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可立
(甘肅省平涼市鐵路中學,甘肅平涼 744000)
口語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最終需要應用在生活與實踐中,而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英語的應用范圍包括聽、說、讀、寫四大范圍。傳統英語教學往往更加重視學生的讀寫能力,但是在實際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學生的口語能力起到的作用更大,所以在互聯網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初中英語教師要轉變英語教學理念,將英語口語教學放在重要的地位,通過結合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互聯網+”是指將互聯網信息技術與傳統行業相融合,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促進傳統行業的轉變與創新。在教育行業中互聯網也在不斷融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也會運用互聯網技術創設更加有趣高效的課堂。互聯網具有豐富的信息儲備,而且能夠時刻與國際接軌,互聯網所展示的內容和信息都是最先進的。所以通過融合互聯網技術,教師就能夠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培養自身的全球化意識,讓學生在學習中認識到應用英語的重要性,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加重視英語口語的學習。互聯網技術的使用,使得學生與終端設備之間形成了生態課堂,突破了傳統教學課堂的制約,使得學生學習英語口語不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英語口語教學必須結合互聯網技術才能取得長足進步,才能實現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教師有將互聯網信息技術與教學相融合,這樣的教學方式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具有很多優勢。
首先,結合互聯網技術能夠更有效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很多能夠刺激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容。互聯網技術所具有的影像、聲音、文字等多方面的展示方式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尤其是隨著現代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很多新的表現形式出現在大眾眼前,無論是一些創新型的教學軟件還是傳統的動畫媒體教學,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都大大豐富了課堂教學,讓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能夠選擇更加多樣化的方式,讓學生也能夠在多種多樣的刺激下,對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學習的效率就會變得更高。尤其是在英語口語學習中,口語不同于普通的書面用語,口語需要學生能掌握單詞的發音,需要學生在說的時候能夠結合語境、文化差異表達自身的想法。而這些內容都是傳統教材所無法提供的,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融合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關于英語口語教學的資源,從而實現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口語能力的時候,必須與時俱進,將互聯網技術融入教學中。
其次,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學生和教師獲取資源的途徑更加多樣化和便捷化。所以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使用,學生學習就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過去沒有互聯網的時代中,學生如果想要拓展自己的知識儲備,就需要尋找和查閱大量的資料,而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這些過程能夠通過簡單的搜索得以實現。互聯網技術使得信息能夠更加有效地分門別類,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通過互聯網就能更自由地選擇學習的內容,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互聯網具有的分享性特征使得整個互聯網世界蘊含大量的使用信息,學生在互聯網中就能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和自己的能力水平選擇合適的學習資源。互聯網是一個巨大的寶庫,在里面包含了無數前輩的學習經驗,學生在經驗的基礎上就能進一步拓展和發揮自己的能力,就能對英語有更加深刻的認識與了解。所以,將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相融合,對促進學生自身發展和提升學生口語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現代互聯網世界的發展使得學生在學習中不會受到眼界的限制,學生能夠通過互聯網了解更多的外界知識,運用互聯網拓展自己的視野。英語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英語學習必須尊重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對不同國家的文化了解僅僅來自于書面記載,其中可能會存在很多的謬誤,使得學生對不同的國家會有不同的認知偏差。而現在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學生能夠直接與國際接軌,學生能夠直接獲取國際信息,學生在看待問題的時候就能以一種全球化的視野對待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視野就能得到拓展,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就會更加地注重它的實用性。
“互聯網+”時代下的雙絡資源教育將教師和學生帶入一個全新的教學領域,教師和學生要與時代相關聯,就要學會使用網絡上的教學資源,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促進教師與學生的教學交流,從而改進教師教學時存在的問題與不足,讓學生能夠更快接受英語教學。通過網絡資源還可以方便師生之間進行信息的傳遞,可以了解英語教學信息的新動向,讓學生參與教學的討論,同時了解國外的英語水平,還有一些英語的口語技巧,可以縮短國界的差異,增加學習英語的小技巧。
互聯網上的網絡信息資源存儲量大,信息多樣且完善,教學資料多種多樣,可以方便教師進行合理的選擇,方便初中英語備課。而且網絡上各種英語的網站文章,還有一些軟件的應用,都能為教師提供英語的教學素材、圖片、音頻、視頻、文章等,我們傳統的備課方式都只是通過查閱相關的書籍資料,還有報刊的記載,但是這種方式教學資料不完善,而且藏書不充足,教師查閱資料的能力也有限,這嚴重影響了教師的備課效果。
