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利 徐運飛 黃華 陳俊華 陳利軍 尹健
摘 要:針對當前教學改革的要求,以生物防治課程為例,從培養學生愛國意識,提升價值觀念,關注生態環境,熱愛“三農”等方面提出了教學改革方法,轉變授課方式,增加學生參與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為相關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物防治;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2)01-0140-02
Research on Courses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Biological Control
QIAO Li1 ?XU Yunfei1 ?HUANG Hua2 ?CHEN Junhua1 ?CHEN Lijun1 ?YIN Jian1
(1Agricultural College, Xiny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China; 2Xinyang Plant Protection Plant Inspection Station,Xinyang 464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light of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reform, this paper takes the course of biological control as an example to reform the teaching methods, change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increase the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from aspect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patriotic consciousness, promoting their value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oving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etc.,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of stud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related professional courses.
Key words: Biological control; Courses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已經融入一流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全面落實“課程思政”教育理念是踐行立德樹人基本任務的戰略措施[2]。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上指出,高校肩負著“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3]。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強調,高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4-5]。
目前,開展“課程思政”、實施“課程育人”已成廣泛共識,“課程思政”開展落實的情況將決定著人才培養的質量。本文以生物防治課程為例,發揮“思政課程”的主導育人作用,積極探索實施專業課程思政的途徑及思政元素融入教學課程的策略。根據不同章節知識單元的特點,采用“講授式教學”“專題式教學”“討論式教學”“互動式教學”“案例式教學”等教學方式體現課程思政教育的特點,將思想內容貫穿于課程教學全過程,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引領的有機融合,著力培養有社會責任、有創新精神、有專門知識、有實踐能力、有健康身心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6]。生物防治是植物保護專業的限選課程,從生物防治知識點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將思政教育融入課程的教學環節,在傳授理論知識和培養技術技能的同時開展思政教育,增強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與自信,或將團結協作、誠信與奉獻等內容融入教學,引導農學類本科生形成服務鄉村振興及農業發展的職業定位等[7]。本文以生物防治授課內容為例,就如何進行課程思政教學能力進行探討,以期為課程思政案例的選擇與融入提供參考。
1 結合授課內容 深挖思政元素
生物防治課程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學術性,授課教師除了要承擔教學和相關科研項目,還要服務產業、服務社會。這就要求任課教師要始終保持學習的狀態,站在時代發展前沿,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努力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研究。
1.1 融入愛國主義教育 緒論教學中,在講授古代中國人在長期的農牧業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害蟲防治和益蟲利用經驗,通過舉例我國南方利用黃猄蟻防治柑橘害蟲的史實,引入應用捕食性天敵防治害蟲,也是中國人首開先例。在沒有殺蟲劑的年代,以黃猄蟻治蟲,養鴨除蟲,燈光誘殺,缺乏農藥的情況下,采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以此激發學生的專業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近十年來,隨著中國昆蟲學研究的快速發展,生物防治領域已取得了一些原創性研究成果,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梢姡覈锓乐伟l展史是中華民族史的真實寫照,中華兒女既要正視不足又要堅定自信,樹立遠大理想,進一步增強刻苦鉆研、積極作為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同時,引導學生分析原因,巧妙地將黨史教育融入教學,激發學生建設國家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和愛國情懷[8]。
1.2 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在講述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部分時,引導學生在從事農業生產時,選擇合理的防治手段,引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啟發學生自覺保護好生態環境,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引導學生增強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意識。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作為農業植保界的一員,我們如何在學習和生活上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為生態文明建設出一份力?引導學生關心農業可持續發展、追求技術創新,激發學生的社會使命感和擔當意識,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產業問題的意愿和決心。
在講述寄生蜂部分時,通過講述其幼蟲取食寄主體內(表)組織,營寄生生活,映射當今社會的“啃老族”也是在營寄生生活,歲至成年,本該自謀其身,卻仍未“斷奶”,形成“長大不成人”的尷尬現象。大學生應尊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奮斗的青春最美”,樹大德,立大志,苦練本領,將來報效祖國與人民。
1.3 培養學生熱愛“三農”的情懷 講述天敵昆蟲的引進、移植與釋放部分時,以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念為綱要,為學生解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所蘊含的生態發展理念。同時鼓勵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做生態文明建設者,美麗中國夢的實現者。引入生物與環境關系的認識也在不斷轉變,從而保證農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為我國新時代的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而在有害生物防治的實踐中,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決策,就是要注重有害生物綜合防控,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環境保護,實現蟲鳴花香。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服務鄉村振興,使其更好地認識農村以及農業在國家發展當中的重要性,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增強服務鄉村振興的意識,鼓勵其畢業后積極到農村創業、就業[9]。
2 結合課程特點 創新教學方法
2.1 翻轉課堂教學法 通過智慧樹平臺,提前發布授課內容及具體要求,學生接到任務通知后,按要求5~6人組成1個小組,每個小組圍繞1個主題,查閱文獻資料,自主進行教學設計,制作PPT,課堂上反轉角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各小組選派1名學生上講臺講解所選內容,小組內其他成員進行補充,教師適時給予指導。通過這種翻轉課堂,轉換學生角色的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2.2 視頻資源共享法 針對每節課的重難點,適當融入相關微視頻,如講授天敵昆蟲的利用部分時,播放草蛉、瓢蟲和東亞小花蝽的釋放及取食視頻,加深學生對該部分理論知識的理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此外,還可以給學生推薦網上慕課資源,不但可以補充課外知識,還可以應對突發事件。如新冠疫情期間,學生無法正常上課,可以通過觀看共享資源,課下討論的方法完成授課內容。
3 考核方式多元化
本門課程的考核內容由期末考試為主,擴展為多個方面,主要包括14次考勤成績占10%;4次實驗成績,占20%;3次在線隨堂測試成績,占20%;小組PPT匯報成績,占50%。從能力培養、知識掌握與思政素養3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形成多元化的課程考核評價體系,對PPT制作設計、課堂匯報表現及小組成員協作表現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評價方式主要采用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等。把思政元素融入課程教學的每個環節,使學生的專業知識、動手能力與政治素養得到全面發展與提升,對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課程思政與生物防治授課內容相互融合,將愛國主義教育、價值觀培養、“三農”情懷培養有效融入課程教學,為農業、農村和涉農企業輸送“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為植物保護其他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邱啟光,劉志偉.新時代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研究[J].學園,2019(12):90-91.
[2]張曉軍,呂云,郭志成,等.“課程思政”在高校生物學課程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3):65-67.
[3]第23次全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情況綜述[EB/OL].(2015-01-12)[2020-12-10].http://www.Moe.Gov.cn/s78/A12/s8352/moe1445/201501/t20150112_182961.html.
[4]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EB/OL].(2016-12-08)[2020-11-20].http://cpc.people.com.cn/n1/2016/1208/c64094-28935836.html.
[5]馬蕓蕓.高職教育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現代職業教育,2021(32):150-151.
[6]胡昌榮.高職“課程思政”建設現狀與對策探析[J].重慶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21,26(3):54-57.
[7]方淑梅,鞠世杰,張紅梅,等.《生物化學》課程思政融入及對農業人才培養的影響[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7):119-120.
[8]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9]曾靈鳳,廖運生.鄉村振興戰略融入農林高?!罢n程思政”創新探析[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5):59-62.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