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美艷
(南京體育學院 體育產業與休閑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4)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十分重視教育工作,多次強調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性,把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作為高校應當抓好的三項基礎性工作之一①。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2035年遠景目標中強調,要建成教育強國、人才強國。而構建拔尖人才培養體系,培養一批又一批的拔尖創新人才,是建成教育強國和人才強國的重要基礎②。近年來,體育產業發展如火如荼,利好政策頻出,體育產業市場需要大量綜合性高質量體育人才。因此,應用型拔尖人才培養成為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以下簡稱體育經管專業)內涵式發展的重要抓手。將職業技能競賽有機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教,可以助力體育經管專業應用型拔尖人才成長。
體育經管專業應用型拔尖人才培養,將立足于體育企業需求,緊緊圍繞職業實踐與應用能力進行,確立以提升職業能力為導向,以提高創新實踐能力為核心的培養理念③。具體概念框架包括“學業適應”“實踐體驗”“職業能力積累”三個層面。通過專業導航,發展規劃等工作,盡早確立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學業目標,職業方向。緊密結合實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探索職業世界,了解行業特點、崗位要求,確立自身發展定位。加強校企聯系,以各類職業技能競賽為抓手,將實踐能力與職業能力培養劃分為若干典型片段,并最終組合成為一個遞進式的實踐創新訓練體系。學生在競賽訓練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啟發,并有的放矢地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促進拔尖人才涌現,使之能夠在體育產業諸多細分市場不斷精耕細作,實現人才助力產業發展④。
體育經管專業應用型拔尖人才職業能力表現突出,將逐步成長為體育產業市場發展的棟梁。時代背景下體育經管專業應用型拔尖人才的特征如下:(1)知識結構多樣化:體育產業需要跨界發展,這對該領域拔尖人才知識結構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元的知識結構和經驗結構是養成體育經管專業拔尖人才所必需的重要條件。(2)實踐應用能力強:作為體育產業四大細分領域,體育賽事運營、體育場館管理、健身俱樂部管理、體育用品器材制造銷售板塊對拔尖人才實踐應用能力的要求不斷躍遷。(3)職業能力水平高: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等職業能力是勝任體育產業市場中具體職業崗位的必要條件⑤。而突出的職業能力水平是體育經管專業應用型拔尖人才具備的重要特征之一。(4)創新創業意識強:在全社會創新創業意識不斷增強,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高校教育重要構成的背景下,體育經管專業作為應用型本科專業,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更將作為該專業拔尖人才的重要特征指標。
職業技能競賽作為面向社會、企業與就業崗位的社會性活動,除具有一般競賽的基本屬性外,還強調以具體項目和任務為載體,突出職業技能要求,注重考察學生根據實際工作任務和情境,利用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
1.技能性:職業技能性體現在競賽項目內容上,職業技能競賽主辦方充分考慮相關職業發展趨向,結合體育產業市場工作實際,依據職業技能標準,設置突出操作技能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競賽項目,將對技能、實踐能力的考核作為競賽項目的主要內容。體育經管專業學生經過職業技能競賽訓練,會有更多拔尖人才涌現,更好地對接未來就業崗位。
2.競爭性:作為一項選拔性活動,競爭是職業技能競賽的一個基本屬性。參賽者為奪取勝利,產生內在驅動力,會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體育產業領域的職業技能競賽不僅僅是選手之間綜合素質與技能水平的比拼,更是院校在專業建設、教學成果層面的比拼,對學生個人發展、學科專業建設均起到正強化作用。
3.先進性:一是項目內容及要求應與時代接軌,體育產業范疇的職業技能競賽應圍繞政策導向的重點領域、行業發展的熱點項目設置舉辦。二是注重新技術、新方法在職業技能競賽過程中的應用。通過競賽,引導院校在人才培養中更多關注新技術、新工具及新問題。
4.合作性:一方面職業技能競賽多以團隊形式參賽,合作性首先體現在競賽選手之間的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另一方面是職業技能競賽將提升企業與競賽承辦院校之間的合作深度,企業在競賽項目設計、競賽活動贊助、競賽后續招聘工作等多維度與辦賽院校開展合作。(5)復合性:是指通過組織學生參加體育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對專業知識水平、職業素養、創新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多個層面綜合能力的全面考核評測,從而促進綜合業務素質的提升。
