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嬌
(大連南金實驗學校 遼寧大連 116000)
在雙減教育的背景當中,教師不僅需要遵守以學生為主的原則,還應該遵循學生特點與心理健康的發展,制定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目標,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豐富學生的知識層面,并且營造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課堂,幫助學生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
想要在雙減背景下提高美術教學質量和效率,就必須注重美術教學實踐的探索,并且遵循新的發展道路,實現雙減對美術教育質量的要求,讓小學美術在雙減的推動下得到良好的發展機會,從而將美術教學的價值與作用充分發揮,幫助學生豐富美術知識層面[1]。
而雙減政策下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實踐價值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促進教學方法的創新,在雙減教學的背景當中,教師想要構建和諧與積極的美術課堂,就必須對自身落后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并且清楚地認識到傳統灌輸式與填鴨式教學帶來的影響,不僅會導致學生美術知識與經驗下降,還會間接地阻礙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因此教師想要積極地對教學方式改革與創新,這樣才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方法[2]。
同時,在美術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和審美力等方面,如果教師無法將美術教學的方式進行創新,學生在美術課堂的學習時,會感受到枯燥與乏味的學習氛圍,這也會讓學生形成思維定式,間接地阻礙學生美術素養的提升,不利于雙減政策的推廣[3]。
其次,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實踐目標的制定時,應該遵循以學生發展為主的原則,注重學生審美能力與美術素養的培養,而教師想要實現這樣的教學目標,就需要以雙減政策與核心素養為主要的導向,讓學生在美術教師的正確引導下,積極地參與到美術學習的體驗與實踐當中,從而感受到美術學科的魅力,在美術中提高學生的素養,這也是雙減政策實施的要求。
最后,雙減政策更加關注了學生學習心理情緒,認為較重的學業會給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帶來嚴重心理壓力,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在雙減政策的要求下,教師應該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然后再開展輕松愉快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趣味性較高的學生活動當中豐富知識層面,從而獲得良好的成長。
因此,教師還需要在美術教學中貫徹以學生為主的精神,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感需求,豐富美術教學活動,這樣才能為學生美術學習提供積極主動的環境,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動力[4]。
在美術課堂的教學過程當中,會以物質為材料和媒介,然后再通過設計與繪畫等方面,讓學生能夠對創造活動與作品進行綜合感知。同時,美術教學在實際的開展過程中含有繪畫內容,并且積極地應用到不同媒介創作立體性的造型作品,還會在審美的角度當中,幫助學生對國內外的優秀作品進行欣賞,再將這些優秀作品的經驗與學生特點進行有效結合,這樣能夠讓學生美術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學的方式包括繪畫和粘貼教學,以及臨摹等,還會應用到物質材料等。因此,教師需要按照實際的美術教學課堂要求對學生進行正確指導,從而制作出相應的美術作品,間接地提高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和設計意識。所以教師必須要進一步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欣賞,讓學生對生活中遇到的美術現象進行探究與挖掘。教師要開展具有綜合意義的美術教學活動,指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美術學習特點,將美術知識進行有效的遷移,逐漸地建立完整的美術學習方法與美術思維,并且強化美術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這樣才可以對美術教學的內容進行拓展,幫助學生實現全方面的發展,這也是在雙減政策下提高美術教學質量的措施。
生活化教學是具有創造性的學習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根據自身的需求與興趣,學習對自身有益的知識與技能,并且在學生學習的過程當中,利用溝通交流與批判性思維,以及創造力等方面,不斷增強學生的自制力與成就感,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雖然生活化教學在美術教學中具有可行性,但由于缺乏相關案例的支持,以及明確生活化教學對美術課堂的效果,很難順利地在美術課堂中展開,部分教師無法將生活化教學的價值與作用充分發揮,難以提升美術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另外,隨著教學行業的不斷發展,生活化教學模式越來越適合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并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創造性和思想辨別能力,幫助學生實現全面性的發展。
除此之外,在雙減政策的背景當中,教育部門需要倡導教師遵循素養教育的理念,并且在美術教學過程當中,還應該遵守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并且為學生學習能力奠定良好基礎,激發學生在學習中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幫助學生在生活里面尋找更多美,間接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在實際的生活化教學方法當中,因為缺乏應用的案例與經驗,所以在應用過程中生活化教學的作用難以發揮,而應用生活化教學的難點主要由幾個方面組成,生活化教學方法對于教師提出的驅動型問題,以及情景設置和課堂掌握能力的要求較高,學生在主動探索美術知識的過程當中,尋找的資源渠道較少,并且學生的思維辨識與合作能力需要較長實踐培養,便阻礙了生活化教學的順利開展。
此外,需要明確生活化教學方法在美術課堂的可行性與進步意義,當生活化教學適用美術課堂后,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創意和實踐能力的增長,間接地提高美術課堂的質量和效率,以及培養學生良好的核心素養與綜合素質,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在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過程當中,想要將雙減政策貫徹與落實,教師便需要擁有良好的思想教育理念,因為教師的思想能夠直接決定教學行為,所以教師的教育思想是改變教學方式的基礎。在傳統的美術教育當中,大部分教師的思想都趨向于功利化,將課堂教學講解美術知識作為要點,并且利用較多時間鍛煉學生的美術技能,而教師容易忽略學生全面發展的重點,這種思想與素質教育改革產生嚴重的脫節。
