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明
摘 要: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而游戲是幼兒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教師可將教學內容與游戲活動有機整合,為幼兒創設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氛圍。目前,幼兒園語言教學游戲化存在教師缺乏正確的游戲化教學理念、游戲程式化嚴重、過度重視游戲秩序與紀律等情況。基于此,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創新游戲化教學理念、適當開展游戲,更新游戲方式、引導幼兒自主參與,尊重關注幼兒、指導其開展游戲,借助生活元素、提升幼兒理解表達能力,合理設置情境、活躍活動氛圍,充分運用游戲資源、引導幼兒觀察思考,設計表演游戲、激發幼兒興趣。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教學;游戲化;策略;能力;氛圍;資源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2)05-0095-04
語言是人類進行交流溝通的方式。《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語言教學的目標是讓幼兒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喜歡聽故事、看圖書;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同時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游戲是幼兒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教師可將教學內容與游戲活動相結合,為幼兒營造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氛圍,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逐步提高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
一、幼兒園語言教學游戲化的意義
幼兒園教育是現代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教學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將游戲化教學方法運用其中,充分激發幼兒的語言學習興趣,挖掘幼兒的語言潛能,讓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中獲得有益于語言能力提升的實踐經驗。
1.語言教學游戲化有利于幼兒的生長發育
對幼兒而言,游戲是他們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游戲化的語言教學活動可以讓幼兒保持愉悅的心情,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在游戲活動中,幼兒調動多種感官積極參與,同時和小朋友就活動內容進行語言交流。很顯然,這樣的教學活動可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以及環境適應力,促進幼兒生長發育,還可同步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例如,幼兒在參與投籃游戲活動時,能夠提升手腕以及手臂的靈活性,鍛煉腿部力量,提升身體的協調性。同時,這種集體游戲活動還為幼兒創造了自由、寬松的語言交流環境,可讓幼兒體驗到語言交流的樂趣。
2.語言教學游戲化有利于激發幼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語言教學中,教師創設一個幼兒想說、愿意說的學習環境,可以激發幼兒進行語言學習的積極性。基于此,教師在語言教學中,可以運用游戲化的教學方法,為幼兒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展現幼兒的個性,不斷提高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
3.語言教學游戲化有利于激發幼兒潛能
幼兒的社會認知幾乎為零,他們是通過多種多樣的游戲認識世界,了解世界,并積累認知經驗的。因此,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幼兒參與“交通工具”等游戲活動,對他們不認識的事物逐一解答,激發幼兒的語言學習潛能,讓幼兒積累更多的語言運用經驗,推動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例如,在開展“我講你學”游戲活動時,教師可以先講述故事,之后讓幼兒復述,以此挖掘幼兒的語言運用潛能。幼兒的想象力十分豐富,教師要保護他們天馬行空的想法,讓他們勇于聯想,善于聯想。
二、幼兒園語言教學游戲化存在的問題
1.教師缺乏正確的游戲化教學理念
在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沒有將游戲運用其中,認為此方法的教學效果并不明顯。很顯然,教師對游戲化教學方法的理解有誤,沒有認識到游戲化教學方法對創新語言教學形式、提升幼兒語言能力的積極意義。
2.教學中游戲程式化嚴重