近年來,各類職業技能競賽得到廣泛推廣,全國很多城市舉辦了體育產業職業技能競賽,舉辦方包括政府機構、高等院校、企業單位。目的均是為培養出更多體育經管專業應用型拔尖人才,以更好地服務于體育產業市場和地方體育經濟發展的需要。
1.體育經管專業應用型拔尖人才培養迫切需要職業技能競賽作支撐。體育產業市場對拔尖人才的職業技能要求不斷升級。職業技能競賽的五大基本屬性與應用型拔尖人才的培養目標高度契合,拔尖人才的培養將作為競賽內容的一個重要方面。以南京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為例,近五年來大力建設實驗課程,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院級體育產業職業技能賽事組織體系,并組織學生積極參與院系、校級、省級和國家級體育產業職業技能競賽,取得優異成績,其中創業項目《江蘇賽克林體育發展有限公司》榮獲2016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職業技能競賽對應用型拔尖人才培養的支撐作用凸顯。在競賽訓練過程中涌現出大批優秀人才,順利進入體育市場一流企業工作。
2.職業技能競賽對于體育經管專業教學水平提升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參加體育市場職業技能競賽,開設體育經管專業的院校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將會充分顯現出來,這將促進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的改革優化,倒逼創新發展路徑。因此,職業技能競賽對于體育經管專業開設院校而言將帶來良好的發展契機。
1.以職業能力培養為導向,職業技能競賽有機融入課程體系。該專業課程體系可劃分為:“通識教育課程群、專業基礎理論課程群、專業方向課程群、專業實踐課程群模塊⑥。”體育經管專業應緊扣上述四大課程群模塊,以職業關鍵能力為導向,合理規劃職業技能競賽體系,實現學生四年期間職業技能競賽的不斷線。體育經管專業職業技能競賽體系構建思路如下:大一階段強調一般職業能力培養,以由通識教育課程群延伸出的公共技能比賽為主,如辯論、演講、公文寫作技能競賽。大二階段作為職業關鍵能力初步養成的時期,以專業基礎理論課程群為知識儲備的職業技能競賽將逐步展開,具體包括:體育營銷方案設計競賽、體育市場調研與分析競賽等。大三階段隨著專業方向課程的全面鋪開,職業關鍵能力培養進一步深化、細化、具體化,職業技能競賽應圍繞體育賽事市場、體育場館項目、體育健身市場、體育用品市場四個子方向規劃、設計、推進。大四階段與畢業設計相結合,以舉辦綜合型技能賽事為主,強調社會能力的深化養成。四年期間,至少兩項職業技能競賽成績計入學分績點。而創新創業類技能競賽則貫穿大學四年,讓學生更早地接觸創新創業類項目,選拔出有潛力的學生重點培養,使其在項目競賽中自我提升、成長為該專業領域的應用型拔尖人才。
2.圍繞職業技能競賽,設置與競賽項目高度匹配的課程。體育經管專業四大課程群模塊均應在合適學段開設與競賽內容高度匹配的課程,以對接職業技能競賽,使職業技能競賽與課程設置形成良性互動。高匹配度課程包括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體育經管專業必修課程應具有穩定性和標桿性,而選修課程設置應具有靈活性和開放性。課程在滿足學生專業個性發展的基礎上,還應在拓寬學生視野、提高職業素養與職業技能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從而為拔尖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做好課程對接工作。這需要課程設置與職業技能競賽在時間和內容上緊密相關。例如體育市場營銷策劃、競賽組織與管理、體育經紀實務、體育市場調查與分析、互聯網大數據處理技術、體育贊助技術等諸多課程均應圍繞職業技能競賽進行科學布陣、有序推進,為提升學生職業技能發揮效能。
1.以實驗室為平臺,創新職業技能競賽訓練方式。環境與職業素質的養成關系密切,加大實驗室平臺建設,讓學生在模擬職業化環境中進行相關課程學習、職業技能競賽訓練,真切感受職業氛圍,培養職業意識,提升職業技能,較之傳統課堂效果更突出。目前,國內多所高等體育院校體育經管專業都在積極推進實驗室硬件與實驗課程建設工作,而其中部分院校已經將職業技能競賽融于實驗課程授課之中。例如南京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致力于推進職業技能競賽與實驗課程的融合共建工作,現開設的八門實驗課程(①人力資源與績效管理實訓實驗課程;②市場調查與營銷模擬實訓實驗課程;③企業經營與決策實訓實驗課程;④企業全面運營戰略實訓實驗課程;⑤財務會計實訓實驗課程;⑥體育賽事運營模擬實訓實驗課程;⑦健身俱樂部經營管理實訓實驗課程;⑧馬拉松賽事設計虛擬仿真教學課程)。遵循“項目引領、任務驅動”原則,將競賽項目融入實驗課程模塊中,實現知識點和技能點的深度融合。該校體育經管專業學生在實操模擬平臺上學習知識,參與實驗平臺職業技能競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研究問題,將知識有效轉化為技能,逐步成長為該領域應用型拔尖人才。
