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鳳華 黃麗穎 常永青
[摘要]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傳播是引領“00后”高職大學生樹立思想道德觀念的重要途徑,在全媒體發展格局下,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傳播效度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挑戰。文章從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傳播的新背景、新要求、新格局三個角度分析了“00后”高職大學生所具備的“可塑性”、高職院校積極投身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改革的“堅定性”和高職院校保障全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傳播的“有效性”,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效度、提升高職院校自身的育人格局發揮了指導作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效度
[作者簡介]祁鳳華(1977- ),女,河北承德人,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副教授;黃麗穎(1980- ),女,河北保定人,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副教授,博士;常永青(1978- ),男,河北張家口人,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副教授。(河北? 邢臺? 054035)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全媒體時代00后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傳播效度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批準號:HB20MK023,項目主持人:祁鳳華)
[中圖分類號]G71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22)02-0080-05
在全媒體時代,如何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傳播效度十分重要。全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途徑多樣化、思想多元化、速度快速化等特點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挑戰。高職院校要利用好新時代的媒體傳播優勢,對“00后”高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話語變革,承擔好高職院校教育責任以及對如何提升全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傳播實效性進行探討: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傳播的新背景、新要求和新格局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傳播效度。
一、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傳播的新背景
隨著時代發展,科技進步,網絡空間成為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師生獲取資源、分享資源、交換思想的新場所,全媒體的理念及特征為創新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話語傳播理念提供了基礎,其明確了話語傳播的來源及最終導向,促進了其在高職院校中的效度提升。
(一)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傳播的新特征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四全媒體”的新概念,即“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黨的十九大以后,我國傳媒事業轉向高質量發展,“全媒體”的定義逐漸被相關領域學者明確。全媒體“既包括傳統媒體,也包括新興媒體,是信息傳播交流手段的集合名詞。”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全媒體在傳播途徑上呈現出廣泛性、自由性的新特征,但思政教育話語受其自身屬性制約應具有規范性。首先,思政教育話語具有特有的話語主體;其次,盡管新興媒體在傳播速度上依托互聯網技術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但思政教育話語依然要保持有方式、有目的地向話語受體實施教育;最后,在傳播形式上,思政教育話語在借助傳統媒體傳播時呈現方式是正向輸出,而全媒體時代利用QQ、校園貼吧、微信、微博等呈現方式是反向輸出,這需要思政教育話語要借助新媒體使受教者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從而提高思政教育傳播效度。全媒體時代可以利用目前傳統媒體的正向輸出和全媒體時代的反向輸出為傳播媒介和形式進行信息的傳播和接收,其中全媒體以其獨特的信息技術優勢占據了重要地位并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從信息發展的潮流來看,全媒體時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具有更突出的話語傳播優勢。
(二)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傳播的新受眾
話語受眾既是話語傳播的客體,又是話語理解的主體。因此,高職院校應融入“00后”高職大學生受眾及社會發展中,借鑒新受眾的話語方式與風格,以達到話語傳播的最高效度。目前高職院校的高職大學生主要為“00后”。這要求教育者必須明確“00后”高職大學生的特征。
“00后”高職大學生表現出“物質主義與后物質主義交織、多元共融和小眾分化兼有、困惑與認同并存、耦合與張力交錯”的特征。例如,首先,物質主義與后物質主義交織的特征體現在“00后”高職大學生在物質生活方面基本無后顧之憂。在他們看來,對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才是生活的目的。其次,多元共融和小眾分化兼有的特征促使高職大學生在自由選擇的同時形成虛擬化社交圈層,并最終呈現出以個人興趣為紐帶的小眾分化。最后,認同與困惑并存的特征體現在“00后”高職大學生在享受改革開放成果的同時,因接觸到外國文化價值觀而對社會道德標準產生了理解沖突。因此,高職院校在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的目標原則應是通過“主流價值引領、整合教育資源、激發主體潛能”等途徑,塑造“00后”高職大學生對思政教育話語傳播的“能動性”,以提升思政教育話語傳播效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深刻認識全媒體時代的挑戰和機遇,全面把握媒體融合發展的規律和趨勢,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處發展,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高職院校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促使教育工作者積極投身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隊伍中,并制定有效策略。高職院校開展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的“老大難”在于新的話語受眾對話語的理解困境,因此,高職院校要深刻理解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為了誰”的基本問題,這不僅是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的重要方略,也是促使“00后”高職大學生在法律道德的約束下助力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的重要內涵。
二、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傳播的新要求