在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在運用游戲化教學方式時,程式化現象比較嚴重,即教師的游戲化活動方案是固定不變的。教師在教學之前根據已有的游戲化活動方案,固定每個環節的活動內容,固定提問的問題,并預測幼兒的答案。充分的課前準備可以讓教師掌握整個課堂活動,讓課堂活動有序、順利展開,但是缺乏“意外”會導致課堂教學氛圍死板、乏味。這種情況下的游戲化語言教學活動有被安排或被計劃的感覺,不利于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同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嚴格遵守完美、完善的教學方案,忽視具體活動中存在的不可控制現象,將難以應對游戲活動中突發的不確定因素,造成教學活動的中斷。為避免不可控的因素影響教學活動,部分教師很少運用游戲化的方式開展語言教學,很顯然,這不利于提升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
3.過于重視游戲秩序與紀律
幼兒年齡小,活潑好動,在游戲化語言活動中,教師要經常維持游戲秩序,尤其是活動內容很難集中幼兒注意力或者難以引起他們興趣時,課堂秩序會更亂。此時,如果教師的經驗比較豐富,會這樣維持活動秩序,如“我要看一看哪個小朋友的注意力更集中”等。幼兒都希望自己的行為能得到教師的關注,因此,教師可以憑借這樣的語言,有效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法國教育學家凱果瑪曾經指出,如果在紀律和吵鬧當中進行選擇,我寧愿選擇吵鬧,因為其代表幼兒真正活著。基于此,在幼兒園語言游戲化教學活動中,教師如果過于重視紀律以及秩序,就很難讓幼兒真正“活”起來,以及在“活”的活動中積累語言運用經驗。
三、幼兒園語言教學游戲化策略
針對當前幼兒園語言游戲化教學存在的不足,教師要積極更新自身的游戲化教學理念,保證游戲化活動的順利進行。同時,要優化游戲活動的方式,引導幼兒自主參與其中。教師還要尊重、關注幼兒,指導幼兒參與游戲活動,借助生活化元素提升幼兒的理解水平和表達能力,設置科學合理的情境,活躍游戲活動氛圍,充分運用游戲化資源,引導幼兒不斷觀察、思考。另外,還要通過相應的表演游戲,進一步激發幼兒參與語言學習的興趣,逐步提升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
1.創新游戲化教學理念,適當開展游戲
為最大程度還原游戲活動的真實面目,發揮游戲的教育功能,教師在語言教學活動中,要體現出游戲的自由性特征,將游戲活動的主體地位還給幼兒,讓幼兒主動參與到具體的游戲活動中,感受游戲帶來的愉快體驗,即以積極的交流活動,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在游戲活動剛開始的時候,教師不要過多干涉幼兒的行為,要為幼兒營造自由輕松的活動氛圍,促使幼兒產生想要交流的愿望。
2.更新游戲方式,吸引幼兒自主參與
在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融入相應的游戲活動,可激發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逐步提高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并以此充分發揮語言游戲化教學方法的優勢以及作用。對此,教師要促進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的創新與變革,讓幼兒主動投入到具體的游戲活動中。教師在對幼兒開展語言游戲化教學時,要把目光放在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等方面,讓幼兒擁有更寬廣的思維空間,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游戲活動的熱情。要選擇與幼兒身心發展特征相符合的游戲活動,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培養幼兒的創新認知和自主思維能力,并重視幼兒的表情、語言以及動作等,讓幼兒在具體的游戲活動中積累豐富的語言運用經驗。例如,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拿出畫有五官的圖片,讓幼兒進行五官認知的游戲活動,并制定相應的游戲規則:教師在說眼睛的時候,幼兒不能指著眼睛,而要指著其他器官。首先,要進行幼兒與教師之間的合作游戲,當幼兒熟悉游戲規則以后,可以進行獨立活動。通過這樣的游戲活動,幼兒能對五官有準確的認知,思維反應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理解水平也能實現同步提高。再如,兒歌《小兔和狼》的故事性、趣味性都很強,在游戲中,教師可以讓幼兒一邊記憶歌詞,一邊模仿兔子、大灰狼做動作。無論是兔子形象,還是大灰狼的形象,幼兒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在游戲中不僅獲得了游戲的愉悅感,還學到了兒歌中的語言運用形式,提升了自身的創新能力、聯想能力。
3.尊重、關注幼兒,正確指導游戲活動
無論是設計游戲,還是開展游戲,教師都要為幼兒留有足夠的發揮空間,不要將游戲流程設計成故事“腳本”,讓幼兒根據具體的腳本內容一板一眼地開展活動。否則,會讓幼兒感到緊張,很難實現游戲活動的知識內化,游戲也失去了本身的價值和意義。語言教學的游戲化活動應具備游戲性以及教學價值的雙重屬性,因此,教師在具體授課時,要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其中,并注意“度”,避免過度游戲化。
例如,教師在運用兒歌《蟲蟲飛》開展語言教學活動時,可以讓幼兒圍成一個圓圈落座,先進行“手指游戲”,即用手指和影子展現出小貓或者蝴蝶等動物的形象,以此激發幼兒參與語言學習活動的積極性。然后,教師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蟲蟲飛》的音樂,讓幼兒感知兒歌的旋律,集中注意力,之后再引導幼兒進行兒歌歌詞的誦讀活動。為加深幼兒的理解、記憶,教師可充分運用事先準備好的圖片,將歌曲中的動作體現出來,讓幼兒根據圖片把兒歌串聯起來,并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表達自身對兒歌內容的理解。這樣的教學方法可激發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提升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模仿水平,實現幼兒的個性化、可持續發展。
