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妍霏,馬續桐,王文博,王永剛
(1.香港大學 商學院,香港 999077;2.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管理工程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中國不僅是全球最主要的農產品進口國,同時也是新西蘭農產品的第一大進口國[1]。近5年來,中國年均進口新西蘭乳制品37.92億美元、肉產品14.21億美元、水果4.37億美元、林產品23.55美元。2020年3月以來,眾多農產品主產國的疫情愈演愈烈,對世界農產品生產、貿易造成了一定沖擊。同時,世界主要農產品出口國新西蘭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升級議定書于2021年1月26日正式簽署。在自由貿易協定升級的正向作用與新冠疫情的負面影響相互疊加的背景下,研究我國進口新西蘭農產品的格局的變化情況,將能夠為相關政府部門制定“特殊時期”的中國-新西蘭農產品貿易戰略提供參考依據。
近年來,中國從新西蘭進口農產品規模總體上呈持續增長態勢。2016—2020年間,中國從新西蘭進口農產品總量從138.80萬t增加到206.84萬t,增長了49%;中國從新西蘭進口農產品總金額從40.95億美元增加到85.75億美元,增長了109%(見表1)。與2019年相比,2020年中國從新西蘭進口農產品數量下降了6.51%,但進口農產品金額增長了1.09%,反映出新冠疫情不僅導致了中國-新西蘭農產品貿易數量的波動,而且引發了農產品貿易成本的上升。

表1 中國從新西蘭進口農產品數量與金額表
2016—2020 年間,中國從新西蘭進口乳制品金額從217 775.08萬美元增加到487 126.32萬美元,增長了124%;中國從新西蘭進口肉制品金額從73 852.36萬美元增長到189 876.96萬美元,增長了157%;中國從新西蘭進口水果金額從33 099.80萬美元增加到51 162.20萬美元,增長了55%;中國從新西蘭進口林產品金額從176 552.99萬美元增加到221 404.31萬美元,增長了25%(見表2)。受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中國從新西蘭進口肉制品、水果、林產品金額較之2019年均有一定程度下降。

表2 中國從新西蘭進口的主要農產品及其占比表
2021年1月26 日,中國與新西蘭正式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新西蘭政府關于升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新西蘭政府自由貿易協定〉的議定書》,實現了雙方自貿關系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基礎上進一步提質增效[2]。根據中國與新西蘭簽署的最新自由貿易區協議,進一步開放乳制品、木材和紙制品等市場,優化原產地規則、技術性貿易壁壘、海關便利化等貿易規則。大部分產品的保護性關稅將在一年內取消,這將大幅降低新西蘭出口中國農產品的合規成本,中國-新西蘭農產品貿易將迎來強有力的發展機遇。
根據中國與新西蘭簽署的最新自由貿易區協議,從2024年起,新西蘭出口到中國的所有乳制品都將免征關稅,此舉將有助于夯實新西蘭世界第一大乳制品出口國的地位。傳統上新西蘭、歐盟、澳大利亞是中國進口奶制品的主要來源國,零關稅優勢將使新西蘭在與歐盟、澳大利亞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在一定時期內,新西蘭將穩居中國進口乳制品市場第一。此外,新西蘭99%的木材和紙品將零關稅進入中國,此舉將大幅增加新西蘭木材和紙品的出口競爭力。傳統上俄羅斯、澳大利亞、新西蘭是中國進口木材的主要來源國,零關稅將賦予新西蘭木材巨大的成本優勢,加之由于中國檢驗檢疫部門近年在澳大利亞輸華木材中檢驗出有害生物,中國已經下令暫停進口澳大利亞木材,這些都將促進新西蘭在中國木材進口市場中份額的大幅提升[3]。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以來,不可避免地加重了一些農產品出口國的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中斷的風險,對其農產品物流、加工形成了不良影響[4]。部分國家源于疫情恐慌應激反應一度限制糧食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食品供應和市場價格的波動。與2020年11月相比,新西蘭國內獼猴桃價格在2020年12月上漲了19%,達到每公斤8.46紐幣的歷史新高。與2019年相比,2020年中國從新西蘭進口牛肉金額下降了20.82%,從新西蘭進口木材金額下降了17.32%,從新西蘭進口羊肉金額下降了0.069%,從新西蘭進口奶粉金額下降了0.039%。
中國應提升與新西蘭農產品貿易的緊密度,拓展在食品安全、農業技術、農場管理、農產品深加工等領域的深層次產業合作,促進我國高進口依存度農產品相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例如,長期以來,我國乳制品加工業面臨原料奶粉數量不足、質量不穩定等問題,利用中國-新西蘭自貿協定升級的契機,相關政府部門可以出臺支持政策,鼓勵乳制品企業擴大從新西蘭進口優質奶粉的規模,破解受制于國內優質奶粉原料供給不足而不能充分提升加工產能的難題,促進我國乳制品加工業獲取規模效應,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5]。
受貿易爭端的影響,中國與新西蘭的農產品貿易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因素,對貿易調控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此,建議我國相關政府部門一方面建立針對高進口依存度農產品的進口監測和快速反應機制,根據供求、價格變化趨勢,有效把握進口的時間與節奏,防范進口過度或進口短缺對國內市場造成過大沖擊;另一方面努力獲取中國-新西蘭農產品貿易的市場主導權,由行業協會出面組織相關企業進行聯合采購,充分利用品種之間的競爭和國家之間的競爭,在采購中與新西蘭企業進行博弈。
中國、新西蘭遠隔重洋,海運耗時長、運費高昂等因素大幅削弱了雙方農產品貿易的互補性優勢。提升國際物流績效和貿易便利化水平,降低農產品貿易成本,應是構建中國-新西蘭農產品貿易長效機制的必要舉措。中國、新西蘭兩國應重點加強跨國物流基礎設施、海關效率、口岸服務功能提升和貨物全程監控等方面的國際合作,破解國際物流績效瓶頸,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努力達到降低交易成本、增加貿易機會的目的。同時,要注重對時鮮要求較高的液態奶和干乳制品物流運輸系統的設施設備進行及時更新,盡量保證乳制品的質量和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