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舉
摘 要:陶藝課程是利用彩泥進行的手工制作課程,它集文化性、藝術性、科學性為一體,賦予了學生更多的藝術想象,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效提高技術、科學、工程、藝術等素養,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本文結合STEAM教育理念,分析闡述了陶藝特色校本課程開發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校本課程;陶藝;STEAM教育理念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04-01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4.079
陶藝課程是引導學生通過捏、揉、搓、團等方式,對形狀進行自主改變,以此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促進學生手、腦、眼能夠協調工作的一種教學方法。同時,在STEAM教育理念下,學校可以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學情,為學生制訂陶藝校本課程,從而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確保在STEAM教育理念下,能夠通過校本陶藝特色課程,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分層教學,提高計算素養
陶藝知識也是一種“玩泥巴”,是一種科學的玩,而玩是學生的天性,教師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引導學生在玩中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對學生開展陶藝教學引導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不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學生設計不同的陶藝校本課程內容,這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陶藝知識學習能力。在陶藝知識中,也會涉及一部分計算問題,學生需要對所用的陶土數量進行計算,以此確保對陶土進行充分利用,提高陶土的利用效率。同時,學生的陶藝知識學習能力有一定的差異,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陶土感知能力,并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應循序漸進地提高這部分學生的陶藝能力[1]。而對于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教師需要注意夯實他們的陶藝基礎,從促進學生發展的層面進行引導,以此豐富中等學生的陶藝知識學習內涵。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則需要注意凸顯這部分學生的陶藝個性,鼓勵學優生制作出個性化特征較強的陶藝作品。同時,無論對于哪個層次的學生而言,教師均應注意教會學生根據所需要制作的陶藝作品,大概估計出陶土的使用數量,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實踐嘗試,對自身估算的數量是否準確進行體驗,以此通過陶藝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運用意識。同時,學校也應將上述分層教學模式,及陶土運用計算能力在校本課程中進行融入,確保學生在提高陶藝能力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數學計算能力。
二、綜合探討,提高科學素養
在開展陶藝教學引導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綜合探討,逐步提升自身的科學能力,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開發研究陶藝校本課程教學,應以校本課程的研究為基礎,這也是對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一種高效模式。學??梢源_立固定的地點和時間進行陶藝教學集體教學研討活動,并對教學目標進行確定,還應強化陶藝課程與科學知識之間的關聯性,讓學生通過陶藝課程提高科學知識的學習能力,可以將一些科學性較強的內容在陶藝課堂教學環節進行運用[2]。此外,教師也應開展綜合性討論,將自身的意見進行交換,以此不斷突破自身的教學現狀,提高教學水平,并以此為依據,完善并統一教師的教育思想,然后將這部分教學理念在校本課程中進行編制,以此逐步提升課程的完整性和完善性。同時,學校也應鼓勵教師開展公開課,并嘗試將科學方面的內容與陶藝課程進行融合,包括陶土的質量,陶土的使用方法等科學知識,通過授課讓教師發揮個人特長,其他教師能夠在公開課堂學習到經驗,教師在課后環節進行探討,以此逐步完善教師的教學能力,提高教學水準。同時,也應將在探討過程中形成的結果,在校本課程中進行修正,使校本課程的內容可以通過教師的教學實踐得到不斷完善。
三、確立目標,提高技術素養
開發特色陶藝校本課程,與本校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需求具有較強的吻合性,有益于學生對陶藝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還能確保學生在充分理解知識的前提下,可以對陶藝知識進行靈活運用。因此,在對學生進行陶藝課程教學引導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確立學習目標,這會使學生的學習具有方向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陶藝學習效率。學習陶藝的目標包括通過對原始、民間、現代陶藝作品的欣賞及模仿,提高學生的創作靈感,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陶藝教學環節,涉及陶藝資料的采集與歸納,同時,也需要學習陶土的色彩、焙燒溫度、保護陶坯等知識,這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在學習陶藝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培養科學技術意識。再者,在陶藝課堂教學環節,教師也應引導學生對已經完成的陶藝作品進行評價,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相互關愛、相互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的科學人文素養。同時,在為學生確立了陶藝學習目標后,還應對校本課程內容的教材結構框架進行完善,應注意從三個維度理解陶藝內容,包括從表現內容角度對教材的橫向體系進行確定,從塑造角度對教材的縱深體系進行確定,從評價角度對教材的內涵體系和文化底蘊進行豐富。還應注意在不同的維度中,融入科學技術教學內容,確??茖W內容在整個教學環節的有效貫穿,通過陶藝教學,使學生能夠從科學角度進行陶藝知識的學習,確保學生陶藝知識學習能力可以得到質的突破。