再如,在幼兒園語言游戲化活動中,教師可讓幼兒自主選擇角色進行角色扮演活動。“娃娃家”就是幼兒喜愛的游戲活動,在具體的游戲活動中,有的幼兒扮演父母的角色,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以自己的理解把父母的說話方式、行為方式呈現出來,這個過程也是幼兒積累語言運用經驗的過程。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在娃娃家游戲的基礎上再拓展。例如,幼兒扮演的賣冰棒的商家,一邊走,一邊叫賣,扮演父母的幼兒前來購買,并提出了開冷飲店的提議。這樣,一個新的游戲主題就產生了。這樣的游戲方式能充分體現出幼兒的游戲活動主體地位,有利于激發幼兒的主觀能動性。
4.借助生活元素,提升幼兒理解表達能力
在語言游戲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幼兒觀察實際生活,尋找生活中的語言運用規律。即通過生活元素一方面強調幼兒語言知識的累積,另一方面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他們投入到語言知識的自主學習活動中。因此,教師要創新教育理念,為幼兒營造輕松、和諧的語言學習氛圍,讓幼兒帶著興趣參與具體的游戲活動,不斷提升語言表達水平。例如,在《蟲蟲飛》的兒歌游戲活動中,教師可以把語言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元素有效整合起來,從生活化方面著手,設計科學合理的趣味性問題:“你們見過蟲蟲喝露水嗎?是否可以模仿呢?”這樣的問題可以引導幼兒投入到具體的游戲活動當中,掌握更多的語言知識和技能,逐步提高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
再如,對于“木頭人”的游戲活動,幼兒樂此不疲。值得重視的是,幼兒喜歡模仿,也喜歡變化。因此,教師在具體游戲活動中,要有針對性、目的性地變換游戲的形式,提升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熱情。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把民間游戲活動引入其中。民間游戲形式多樣,玩法相對比較簡單,容易學習,充滿趣味性,并且使用的材料簡單,不受環境、場地等條件限制,可以為幼兒創設更多的語言學習機會與空間。幼兒在具體的游戲活動中,可掌握更多的語言表達技巧。
5.合理創設情境,活躍活動氛圍
在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體現活動氛圍的靈活性,激發幼兒的積極性,使其掌握更多的語言運用技巧。例如,教師在教學兒歌《蟲蟲飛》時,可以在活動室設置四個場景,充分展現出兒歌營造的意境,豐富幼兒的游戲體驗。再如,在“小熊請客”的游戲活動中,教師可引導幼兒在角色扮演中學會合作,并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幼兒的表情更加豐富,學會以聲音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以此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6.充分運用游戲資源,引導幼兒觀察思考
教師在開展語言游戲化教學時,可將實際生活變成幼兒語言教學活動的不竭源泉。這樣,幼兒容易接受,學起來也更快。對于幼兒教師而言,其要善于觀察實際生活,實現教學方法的革新,保障課程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這就要求教師不要將教學內容局限于教案或書本上,可挖掘生活中更多和語言教學有關的內容,引導幼兒充分利用這些教學資源積累語言運用經驗。
例如,教師在開展“水果寶寶去旅行”活動時,可先給幼兒播放伴奏聲音,也就是火車“咣當咣當”的聲音,之后提出問題:“你們猜猜是什么聲音?”幼兒根據實際生活經驗進行回答。然后,教師可以借助火車圖片或者火車運行的動畫視頻,讓幼兒對旅行產生形象認知,再把事先已經準備好的水果道具拿出來,并提出問題:“西瓜爺爺都帶著哪些水果寶寶出發了?”這樣的問題可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組織語言進行回答。教師也要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引導幼兒不斷模仿,增加互動溝通。另外,教師還可以設計“猜謎語”的游戲活動,讓幼兒結合生活經驗不斷思考,以此培養幼兒的語言思維能力,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7.設計表演游戲,激發幼兒興趣
幼兒年齡比較小,在進行語言教學的時候,教師可根據幼兒的興趣點,采用童話故事的方式,設計具體的表演游戲,讓幼兒在充滿趣味性的表演活動中進行交流、溝通,靈活掌握語言運用規律。這樣可以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在愉快的表演過程中學習與掌握更多的語言知識。
例如,在觀看《美人魚》的動畫片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扮演其中的角色,讓幼兒根據具體的故事情節進行表演游戲活動。在實際表演中,幼兒根據動畫片內容以及自身的聯想重新演繹故事內容,可體現表演內容的豐富性。這樣的趣味性游戲活動可讓幼兒擁有更多應用語言的機會,學習與掌握更多的語言運用技巧。因此,教師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具體的表演游戲活動,激發幼兒的參與積極性,不斷提高語言教學游戲化的教學效率。
四、結語
