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小淳 安春明(北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我國借鑒蘇聯的經濟模式,對社會經濟發展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方式,企業的經營規劃和管理完全由國家來做,監控也由國家垂直進行,以企業為主體的內部控制管理基本缺失。這種狀況持續了較長時間,直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明確改革開放的總體方針,市場經濟的提出與全面建設才還企業以自主發展的廣闊天地,使加強內部控制、健全運營機制得到發展。
目的是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性和可靠性,由于外部監管力量有限,不能每時每刻都指望著別人來監督指導,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就需要企業自己建立一套有效率的管理機制和控制制度。制定明確的內容,嚴格地執行與遵守,這樣一方面可以節約許多開銷,另一方面也有效地限制了某些領導,降低了貪污受賄事件可能發生的概率,可謂是一舉兩得。公司的價值創造力不僅取決于現有的經營基礎和目前的盈利水平,更主要取決于公司的決策科學性和管控能力。公眾公司必須向社會披露內部控制評估報告,滿足投資者及利益相關者了解企業治理水平、管理規范化和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需要,更好地服務于他們做出投資決策和相關決策。
某藥業集團成立于1995年5月,作為一個現代化民營集團企業,其集團總部位于長春,營銷總部位于北京,其主營業務主要包括生物制藥、中成藥以及化學制藥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營銷。現已擁有4個中國馳名商標,相繼成立并配備國家級技術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下轄30家藥品生產基地,產業布局遍布長春、通化、北京、南昌、重慶多地,總占地面積為12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總計40萬平方米,并擁有十余個銷售平臺。為了拓展國際市場,該藥業集團還積極與俄羅斯、日本、新西蘭等國家進行諸如中藥材標準栽培等領域的合作。經過20多年的發展,該藥業現在已經發展成為擁有76個全資和控股子公司,員工總數十余萬人,年銷售額幾十億元, 資產數百億元的大型民營集團化企業。
在發展經營之余,該藥業還肩負著社會責任,積極投身于公益事業和慈善事業,在抗擊洪災、地震和非典等災害的過程中,該藥業累計捐贈價值超過5億元,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5萬多個,包括1.2萬個下崗失業人員。
企業管理層前期不是特別重視內部控制的設計與執行,在一味追求創新與產品銷量的同時卻沒有認識到內部審計的重要性,認為其會消耗、損失大量的成本,進而產生一些不必要的開銷,便沒有設立獨立的內審部門。也正是因為沒有定期對內部控制進行評價,因而無法定期對內控的執行情況進行反饋,以至于出現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業績下降。公司雖然有授權審批制度,具體內容卻不太詳細,并存在了一些漏洞,使其落實并不到位。一系列的控制活動并沒有認真履行。
集團內部審計人員不具備專業的能力水準。就現有的情況來看,有些管理人員觀念過于保守,缺乏了創新精神。同時具備專業能力的人員有限,無法追上企業高速發展的步伐。人員結構也不夠合理,間接地導致內部控制受限,難以得到良性的發展。只是把問題擺在了表面,而沒有深入地去挖掘,所以暴露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最終積少成多形成了一系列復雜的問題,阻礙了企業的正常發展。
并且企業專業人員素質也存在問題,審計部現有人員7人,包括高級會計師3人,中級會計師3人,注冊審計師0人。審計部門的絕大多數人都是財務相關人員,只具備基礎的業務能力,在企業的風險防范和管理方面卻存在著一些不足,這也讓內部控制的實施受到了一些阻礙。
1.企業對內部控制理解存在誤區
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要求企業中的所有人都應該責無旁貸地去遵守,上到董事長等一些高層管理人員,下到單位普通職員乃至于實習生都應該時時刻刻地遵守公司的準則,捍衛公司的榮譽。內部控制的目的是要讓企業內部控制得到更好的運行,這是管理控制系統的一部分,目的是要確保管理與監督員工們的工作,保證公司的發展符合計劃的要求。
企業日常并沒有按照既定目標,對員工們的日常績效進行評價,沒有及時發現錯誤以及存在的弊端,并采取一些改進措施加以引導最終得到解決,所以導致企業預定目標未能實現。公司管理層也依然存在著某些錯誤的傳統觀念,沒有把建設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作為首要任務,也并未在實施過程中以身作則,帶頭遵守內部控制制度的規定,沒有真正了解內部控制的積極含義。
2.公司治理結構失衡,風險防范意識不足
內部人員控制的現象比較嚴重,企業相應控制權掌握在家族成員手中,這就會引發一系列超過標準的職務消費、信息披露不規范、拖欠大量債務等許多惡性循環的事件發生。同時管理層職權過多過大,往往會引發出一系列不必要的問題,存在注重個人的利益而犧牲下級員工以及公司長久發展利益的情況,這種現象需要及時得到扼制。
另一方面,內部監管力度不夠,公司內部監管人員并未嚴格按照規定對公司進行定期檢查,同時在面對外部監管時,只是在有人員來檢查時才忙于應付檢查,并未做到每時每刻都保持一個良好形象。同時企業風險意識薄弱,沒有一套詳細的風險預警體系,在面對風險時沒有及時止損,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企業目前并未形成科學完善的管理機制,風險管理體系存在著漏洞,對于財務風險等的防控還是處于事后管理階段。此外,發生風險后缺少相應的負責人,財務風險管理責任不明確。通過進一步分析發現,企業對于風險的管控只是做到了表層工作而沒有深入實施。使企業財務信息缺少真實性,導致企業出現財務信息的風險,財務管理控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3.信息流動與溝通不到位
