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天錦



【摘要】? 目的? 探討升陷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以醫院2019年9月- 2021年9月收治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結合組間性別、年齡、病情嚴重程度均衡可比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例。對照組給予臨床常規西藥治療;觀察組在西藥治療基礎上采用升陷湯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治療后炎性因子水平和肺功能指標的變化。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患者治療期間發生的并發癥較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肺功能指標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升陷湯能夠提高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療效果,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減輕患者肺功能損傷程度。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升陷湯;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 R259?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2)03--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為慢阻肺,多發生于中老年群體,是一種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引發該疾病的主要原因為患者的支氣管末梢由于受到過多殘氣量的刺激而產生持續性的擴張,進而導致患者肺組織的彈性降低、容積增大。該類患者發病后通常會表現出氣短、咳痰等主要癥狀。隨著其病情的不斷發展,患者短期內出現咳嗽、咳痰、痰量增多、喘息加重且伴有發熱癥狀,表明患者已處在慢阻肺的急性加重期。患者在該期內病情會出現進一步的惡化,對其正常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目前,臨床上針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主要通過藥物進行對癥治療和干預,以控制感染情況和呼吸功能的不斷惡化。但由于該病比較頑固,治療周期較長,且在治療過程中會無法避免的使用大量的抗生素、激素等藥物,從而導致患者產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病情容易反復發作。因此,采取單一西藥治療無法獲得最佳效果,尤其是急性加重期患者,若未能在短時間內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會增加疾病的危害性,從而影響到患者的健康和安全[1]。中醫認為,處于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歸屬于“咳痰、痰飲、咳嗽”的范圍,該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肺臟蓄熱、復傷風邪、郁久成癰所引發。其典型癥狀之一的咳嗽與肺脾病變存在著直接的關系,如咳輕嗽重,可認為其病因為脾濕生痰、生儲于肺,因而在實際治療時應當以宣肺、降肺逆為主要原則;如咳嗽均重,則應當以宣肺降逆、化痰止咳協同治療為主要原則;當咳重嗽輕,可認為其病因為肺氣上逆,因而治療時應當以宣肺降逆為主要原則。此外,中醫認為處于急性加重期的慢阻肺疾病屬于本虛標實,其中腎、肺、脾虛不可忽視,針對該類患者需要給予益氣、活血、健脾補腎等為主的治療措施。為探尋最佳治療方案,本研究分析了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療中添加升陷湯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9年9月- 2021年9月收治的70例慢阻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組間性別、年齡、病情嚴重程度均衡可比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例。觀察組中男19例,女16例;年齡平均68.0±2.2歲。對照組中男18例,女17例;年齡平均68.5±2.5歲。本研究已經取得醫院醫學倫理會同意。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西藥治療,首先給予患者特布他林藥物5mg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每次15分鐘,同時給予布地奈德氣霧劑,每次吸入劑量為400~800μg,每日給藥2次。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升陷湯治療,中藥組方為:生黃芪20g、知母10g、柴胡5g、桔梗5g,升麻3g。辯證加減:嚴重血瘀者加當歸、川芎、丹參;陽虛水泛者加白術、茯苓、生姜、熟附子;陰虛者加北沙參、南沙參、麥冬;痰濁者加萊菔子、白芥子、蘇子。將以上中藥用水煎制后,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5天。
1.3?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①顯效:通過治療后的患者臨床癥狀徹底消退,經臨床檢查顯示肺功能指標基本恢復正常,且無任何并發癥發生;②有效:患者在治療后以上指標均得到顯著改善;③無效:患者通過治療后臨床癥狀和各項指標均未得到明顯改善。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治療總例數×100%。
(2)治療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包括白細胞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 腫瘤壞死因子(TNF-α)。
(3)治療前后的肺功能指標:包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氣流量峰值(PEF)。
(4)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 ±s”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94.3%VS5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5.7%VS42.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各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IL-6、CRP、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各項肺功能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FEV1、FVC、PEF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病情均比較嚴重,且存在的危險性也較大,因此在此階段患者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增加多種并發癥發生,進一步損傷患者的肺功能,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安全。特布他林屬于臨床治療該病的常用藥物之一,該藥為腎上腺素激動劑,用藥后能夠使患者的支氣管平滑肌和支氣管水腫得到顯著改善[2]。布地奈德為臨床常用的一種糖皮質激素藥物,該藥具有抗炎效果強、抗增殖、抑制血管收縮和抑制體內炎性介質釋放的作用;同時與特布他林聯合應用治療能夠起到較好的協同作用,進一步提升臨床治療效果;但由于慢阻肺疾病比較頑固,加之多數為機體免疫能力較差的中老年人,同時由于加重期患者病情比較危重,且長期使用西藥治療會產生一定副作用和耐藥性,因此會影響疾病最終控制效果[3]。中醫認為,慢阻肺急性發作期屬于“喘證”“肺脹”“痰飲”范疇,該病的發生主要是因久病不愈、肺臟蓄熱、復傷風邪及郁久成癰導致的肺、脾、腎功能失調以及肺虛衛外不固,所以治療應當以祛痰化濁、宣肺平喘、益氣活血、健脾補腎及養陰清肺為主。而本文升陷湯為中藥組方,方中生黃芪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柴胡和解表里、疏肝升陽;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升麻解毒清熱、發表透疹、升陽舉陷;將上述中藥聯合應用能夠發揮較好的宣肺平喘、益氣活血、健脾補腎、養陰清肺及祛痰化濁的功效。同時與西藥聯合應用治療,能夠起到較好的協同作用,進一步提升疾病療效,減輕患者肺功能損傷程度[4]。
本研究通過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治療前后體內的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肺功能指標來研究升陷湯對于處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臨床療效,上述結果表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療中添加升陷湯,能夠獲得較為理想的臨床療效,使患者的疾病得到良好控制。
4? 參考文獻
[1] 姜委明,楊俊艷,楊晉芳.升陷湯輔助治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氧化應激及炎癥指標的影響[J].中醫藥臨床雜志,2021,33(2):357-360.
[2] 楊勝利,胡寒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用升陷湯加味治療的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16):139-141.
[3] 李清濤.中西醫結合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期40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8,27(3):94-95.
[4] 孫賀,石紹順.中西醫結合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期25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21,30(4):94-96.
[2021-11-19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