在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將游戲化教學方法運用其中,選擇符合幼兒興趣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的游戲,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參與語言學習活動,讓幼兒在具體游戲活動中獲得相應的語言運用規律。需要說明的是,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游戲化方法不是簡單的游戲活動,而是要通過游戲實現語言傳授。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設計具體游戲活動,以此豐富幼兒的語言學習體驗,提升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趙麗英.農村幼兒園游戲化的語言教學活動現狀及策略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
[2]錢艷紅.基于信息技術下幼兒園小班教師的語言教學策略[J].兒童繪本,2020(10).
[3]王微,李佳穎.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的師幼互動問題研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0(03).
[4]丁建峰.淺談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當代家庭教育,2020(25).
[5]宋小琴.幼兒園語言教學游戲化的有效策略[J].家教世界,2021(09).
[6]何婭.幼兒園語言教學游戲化的組織策略——以小班語言教學活動《釣魚》為例[J].試題與研究,2020(34).
[7]費廣洪,舒慧,袁銘蔚,龔慧慧.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師幼互動的研究——基于教師的提問與幼兒的回答[J].早期教育,2020(12).
[8]程霞.全語言教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J].貴州教育,2020(24).
[9]向敏娜.繪本教學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教育,2020(34).
[10]陳曉霞.故事——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的法寶[J].山西教育,2020(11).
[11]鄔爾娜.幼兒園語言活動的組織與實施芻論[J].成才之路,2020(31).
Exploration of the Game Strategy of
Kindergarten Language Teaching
Liu Guangming
(Jinsha Town Central Kindergarten, Liangzhou District,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Language ability is developed in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 and play is the main way for children to explore the world. In kindergarten language teaching, teachers can organically integrate the teaching content with game activities to create an atmosphere of wanting to speak, daring to speak, liking to speak and having the opportunity to speak for children.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game 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kindergartens, such as teachers' lack of correct game based teaching ideas, serious game programming, and excessive attention to game order and discipline. Based on this, in specific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innovate the game teaching concept, properly carry out games, update the game methods, guide children's independent participation, respect and pay attention to children, guide them to carry out games, improve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on ability with the help of life elements, reasonably set up situations, activate the activity atmosphere, make full use of game resources and guide children's observation and thinking, design and perform games to stimulate children's interest.
Key words: kindergarten; language teaching; gamification; strategy; ability; atmosphere; 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