該企業在信息管理和溝通上也存在許多問題,上層領導發布的指令,下級員工沒能得到通知,進而浪費了時間與金錢,其根本問題就在于溝通之間有著太多的阻礙。導致了部門間信息掌握度不同步、行動執行率大大降低、配合出現失誤、工作不流暢、錯誤率高。下級員工往往因為不是自己本身犯下的錯誤,而是由于信息交流不到位而扣了工資與獎金。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必定會打擊員工的積極性,員工們便會產生消極怠工的情緒,缺少了敬業的態度,后果往往都是蝴蝶效應。一個環節有疏漏,企業的整個生產環節就會大打折扣。所以信息溝通交流問題是一定要解決的。
4.人力資源政策不完善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的業務水平有待提高,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人才選拔團隊。管理人員之間分工不當,團隊成員之間沒有形成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往往會出現一些徇私舞弊的現象。比如求職者是某一位管理人員的親屬,他就會憑此條件直接進入企業,而這些事企業的上層管理者并不知情。
同時公司沒有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公司內部審計人員只針對部門負責人以下的普通員工進行審計監督,并不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知識儲備。具有內部控制相關職業技能的人員遠遠不足以維系企業正常的持續運營。
對于企業的上級領導現在普遍對于內部控制方面的認知度低、內控意識較差的情況,內控環境方面宣傳和培訓力度必須要得到普及與推廣。內部控制要想更好地發揮作用,離不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而科學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會讓企業內部治理井井有條,為內部控制提供和諧的環境,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又必須由健全的內部控制作支撐。治理結構科學有效,內部控制才會與之形成呼應。科學合理地設置機構與崗位,要明確各個機構與崗位之間的聯系,明確責任化,職責權相對位。加強風險管理意識的認知能力,一定要從上到下對所有領導員工進行相關的指導教育,使其明白風險的危害性,讓企業有一個好的風險意識氛圍。
環境得到改善的同時也要經過規定程序的授權批準。一方面,要強化企業領導的法律意識,要明白失職的后果與要承擔的責任,培養其責任感與榮譽感; 另一方面,也要建立管理層領導責任制,員工犯錯領導也難辭其咎。層層負責,環環相扣,這樣內部控制工作才會得到合理有效地運行。
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建立風險預警體系對于公司的發展來說意義重大。公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做好風險預防。公司應當重視市場調研,以此來增強市場預知力,不僅可以做到把控市場發展狀況,還能對未來可能存在的風險加以預測,達到風險預防的目的。明確各項責任。做好資金預算與分配。做好資金的預算與分配不僅有助于企業為項目預留資金,保障產品的順利開發,還能夠有效防止過程中資金鏈的斷裂,同時有助于企業在經濟市場不穩定的狀態下有效運營。
加強信息流動與溝通,保持各職能部門間溝通的效率,避免經濟白白損失。面臨現存的上級領導與下級員工溝通不便的問題,企業應該設立一個專門的通訊部門,主要負責傳達以及實施上級對下級的工作部署,及時準確地傳達消息,緊密地聯系上下級,起到一個橋梁的作用。公司也可以通過建立一些專門的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平臺等高科技方式完成交流與溝通。可以設立一個專門的科技部,主要負責對網站以及公眾號的日常維護,不僅可以使大家交流減少了許多障礙,同時還可以推廣一下公司的產品,達到宣傳的目的。
面對職工問題時,選拔員工要盡量聘用德才兼備的職工。員工是一個企業最基礎的環節,是一個企業能否做得長遠的重中之重。合理地選拔人才,加大對高學歷人才的聘請和錄用,合理地制定一些晉升機制。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要選擇最佳的激勵時機,實施最適合的激勵手段,通過對員工心理的分析,了解員工最想得到什么,實施定向的引導。既能競爭發展,又能相互促進和諧發展,激發員工的潛能,鼓勵員工的斗志。
提升企業內部控制人員素質,一是培養員工大局意識。讓員工深刻認識到企業的發展與自身的發展息息相關,重視內部控制工作,將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相關聯,培養員工責任心,樹立完善企業內部控制。二是提高員工專業素養。提高員工道德素養,培養員工的敬業精神與思想道德素質,同時提高員工專業技能。定期為新老員工進行培訓,使其了解最新的管理控制理念,把握時局。還可以采取規培的方式,提高員工的業務能力,同時還應充實人員隊伍,招聘優秀的人才,為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注入新鮮的活力,以此來保證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本文以某醫藥企業為例,簡單地分析了其在內部控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一些略顯稚嫩的改進建議。內部控制在企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多數企業只注重效益與利益卻忽視了這些最基本的東西。總而言之,醫藥企業自身具備一定的特殊性,使得醫藥企業在發展的同時將會面臨諸多問題。鑒于醫藥企業財務管理現狀,需要結合不同的問題,采取相應的優化措施。為了能夠讓醫藥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更好開展,就要提升內部控制意識,優化內部控制管理方式,完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在實現醫藥企業整體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時,防止各項運營風險的出現,從而促進醫藥企業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