四、模擬演繹,提高藝術素養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對于學習陶藝知識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它能確保學生分辨出陶藝作品的價值,并激發學生對陶藝知識學習的參與意識,還能在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陶藝藝術修養。尤其在STEAM教育理念下,教師可以通過模擬演繹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教師可以在校本課程中,融入模擬演繹教學,以此豐富校本課程內容,使學生可以在校本課程中,對陶藝知識的演繹過程及步驟進行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此外,這種演繹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能夠完善一部陶藝作品,以此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審美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在模擬演繹的導課環節,融入一些小魔術,這會吸引學生的關注,也能夠確保學生可以快速進入學習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利用陶土藝術,將一些普通的物品變得更加美麗,以此凸顯出陶藝作品的價值。教師可以在校本課程內,將更多的創意手工陶藝內容、制作方法、制作過程進行收錄,以此豐富課程內容,也使得后續在教學環節能夠將更多的創意性手工陶藝制作內容傳授給學生,讓學生進行陶藝實作,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小組內以探討的模式進行陶藝制作,還可以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將教材中的陶藝內容進行拓展,發揮出自身的創作價值,也可以確保學生的藝術素養能夠通過動手實作進行有效提升。再者,學生可以在學習校本內容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的觀察與動手實作,逐步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及藝術素養,而這也與STEAM教學理念具有較強的貼合度。
五、多元表演,提高工程素養
STEAM教學模式的主要教學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同時,也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從不同視角分析同一個陶藝問題,這可以使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得到有效突破。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STEAM教學理念的目的也在于向學生傳授學習和思考問題的方法,從而確保為培養復合型人才做好鋪墊。結合陶藝特色校本課程教學進行分析,教師可以通過多元表演的模式,提高學生的陶藝工程素養。工程能力指的是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對陶藝作品進行創意性設計,以此有效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也可以確保陶藝學習能力與工程意識相融合,使學生的陶藝能力得到質的提升。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主題性陶藝教學引導活動,并在導課環節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主題動畫視頻,讓學生能夠通過畫面激發對陶藝演繹的興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設計陶藝活動計劃,包括用陶土制作動畫中的所有人物、動物、背景等,以此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并通過小組探討,不斷對工程計劃進行嘗試性調整,讓學生的陶藝分析能力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得到有效拓展,也可以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陶藝知識的魅力,并以此確保計劃的不斷完善,提高學生的合作溝通能力,表達能力,語言綜述能力,以及工程設計能力[3]。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嘗試將活動計劃付諸行動,學生可以在小組內設計制作不同的陶藝作品,并以陶藝作品的人物為表演主角,進行表演活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表演能力,還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對陶藝創作活動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從而使學生的工程核心素養通過陶藝活動得到有效提升,并培養學生的陶藝終身學習能力。
六、結語
素質教育倡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而在STEAM理念下,結合校本特色陶藝教學課程,對學生進行陶藝課程教學引導,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實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發散思維能力,也可以確保學生的計算、工程、審美、技術等能力的提升,使學生可以在學習陶藝知識的過程中,逐步提高綜合學習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 楊萬成.基于STEAM教育理念提升學生數學素養[J].小學教學參考,2021(3):36.
[2] ? 林毅.陶藝校本課程的實施與探究[J].基礎教育參考,2016(18):56.
[3] ? 程玉媛.陶藝校本課程教學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J].高中生學習(師者),2013(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