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大學生消費觀指高等院校的學生在對自身生活需要的滿足過程中,對日常消費行為形成的主觀認識,大學生消費觀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具有指導作用,是社會行為和運作過程在大學生頭腦中的客觀反映,具有主體選擇性,當代大學生消費觀的認識是在消費實踐上大學生主體對消費社會的能動反映,既反映消費現狀和當前社會消費觀的狀態又對當前消費社會和社會整體消費觀起到能動的影響作用?!彼援敶髮W生的消費觀對其自身三觀的形成、對社會消費方式及消費觀念等都有很大的影響。
超前消費的實質就是用未來的錢來購買現階段需要的物品,從而提前滿足自身的需要。新時代大學生在聚會、談戀愛、買手機等方面的消費比重越來越高,這可能就會使他們經濟拮據,于是他們會選擇透支消費,而他們選擇的方法基本上都是花唄或者是信用卡。而丹尼爾·貝爾曾說:“分期付款和信用卡的使用,會使新教倫理受到嚴重的危害。”由此可以看出,這種消費行為是不被得到認可的。
炫耀消費是指一些大學生為了得到身邊同學朋友的關注,長期追求品牌物品,追趕潮流,卻根本不考慮自己家庭的真實經濟狀況,梁敏提出“大學生將自己當成了整個社會潮流的群體。在他們的購買過程中,不停地追求著品牌和潮流”。部分大學生很在乎自己的外表,通過這些名牌來讓自己在同學之間顯得與眾不同,并以此進行炫耀;攀比消費是指一部分大學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弱,看見身邊經濟狀況比較好的同學使用或購買了某些物品,而堅持去擁有,于是產生了攀比心理;盲目消費是指當代大學生會盲目跟風購買許多高檔商品,但不考慮他們的實際需要和自身經濟承受能力,只是一味地追求奢侈,以此向他人傳達所謂的身份地位。
在當今社會,炫耀、攀比和盲目消費,已經不斷地走入了大眾的日常生活,而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分子,他們正在慢慢地接受炫耀、攀比、盲目消費,并且會將這種消費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而這消費本身就是為了滿足大家自身的虛榮心,是一種錯誤的消費理念。
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網絡消費越來越成為人們進行消費的首選方式,但是部分大學生在面對網絡上一些虛假誘惑信息時,容易迷失自我。具體表現在:
一方面大學生容易沉迷于網絡,進行頻繁的網絡消費。大學生會在網上購買東西,但是絕大多數的大學生目前的經濟狀況并不能使他們獨立生活,對事物的判斷力還比較弱,更應該適當地進行網購,學會從自己的生活費中合理地分配用于網絡購物的消費值,而不是毫無節制的購買物品。
另一方面是部分大學生會選擇利用網絡貸款來進行消費。尤其是當大學生的生活費不夠或遇見比較昂貴的物品但資金缺乏的情況下,會更傾向于使用花唄或校園貸的消費方式,但新時代大學生對網貸背后的風險不夠了解,他們借款后對借款協議的內容并不是完全了解,所以很可能就會背負巨額的欠款,造成難以承擔的債務負擔。
(1)不良社會風氣的沖擊
當代社會仍然存在著很多的不良風氣,例如誠信的缺失、攀比吃穿、崇洋媚外等,而正是因為這些不良社會風氣的擴散,使整個社會的價值觀發生扭曲,毒化了世風,而當代大學生正處于社會之中,這些不良風氣會有形或無形地影響其三觀。
(2)廣告的消極影響
廣告,它是一個向大家、向社會推銷產品的媒介,而且它能以最快速度將最廣泛的信息傳遞給顧客,激發和誘導消費者進行消費,并以此獲得利潤;廣告本身是一個有效告知大眾信息的手段,但是現在的許多廣告都存在著虛假宣傳,他們所宣傳的產品與實物有所不同,與實際情況有所差別,有的廣告商為了獲得利潤不惜夸大某些產品的附加價值,這本身就是一種不良的社會風氣。而當代的大學生正屬于不太成熟的階段,往往很容易受到虛假廣告的影響,從而做出不理智的消費選擇。
(1)對校園貸教育的忽視
近些年有關于大學生使用校園貸的報道層出不窮,得到了社會和高校的高度重視,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對于校園貸的宣傳和監督還是不到位,并且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方案還是不夠完善,使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掉入非法校園貸的陷阱之中。
(2)學校欠缺良好的消費氛圍
校園消費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行為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但是現在許多大學卻忽視了精神文明建設,只是一味地進行物質文化建設,使得整個學校的消費氛圍偏重于物質消費。另外,學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不到位,沒有讓當代大學生很好地去反思其錯誤的消費價值觀,反而變得庸俗化、物質化。
(1)家庭不良消費理念的影響
家庭是每個人三觀啟蒙的最初場所,當大學生離開父母進入學校開始進行獨立的生活時,他們最初的消費理念一定有帶有其所在家庭的特點。首先,每個家庭的經濟收入多少會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消費水平;其次,家長的消費行為往往會影響著孩子的行為;再次,家長的消費觀教育也會影響著大學生的消費觀。大部分大學生都是獨生子,缺乏一些自理能力,由于部分父母自身也缺少對于消費知識的正確理解,對孩子的消費教育容易忽視,使得他們形成錯誤的消費心理。
(2)家庭教育方式不當
每個家庭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也都各不相同,所以不同的家庭對于消費的理念也是完全不同的,有什么樣的家庭教育就會呈現出什么樣的消費理念,并且會潤物無聲地影響到孩子們的消費行為。
(1)大學生自身消費觀不夠成熟