2.以校企合作為契機,構建職業技能競賽訓練路徑。校企合作是在實驗室建設基礎上,學生職業技能競賽訓練進一步深化的有效實訓路徑。校方與體育產業市場上的優質企業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創立新型競賽訓練途徑:一方面,體育企業方將全程參與職業技能競賽,包括競賽項目的確立、標準的制定、競賽的培訓與評價工作。另一方面,學生參與體育企業內部的職業技能競賽,目睹員工風采的同時,真切感受用人單位對員工的專業技能要求,從而進一步明確學習目標和努力方向,快速成長為體育經管專業應用型拔尖人才。在校企共辦的職業技能賽事帶隊指導工作中,越來越多的教師深入一線、直面市場,使得該專業“雙師型”隊伍逐步發展壯大。
1.建立師資隊伍。在校教師既要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又需要具備較強的實操能力。能夠及時跟蹤體育產業市場對人才的技能要求,不斷補給專業知識技能,優化知識結構,提升職業技能競賽的指導水平。師資隊伍建設還應多措并舉、吸納校外高層次人才,建立并不斷更新校外專家數據信息庫。高層次人才主要指體育產業市場中的領軍人物、體育行業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開闊的視野將快速帶動整個師資隊伍的品質提升。
2.建立與競賽相匹配的協同式教學團隊。緊跟職業技能競賽節奏,整合優化校內外師資資源,建立與之匹配的教學團隊。具體細化工作如下:(1)明確專職、兼職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的合理分工:在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中考慮將與競賽內容關聯度高的專業方向課程與實踐課程劃分為若干有機單元,由相應教學團隊來承接。教學團隊通過研討,發揮校內外教師自身優勢,實現分工協作。針對上述課程,實現多位教師協同授課,改變傳統“單打獨斗”的傳統思維⑦。(2)匯聚學術界人士和商業界精英:團隊的組建除了服務于課程建設,還應提升專業技術能力。(3)擴大視野:專家的視野和閱歷為學生打開多扇窗,積極助推學生成為具有多重視角的高素養應用型拔尖人才。提升專家對競賽、職業標準的敏感度,快速幫助學生尋找問題、及時矯正,最終達到一石三鳥之效果。
建議依據學生參加職業技能競賽的等級水平以及獲獎級別,通過免考、加分等多種途徑將獲獎成績進行轉化,計入學生綜合考核評價體系。例如在國家級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者兩門相關課程可申請免考;在省級職業技能競賽中成績優異者可申請一門相關課程免考。同時,以行業競賽及標準應作為參考重點⑧,以行業競賽標準適度調整教學內容,帶動該專業實訓體系的完善,培養出更多應用型拔尖人才。
要加強競賽平臺、文化平臺、信息資源平臺等環境建設,注重拔尖人才文化修為的養成⑨。應提升信息資源平臺質量,指導學生進行數據資源的檢索、查詢、研讀,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培養拔尖人才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同時積極為學生的創業想法提供智力支持和幫助,激發學生創新活力,營造創業氛圍,積極發揮高校在培育體育產業創新創業拔尖人才方面的積極作用。
在體育產業快速發展的時代,應用型拔尖人才作為重要的市場要素,對于體育產業市場的發展具有深刻的現實作用。在明確體育經管專業應用型拔尖人才的培養定位基礎上,分析職業技能競賽與應用拔尖人才培養的耦合關系及特點,論文提出把職業技能競賽作為體育經管專業應用型拔尖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而課程建設作為落實人才培養目標最根本的保證,依托體育經管專業四大課程群模塊,以職業能力為導向構建職業技能競賽體系,同時與體育經管專業的課程體系、課程教學、學生評價、資源平臺建設密切結合,賽教融合,良性互動,深刻引領和帶動體育經管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增強體育經管專業應用型拔尖人才培養質量和針對性。
注釋:
①秦宣,郝玉晶.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體現“四個自信”[N].中國教育報,2021-03-21(3).
②中國政協網.著力構建拔尖人才培養體系[EB/OL].http://www.rmzxb.com.cn.
③吳鐘.應用技術型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人才分類培養路徑探索[J].武漢商學院學報,2017(3):80-82.
④張立群,徐紅,徐雷,吳曉暉.引領科學發展需要知識、能力、興趣和勇氣——復旦大學拔尖人才培養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9(3):8-12.
⑤趙丹.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應用型院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J].中國成人教育,2020(3):50-52.
⑥鄭美艷,沈鶴軍.基于職業技能培養的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課程群構建[J].浙江體育科學,2016(3):82-87.
⑦趙冰華.應用型本科院校優秀教學團隊建設與管理[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9.
⑧劉其晴.產教融合視角下芬蘭職業技能競賽的經驗及啟示[J].教育與職業,2017(21):36-40.
⑨曹瓅.加強平臺建設,助力人才培養[N].江蘇教育報,2021-07-2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