除此之外,美術是屬于藝術類的學科,它是為提高學生藝術素養方面設立的,如果教師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擁有功利化的教育理念,會讓美術教育失去本質的特征和教育意義,難以全面體現美術教育的作用。
因此,在雙減教育的背景當中,教師應該將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思想進行創新,為學生提高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然后再積極地鼓勵學生制作高質量的作品,不能夠以像和不像作為評價學生作品的標準,引導學生正確地感受美術學習的魅力與興趣。這樣既能夠減少學生美術學習的壓力,還能夠將教與學進行完美結合,這也是提高美術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途徑。
例如,在染色游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分析,了解染色游戲章節屬于設計與應用的模塊。染紙是我國美術藝術的形式,他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而開展染紙美術教學主要是利用宣紙吸收性較強的特點,通過紙張折疊和浸,以及染等方式,將紙面上的色彩進行變化,利用色之間的規律變化特點,運用到裝飾生活當中。另外,在染色游戲課程教學目標設計中,教師不僅需要將染紙的方法傳授給學生,還應該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染紙文化,并且讓學生詳細地了解染紙文化的由來和發展,實現學生對美術教學文化的滲透,幫助學生感受到染色游戲的魅力,促進學生動手能力的提升,這便需要教師對自身教育理念進行創新。
由于普通小學美術應用的教學方式單一,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會具有起伏與變化情況,導致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嚴重缺乏,不僅造成了美術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下降,還影響了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教師想要讓美術教學課堂變得特色化,就必須創新教學方法,并豐富教學過程,將教學知識趣味性與遷移性有效統一。
教師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想要把教學的內容作為主要基礎,然后再結合學生的學習特征與學習情況制定出豐富的教學方法,將教學化難為易的特點進行體現。
例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各類知識和美術故事,以及兒歌進行插圖繪制,或者給學生布置創造與改變優秀美術作品的任務,鍛煉學生美術實踐的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在美術課堂中開展美術相關的創設繪畫比賽,以及小型的臨摹活動和記憶性作畫比賽等內容,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做到學有所樂,以及學有所得等方面,還可以將雙減政策進行有效的落實,并且構建具有特色的美術課堂,間接提高美術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豐富學生美術知識層面,這也是促進美術學科發展的重要措施。
教師想要提升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就必須注重學生造型設計能力的培養,引起學生對美術課堂的興趣。造型指的是運用多種材料與方式,表達出學生對美術的情感與思想,并且體驗美術課堂造型的樂趣,幫助學生提高造型的綜合能力。
另外,造型是由繪畫與雕塑,以及拓印等方面組成,它能夠創造良好的視覺形象,讓學生在美術中獲得創作體驗,感受到美術的樂趣與魅力,以及對美術學科進行正確的認識與理解,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美術能力。
除此之外,設計是指美術物質材料與手段,圍繞著美術目的與用途進行設計制作,將美術信息進行傳遞與交流,間接地改善美術教學的環境,這也是建立美術課堂教學改造與優化意識的關鍵。逐步地形成良好設計意識與實踐能力,提高造成設計的應用,可以將學生學習領域的預想和策劃,以及創意等方面進行統一。
例如,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時,可以學習利用蛋殼與彩紙等材料進行美術創作。學生可以利用蛋殼為主要的創作主體,然后將它與彩紙和廢棄材料進行有效結合,對傳統文化中熟悉神話人物形象設計制作,并且在制作材料加工與利用的方面,需要注重美術的添加和概括,以及夸張等方面進行制作,在制作的過程當中,想要使學生作品形象更加的豐富和有趣,教師便需要引導學生了解造型的創作方法,幫助學生將生活經驗與想象進行結合,讓學生在創作中合理地應用生活知識與美術造型方法,從而順利地完成美術藝術的創作,再設計出學生自身喜愛的蛋殼造型,這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所以培養學生的造型設計能力,是促進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措施。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到教育行業當中,許多教師也開始對多媒體技術進行研究,并且將多媒體技術與美術教學進行有效融合,讓多媒體技術成了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師在美術教學的過程里面,可以正確地利用多媒體技術,然后再根據美術教學的內容特點,對傳統的教學準備形式進行充分考慮,把美術教學的全部內容整合,然后按照相應的教學程序進行設計,這樣能夠將學生特點和教學內容相結合,還能夠把各媒體教學資源進行交疊。
除此之外,由于美術學科具有較強的特殊性,所以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應該利用藝術鑒賞的教學方式,合理地開展生活化的教學,讓學生在美術課前與課后收集優秀的美術作品,然后再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充分體現出學生在美術課堂的主動性。
在雙減政策的教育背景當中,學生的學習負擔被大幅度降低,這也減輕了學生學習的壓力,從而在輕松愉快的美術教學環境中學習,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與熱情,間接地增加了美術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也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所以教師需要在雙減政策下對教學進行創新,保證教學方法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對各類知識進行全面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