當代大學生是第一次離開父母進行獨立生活,他們的價值觀都還在形成之中。他們興趣愛好比較廣泛,對新鮮事物充滿著好奇,對其未嘗試過的東西通常都會毫不猶豫地買下,可是大部分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缺少生活經驗,既不能合理地判斷想購買商品的實用價值,也沒有能力去清晰地辨別所花費的和自己購買力之間的聯系,并且他們受到社會各種不良消費風氣的沖擊以及互聯網等因素的影響,在消費觀還處于不成熟狀態下,在消費時不可避免地就會受到超前、享樂等不良消費觀念的影響,做出不理性的消費行為。
(2)同輩群體不良消費觀的影響
張耀燦指出:“同輩群體是指家庭情況、年紀、喜好等較為相近的一群人?!蓖吶后w彼此之間的影響具有很強的滲透性。在學校里,同輩群體彼此是關系密切的朋友、同學,平時吃飯、生活、學習等都在一塊,或多或少都會受到群體生活方式的影響。
(1)改善社會不良消費風氣
毋庸置疑,社會中不良的消費風氣正在慢慢地改變著大學生的理念,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合理有效的措施,來消除這些不良社會風氣。陶瑩指出:“有關部門要對政府中的官員,尤其是那些言行對社會成員有著重要影響力的官員,實施思想上定期地檢查與培訓教育?!鄙鐣洗嬖谥恍┠霉顫M足自己奢侈消費的官員,應該對其進行思想上的教育批評和經濟上的懲罰措施;身邊的官員以此為戒,并能夠在今后保持這種言行舉止,給當代大學生起到一個好的示范作用。
由式(4)可解得系統的固有頻率和阻尼比分別為 ωn=6.3245 rad/s,ζ=0.0316,用這兩個參數經計算得到系統的調節時間和超調量:
(2)加強對市場的監管和利用
相關的部門應該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加強對市場監督管理的力度,為大學生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創造一定的條件,對那些擴散錯誤價值觀和出售低俗文學書籍的社會人員進行嚴厲的教育,為當代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消費氛圍,避免他們形成錯誤的消費心理。
(1)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
首先,高校應經常開展相關的主題教育,將主題教育落到實處,不斷地宣傳那些不良校園貸款的危害,使大學生真正做到不接觸、不參與校園貸;其次,學校應該建立比較完善的監測機制,通過確立輔導員、班委、宿舍長等多層責任制方式,對學校內網貸機構的信息及時把握,并定期對校園貸進行檢查清除。
(2)營造良好的校園消費風氣
首先,高??梢越洺i_展一些關于消費觀的講座活動,對大學生進行消費觀教育,使學生對合理的消費觀有一個全面、客觀的了解;其次,學校及其相關部門應該開設關于形成健康消費觀念的課程,讓有經驗的教師同大學生進行交流,用一些真實案例去指導當代大學生明確合理良好的消費觀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這樣更能加深他們對合理消費觀的理解。
首先,家長應該對學校所在區域的消費狀況、校園內物價水平等進行充分了解,合理地給予當代大學生生活費;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則起模范帶頭作用,以適度正常的消費觀念為準則,為孩子養成正確消費觀起到模范作用;最后,家長需要重視教育方式,父母應該與孩子進行心平氣和地溝通,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理智地對待孩子的不良行為,使他們能在消費過程中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并進行自我改正。
(2)重視對子女的合理消費觀教育
在如今社會,孩子合理消費觀念的養成還需要家庭的教育,部分家長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上還存在不足。在家庭教育上,家長要起模范作用,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幫助孩子樹立合理地消費理念。
首先,家長要經常和孩子溝通,不要強行對孩子日常消費的行為做過多干預,家長要了解孩子的消費狀況,對孩子不正確的消費觀念和行為做出正確的教育和采取正確的引導;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應糾正對孩子有求必應的錯誤態度,不要只是無條件地給予子女他們所需要的,家長應該做到滿足孩子較為合理的消費需求,不合理的需求則應該馬上糾正。
(1)加深大學生對合理消費觀的理解
當代大學生想要增強對各種不良消費觀的辨別力,進行理性消費,就要在其進行自我教育的同時,用合理的消費觀念去引導自己的消費行為。秦小霞指出:“要對自身的社會角色有一個準確分析,”當代大學生要樹立符合自身身份的消費觀,應該把自己的消費觀念、行為與學生這一角色聯系起來,以馬克思主義消費觀所倡導的生存、享受和發展性消費觀為指導,使其逐漸養成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進而形成理性的消費觀。
(2)提高大學生對合理消費觀的認同感
首先,新時代大學生應自覺的以馬克思主義消費觀為指導思想,同時對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消費理論加以繼承和發展,培養自身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在不斷學習中提高對合理消費觀的認同感,理解合理消費觀的真諦。其次,大學生應該提高自己的辨別能力。在面臨各種不良消費觀的誘惑時,應運用邏輯思維去分析各種誘惑背后的實質,分析其是否與馬克思主義消費觀的要求相符合,做出合理的消費觀選擇,形成符合時代特征的合理消費觀。最后,當代大學生應該經常進行自我反思,找出自身所存在的不理性消費觀念,加強對合理消費觀的學習,提高對合理消費觀的認同感,以此去調整自身的消費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