其原因,一是沒有激活學生朗讀的興趣,二是教師使用的閱讀方式單一。針對文章的類型不同,所采用的閱讀方式也可以很多樣。意境陶醉人心的美文應采用默讀的方式,邊讀邊在腦海中描繪場景,將自己置身于作者所描繪的情景中。對于說明新知識的科技類文章,應以嚴謹的態度,咬文嚼字的去閱讀,精度理解文章,力求理解作者所說明的事物和科技知識。對于篇幅較長的文章,應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礎上泛讀,閱讀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不是要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而是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增強。
三、多場景進行閱讀
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受學習環境的影響很大,良好的閱讀情景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閱讀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多情景的設立,更好地帶領學生閱讀學習。比如,帶領學生閱讀《春天來了》的文章。可以組織學生在學校附近的公園或者綠化面積較大的地方分小組閱讀。讓大家親身感受到春天來了萬物復蘇、盎然生長的樣子。可以組織學生分小組分段式閱讀,將內容與實際聯合起來,同時要求學生用語言記錄身邊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然后進行評比,選出優秀的文章,再組織學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讀。這種情景式的閱讀有效彌補了學生理解文章不夠透徹的缺陷。同時將現實生活與文章內容相結合起來,深入體會與思考。
四、組織拓展學生思維
閱讀并理解文章后,還需要采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應用能力的考核。如果只是閱讀理解,但沒有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能力,那么這樣的教學也是沒有效果的。老師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地位,注重學生掌握了什么,而非自己傳輸了什么。灌輸式的教育是行不通的。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閱讀完將相和這篇文章后,組織發散學生思維。提出假設性問題。如果你可以穿越回戰國并且見到廉頗,你會對做負荊請罪的廉頗說些什么呢?讓學生回答這樣的假設性問題,學生肯定首先要理解文章所表達的主旨,那么再進一步的深入思考問題,將對課文的理解感悟用自己的語言敘述出來,完成一個由輸入到輸出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有效的轉化過程,學生將所學所悟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同時培養學生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達到了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效果。
五、完善教育設施建設,提高教師素質
其實對于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的小學生來說,教師對學生的作用是影響甚大的。小學閱讀教學效果的提高,離不開好的教育資源與高的教師素質。對于有些連多媒體設備,高科技教學設備都沒有的小學來說,這是需要相關部分急需解決的。而提升教師的各方面素質,學校可以在選拔老師的時候設立門檻,在后續也可以定期組織培訓,為提高小學教師的綜合質量付諸實際行動。教師要時刻注意到自己是小學生的關鍵引路人,要在注重提高自我教學技能的同時,還要時刻注意自身形象和行為素質,有效發揮自己的榜樣作用,為學生樹立標桿。因此,提高小學教師整體質量,也是一個提高小學閱讀有效性的方法。
六、為學生推薦多樣化的閱讀書籍
語文閱讀是潤物細無聲的學習,它不只體現在課堂,更體現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中。而且課堂上的閱讀遠遠不能達到學生的閱讀需求,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古今中外有很多優秀的閱讀作品可以讓學生閱讀,教師教學的時候,不僅讓學生閱讀課程規定的文章,也可以讓學生閱讀課外的一些文學作品,將教學的范圍擴大化。擴大學生的思維視野,課外名著的閱讀價值頗大,所有語文課程中的文章都來自這里。教師鼓勵學生去閱讀多樣化的書籍,可以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對世界有更廣泛的認識,這是語文學習的魅力所在。
七、結語
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僅影響學生在閱讀理解方面的效果,還影響學生的綜合寫作能力與組織語言表達能力。小學階段如果沒有打下扎實的基礎,極大可能對日后的學習造成影響。所以,提高小學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至關重要的。針對小學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學生興趣不足,閱讀方式單一,閱讀場景缺失,轉化效果差等,教師可以采用多種閱讀方式教學,設立多種閱讀場景,組織拓展學生思維,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高轉化能力等。希望以上建議能夠切實有效地為廣大小學師生提供幫助,教師也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有效地應用于以后的小學閱讀教育中。
參考文獻
[1]劉洪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探究[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4,(1):234-235.
[2]嚴冬冬.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探究[J].課外語文(下),2019,(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