當前,很多初中教師開展英語口語教學時,會發現初中生并未形成較強的學習興趣,他們更喜歡將時間用在詞匯、語法、閱讀等模塊上,這對提升英語口語教學效果十分不利。另外,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初中生常會出現上課玩手機、睡覺等情況,這也是他們對英語口語教學缺乏興趣的一大表現。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當前的英語口語教學模式較為固化,通常是教師先讓初中生閱讀英語教材資料,而后讓他們結合教材內容展開自主口語訓練。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占據了課堂的主導地位,初中生的參與感很低,這就導致他們很難從英語口語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另外,口語內容的單一性也是影響初中生學習英語口語水平的一大因素。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很少會對口語資源展開有效擴充,導致初中生很容易對口語教學內容產生厭倦心理,從而影響他們參與口語學習的興趣。
對于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來說,環境的優良與否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初中生的學習質量。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雖能接觸到一些英語詞匯,但口語方面很少能得到鍛煉,在此環境中,初中生很難結合口語教學內容完成知識體系優化,不利于他們整體英語學習水平提升。此外,在日常的口語教學中,教師會將主要精力放在書面層次的教學上,這就很容易導致初中生出現“啞巴英語”的情況,即能認識、拼寫單詞,可以解答英語習題,但聽力、口語水平較差,難以和他人正常交流,這就嚴重違背了英語學科教學的核心,不利于初中生聽說能力發展。此外,部分初中生雖能開口說英語,但由于他們平時的練習不足,詞匯儲備較少,對詞匯發音、連讀等情況不夠了解,從而養成說“中式英語”的習慣,不利于初中生后續就業、生活。
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影響,很多教師并未對口語教學引起足夠重視,他們更傾向于將時間用在培養初中生閱讀、寫作、背誦等能力上,導致很多初中生沒有形成良好的英語聽說習慣。此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的“唯分數”思想嚴重,他們很少對口語教學的形式、內容進行積極創新與改革,導致初中生難以對口語教學課堂產生興趣,長此以往,初中生會逐漸忽視英語聽說能力的重要性,出現“考試分數高、英語聽說水平低”的情況,這將會對其后續學習更深層次的英語知識,展開英語溝通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幫助初中生養成良好的英語聽說習慣,應成為每位初中英語教師的重點關注內容之一。
英語口語的學習必須將學生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下,在英文的環境下學生就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從而自覺使用英語口語。語境的創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的應用方式,語境的創設對一門語言的學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到的口語知識是片面的和局限的,要想學生能夠靈活地應用英語口語,就必須讓學生在語境中結合不同的環境應用英語口語。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教師在創設語境的時候能夠更加多樣化,并且會更加貼合實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影像、聲音的方式創設語境,讓學生在多樣化的語境中應用自己所學到的口語知識,提升自身的口語能力。
例如,筆者在教學時就會運用多媒體創設語言環境。在帶領學生學習“Traditional culture”相關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們能夠對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口語表達有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筆者運用多媒體投影課件準備好視頻,在視頻中,小明的國際友人David千里迢迢來到了中國北京。小明想要帶領David參觀中國的傳統文化。結合視頻,筆者向學生提出問題:“What ar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Is there any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reign traditional culture?”在學習中,無論是視頻還是教師本人的言語都必須用英語表達,讓學生能夠習慣英語環境。而且結合視頻學生也能夠理解,視頻主人公和教師所說的語言表達的含義,學生就能對英語的應用有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通過結合信息技術創設語境的方式,學生就能在英語語境下提升自己的應用能力,提高自身的口語水平。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教師在教學時能夠運用多樣化的表現方式打造師生互動課堂,在互動課堂中學生的主體性就能得到充分發揮。現代教學強調以生為本,也就是說在課堂學習中學生才是主體,教師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功能。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教學課堂不再一成不變,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教學。信息技術所具有的趣味性和多樣性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主動投身于英語學習之中,學生內在的動力是推進自身前進的最主要原因,教師要激發學生內在的動力,結合信息技術構建生本課堂。所以教師要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題的教學思想,運用信息技術所具有的表現形式,創設師生互動課堂,讓學生能夠在互動中提升自己的口語水平。
筆者在教學時會結合信息技術設置英語口語游戲,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同時,鍛煉自己的口語能力。筆者運用信息技術的動畫功能設置了情境游戲,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在,學生自行決定每個人要扮演的角色,之后通過動畫功能的應用展示背景故事。在動畫中首先播放旁白:“Saturday afternoon. The pupils are cleaning their classroom. The teacher is with them.”隨著故事的推進扮演teacher的學生站起來,結合動畫中所展現的內容,創造自己的臺詞。之后,另一個主角Wang lei出現,扮演Wang lei的學生起身創造自己的臺詞。在整個過程中沒有固定的答案,學生根據動畫的內容創作合適的臺詞,讓整個故事能夠更加流暢。這種游戲方式大大帶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會更加積極地投入教學中。通過這樣動畫與現實交融的方式,學生就會對口語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在游戲中學生就會積極發揮自己的主體功能,實現自身口語能力的提升。
“互聯網+”概念的誕生使得教育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初中英語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在教學中融合互聯網信息技術。英語作為一門應用性廣泛的語言,教師要結合信息技術提升學生的口語能力,讓學生能夠結合實際運用英語實現交流與溝通。初中英語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創設語境,讓學生在語境中增強自身語言意識。教師也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構建游戲,創設師生互動課堂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功能,從而實現學生口語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