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當今社會,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非常廣泛。如果教師僅靠已有的、現成的知識開展教學工作,那么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更不能培養未來人才。因此,教師要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不斷進行知識更新
有教師說:“以前,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先有一桶水;現在,得是自來水、長流水。”這一變化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陳舊的甚至是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建立起一套全新、科學、合乎時代潮流的教育思想體系。
一些教師有時會自詡實踐經驗豐富,僅憑借慣性和自己的知識體系去教導學生。這不僅掩蓋了教師新知識的不足,還不利于尊重、理解學生的獨特思維個性。久而久之,舊有的教學經驗就成為阻礙教師教學潛力發展和提高的絆腳石。教師必須不斷更新知識,用新時代的教育思想、理念、方法來武裝自己的頭腦,更好地應對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
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觀要求教學從“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學習者為中心”。這就要求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那么如何調動學生對課堂的參與意識呢?
首先,巧妙創設課堂情境,使學生把注意力聚焦在課堂上。其次,通過分組合作、翻轉課堂的形式,給學生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討論。最后,要求學生完成課后作業,教師及時給予反饋。這樣,學生課堂參與度才會大大提高,個體才能得到發展,課堂才不至于沉悶。
“打鐵還需自身硬”
在名師工作室的網絡研修經歷讓我從平時的課堂中開闊了視野,有了更高的追求,在與他人的互動中得以進步、提高。我帶領“省級名師李莉網絡研修工作室”的成員,按時完成了網絡研修的各項任務,教學設計、課件制作、直播活動等相關板塊完成率超過90%。通過這樣的研修活動,我意識到網絡研修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了解學員的基本情況。根據參與研修教師的情況、特長,成立研修活動學習小組,制訂研修方案。方案要細化到平時的研修內容、研修方式、技術指導、活動通知等環節,要鼓勵大家積極參與、責任到人,保證網絡研修的順利進行。
第二,勤于溝通,隨時解決困惑。雖然網絡研修工作室的教師不能像日常工作中與同事那樣面對面交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研修效果,但研修教師可以把存在的問題發布到研修平臺上,其他教師隨時看到、隨時留言、解答問題,做到全方位的學習與分享。
第三,互幫互助,共同提高。網絡研修的成員在網絡資源的使用和操作技術上水平不一,影響了研修計劃的實施和完成。因此,同一個研修工作室的成員要利用機會,互相請教、幫助,使大部分問題在工作室內部解決,從而達到理想的研修效果。
(本欄責編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