新時代對“00后”高職大學生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提出了新要求,這體現了高職院校緊跟時代潮流、積極投身思政教育話語改革的堅定性。與此同時,全媒體時代表現出的傳播途徑多樣化、傳播思想多元化、傳播速度快速化等特點,客觀上為提升思政教育話語效度、提升高職院校自身的育人格局提出新要求。
(一)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主體與內容
1.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主體。話語主體即話語的創造者與生產者。一方面,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作為思政教育主體,對“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起到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隨著全媒體時代下話語權“去中心化”的演變,當今“00后”高職大學生也逐漸享有了話語主體的地位。這要求高職院校及管理部門要將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話語建設與“00后”高職大學生相結合,增加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話語說服力和感染力。一方面,全媒體時代“00后”高職大學生也是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話語表達的主體,高職院校只有關注到“00后”高職大學生,才能被“00后”高職大學生所關注。另一方面,隨著話語權的去中心化,思政教育工作者還要注意到話語主體中違背思政教育初衷的部分,并對這部分學生積極進行引導和教育。總之,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話語要始終密切關注“00后”高職大學生的追求,真正發揮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話語的凝聚力,充分體現全媒體時代話語主體的新特征。
2.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內容。話語內容是話語傳播的核心部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高職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門檻大大降低,此時思政教育者必須意識到“不同的文化觀和世界觀,必然承載不同的意識形態”。當今“00后”高職大學生容易被各種互聯網軟件上的新信息所吸引,其傳播內容也勢必影響著學生們的三觀。而過往“灌輸式”的思政課的思政教育話語存在著內容陳舊、形式刻板的不足。這對于喜歡接受新事物的“00后”高職大學生來說,將產生聽覺疲倦、沒有興趣,甚至會讓他們對思政課產生錯誤認知,從而使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和“00后”高職大學生之間形成溝通障礙。
3.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主體與思政教育話語內容相統一。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話語主體與話語內容二者之間互依共存、休戚與共,是“00后”高職大學生接受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的理想性目標。高職院校教育者要立足實踐,為“00后”高職大學生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提供語匯。教育者即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話語主體與思政教育話語內容相統一,就需要接受并融合話語受體的話語言說,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既要摒棄只注重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話語主體、忽略“00后”高職大學生客觀感受的錯誤傾向,又要反對只考慮“00后”高職大學生興趣、弱化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話語指導的片面觀點。
(二)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載體與創新
1.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載體。話語載體是話語產生影響力的關鍵環節,21世紀初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00后”高職大學生進入全媒體話語場。思政教育話語的生命力在于載體傳播效果,“00后”高職大學生正是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短視頻等這些信息傳播載體獲得精神滿足的。高職院校在建設和改革思政教育的實踐時,要與“00后”高職大學生獲得信息的主要方式達成一致并有機結合,既強調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話語的領導權威,又注重集中指導“00后”高職大學生的現實關切,使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話語載體更具有吸引力。
2.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創新。全媒體時代的新興媒體與傳統媒體齊頭并進、互相融合。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話語創新要突出“00后”高職大學生在思政話語引導工作建設中的作用,根據時代要求把“話語主導”進一步提升到“話語引導”,將高職院校思政工作與“00后”高職大學生相統一來認識和把握。通過對新時代的傳媒業態的認識,思政教育話語創新形成了新的闡述、新的認識。
3.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載體與思政教育話語創新相統一。高職院校強化“00后”高職大學生對思政教育話語載體的地位,有助于引導“00后”高職大學生明辨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和與時俱進的必然聯系,促使“00后”高職大學生在全媒體時代堅定地跟黨走、爭做思政建設的新青年。高職院校要培養“00后”高職大學生的使命擔當,促使“00后”高職大學生在努力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助推全媒體的實現?!?0后”高職大學生作為高職院校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的重要對象,不僅要提高適應思政教育話語載體的能力,更要主動融入課堂,激發自身創新思政教育話語的積極性。
三、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傳播的新格局
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開展“00后”高職大學生思政教育話語傳播工作充滿了緊迫性、深刻性與現實性。因此,保障高職院校開展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的“有效性”,就要求教育者堅持因時而進、因事而化、因勢而新。針對“00后”高職大學生具有較強可塑性的特點,以“00后”高職大學生擅長的溝通交流方式及其易接受的方式精準施策,提升高職院校自身的育人格局,更新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理念、創新傳播方法、拓寬傳播渠道。
(一)從更新全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傳播觀念的高度提升育人格局
1.堅持全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傳播觀念與“00后”高職大學生道德觀教育相結合。高職院校要將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新理念融入思政課教學、校園文化建設之中。根據教育規律與“00后”高職大學生道德現狀,巧用全媒體傳播的廣泛性特征。從教學出發對思政教育話語進行創新,并逐步在隱性課程中提升高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使“00后”高職大學生從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與道德行為方面實現全面建構。
