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芳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對傳統美德的傳承也更加關注。作為教育工作者不僅需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需要將美德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接受美德教育,從不同的方面發展學生。基于此,本文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對課堂教學中的傳統美德教育展開深入的探究,提出科學的滲透對策,以順利實現教育目標,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美德。
關鍵詞:教學;傳統美德;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現階段,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已經成為帶動社會發展的主要方式。在中華傳統美德的寶庫中,有許多的傳統美德值得大量弘揚和繼承,如熱愛祖國、敬老愛幼等。但近年來,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學校德育工作陷入瓶頸,部分學生對物質條件過于看重,導致青少年的道德素質逐漸下降。如果這些現象不能得到合理的控制,將會對人才培養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教育者需要將傳統美德教育合理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以順利彌補學生在傳統美德方面的缺失,更好地培養學生。
一、實施傳統美德教育的緊迫性分析
目前,逐漸提高了科學技術水平,滿足了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在人們的心靈中注入了創新性的思想和觀念,進一步拓展了人們的視野,但也使得人們對中華傳統美德更加忽視[1]。現今,人們的生活方式及道德意識等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社會上充斥著金錢主義和個人主義,對學生的心靈產生了不利的有影響。有些學生在家中不尊重父母,在校內沖撞教師,對浪費的嚴重性缺乏了解,更有的學生排斥勞動和學習,存在抵觸情緒。
中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非常的喜歡模仿,社會現實生活會對其道德品質的形成產生重要的影響。特別是現如今大多是獨生子女,學生在享受關愛的同時,形成了驕縱的性格。
同時,逐漸拓展了中學生德育教育的范圍,明確了道德教育的具體原則和內容,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及人們物質水平的提高,以及人類行為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已經在道德教育中納入了節約、環保等要求,更加凸顯出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加強傳統美德教育已經刻不容緩[2]。
二、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傳統美德教育的方法
教育部針對中學生的品德教育展開了全面地研究,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教師需要結合課堂教學對學生實施規范性的傳統美德教育,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形成良好的品德,學會尊重他人。
(一)制定科學的傳統美德教育目標
教師需要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合理設計教學,并結合教學目標,對傳統美德教育內容加以整合,制定科學的傳統美德教育目標。教師在課前準備階段需要對傳統美德資源進行全面地整合,對育人因素進行深入的挖掘,以通過課堂教學為學生帶來良好的體驗,使美德教育的效果得到有效的強化。但在制定美德教育目標時,需要將目標的科學性把握好。如果一味注重美德教育,而與學科主干知識相脫離,將會對實際教學效果的提高產生不利的影響。
(二)充分利用教材
教材能夠將課堂和學生緊密聯系起來,為教師教學的開展提供準確的依據,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基礎。中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精華類的文章,由相關專家選取名家名篇,代表性較強,與中學生的性格特征相符合,其中很多都可以用來實施美德教育。語文教師需要深入挖掘這些素材,把握好傳統美德因素,以此為基礎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熏陶,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游子吟》時,該古詩對慈母的形象進行了描述,表述了母親對即將離開家的孩子的眷戀和愛護,又一語雙關的詮釋了兒子對母親的深情。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向學生滲透孝敬父母,愛護長輩的美德教育。首先,教師要告訴學生,每個人的成長都受到了父母的呵護,且父母并不要求回報,并大力贊陽光這種情感。強化學生的認識,使學生在行動中落實這種美德。其次,教師要教育學生尊敬長輩,進一步延伸孝道。“孝道”不僅對父母與子女的關系進行了闡述,還要求對長輩要更加尊重,構建友愛的社會。
(三)實施誠實守信教育
在中華傳統美德中占據主要地位的就是誠信,其能夠規范人的行為。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將誠實守信的理念滲透到實際教學中,讓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的修養,明白誠信是與人交往的重要前提。例如,在教學《論語》時,其提出“言而有信”的觀點,教育人要守信用,對人誠實。教師可以從此處切入,告訴學生從古代開始人們就非常注重誠信,讓學生能夠學習這種品質,從而對自己的人格加以完善,學會在人際交往中堅持誠信,進而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
中學生是社會未來發展的希望,學生不僅需要扎實的掌握知識,還需要形成良好的美德,使學生各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發展,學會尊重和理解他人。為此,中學教師需要將中華傳統美德作為教學的重點,使學生未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在社會范圍內形成良好的風氣。中學德育教育具有復雜性的特征,教師需要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傳統美德滲透,并長期堅持。
參考文獻
[1]沙尼古麗·阿力木. 探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踐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J]. 讀寫算,2020(10):19.
[2]孫越. 在師范院校美術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滲透[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8):185.
基金項目:本文系邢臺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一般課題《課堂教學中滲透傳統美德教育的研究》(課題編號: 2001120)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