2.堅持全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傳播觀念與“00后”高職大學生可塑性特征相結合。全媒體時代話語傳播的靈活性與“00”后高職大學生的可塑性相契合,高職院校要創新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育人方式,將以往“要我做”向“我要做”轉變。一方面,諸育并舉促使“00后”高職大學生以科學精神、專業精神對待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話語體系。同時要健全相關制度,確保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的長效性。另一方面,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權威受到挑戰,教育者要在對話語輸入與輸出進行辨析的同時,謹防“00后”高職大學生被錯誤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所誤導。因此,高職院校要堅持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觀念與“00后”高職大學生可塑性特征相結合。
(二)從創新全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傳播方法的高度提升育人格局
1.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必須結合當今的社會形勢,將思政教育話語傳播內涵和思政教育話語傳播素材融入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全媒體時代教育者不僅要給“00后”高職大學生講好創新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的真實案例,幫助“00后”高職大學生了解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的偉大成果,更要引領“00后”高職大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創新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的方法,通過參與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感受思政教育的魅力、認識思政課的重要性。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話語傳播實踐中,高職院校教師必須認識“00后”高職大學生的特點,把握“00后”高職大學生話語傳播方式,運用“00后”高職大學生喜聞樂見的話語形式,增強思政教育的話語效果。
2.傳統聯系現代的方法。傳統的思政教育話語傳播雖然保證了教育內容的全面性與嚴謹性,但缺乏與“00后”高職大學生的話語共通與情感共情。思政教育者可以在信息融合中通過不同媒介,以表達訴求、資源分享等方式,采取“00后”高職大學生易接受、感興趣的方法,豐富思想政治理論課話語內容。例如,組織不同地區的“00后”高職大學生以家鄉為背景進行調研活動,利用“00后”高職大學生城鄉生活的差異性多角度調研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的普及成果。另外,在疫情期間凸顯全媒體時代優勢,高職院??梢酝ㄟ^多種途徑舉辦征文大賽和線上云演講等,提升“00后”高職大學生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的實際效果。
(三)從拓寬全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傳播渠道的高度提升育人格局
1.高職院校統一規劃,加強頂層設計。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課作為開展“00后”高職大學生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的主渠道、主平臺,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及作用。一方面,在管理制度上,高職院校要有針對性地解決思政教育體制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為實現協同育人提供保障。媒體機構實行統一管理,由高職院校設立相關部門負責整體策劃,如設置調編部、采集部、實踐部等多個職能部門,建立一支全媒體化隊伍。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應統籌設計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的具體策略,在思政教育話語傳播的理念、內容、方法、制度等方面形成完整的邏輯結構體系,并提供政策上的有力支持。例如,聯合學校宣傳部、馬克思主義學院等部門深入研究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的有效途徑,深入推進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走進課堂、融進活動。
2.高職院校引導“00后”高職大學生積極投身全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傳播實踐。全媒體時代呈現出內容多、渠道多、載體多的話語特征,其話語內容的多元化增添了更多趣味性、更能吸引和凝聚“00后”高職大學生主體。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者要在現有的思政教育話語傳播渠道和傳統話語條件下,積極與全媒體時代接軌,從理論上對“00后”高職大學生進行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引導“00后”高職大學生在全媒體時代樹立良好的思政意識。拓展“00后”高職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以改革發展的戰略定位承擔起咨政建言、理論創新、輿論引導等重要功能。除了校園實踐之外,規范思政教育話語傳播指導體系,完善“00后”高職大學生全媒體時代思政教育話語傳播實踐參與激勵機制、實踐評價體系和教師評價激勵機制,構建出完整的社會實踐評價體系,最后形成高職院校師生遵循理論、立足實踐、話語傳播效度日趨增強的新格局。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習近平.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4):11-13.
[3]劉真,董成志,常永青.全媒體時代“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傳播路徑研究[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26-29.
[4]張睿,吳志鵬,黃楓嵐.“00后”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及行為傾向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21(6):93-99.
[5]沈千帆,付坤,馬立民,等.“00后”大學生的群體特征及教育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24):55-56.
[6]黃建省.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的電視話語權重構[J].新聞戰線,2016(11):44-46.
[7]胡中月.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優化的三維審視[J].思想教育研究,2020(9):47-50.
[8]黎海燕.互聯網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認同危機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24):50-52,65.
[9]馬小華.媒體融合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價值定位與路徑[J].江蘇高教,2020(7):116-119.
[10]楊飏.大學生價值觀變遷視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構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7(12):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