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梅
(東港市融媒體中心,遼寧 丹東 118300)
在新媒體被廣泛應用的背景下,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不斷更新。為了保證信息的真實有效性,相關部門對信息質量提出了嚴格要求。從事廣播電視類的播音員和主持人,需要注重提高自身專業能力,保證利用準確且感染力強的方式完成信息傳播工作,在體現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的同時形成獨特風格。新媒體語境下,節目效果和傳播影響力非常關鍵,在保證播報風格和播報方式具有與時俱進特征的基礎上,提高節目質量和受眾支持率。播音主持領域在發展期間,面對較大的行業競爭壓力,始終都要將提升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這項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為后續科學整合信息資源和提供優質的播音服務創造條件。本文從新媒體語境背景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主要特征入手,結合未來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發展方向展開闡述,針對如何高效提高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進行全面探討。
近年來,我國新媒體領域發展速度逐步加快,為了滿足信息化發展要求,播音主持領域需要全面整合信息資源,在保證具備先進的信息傳播技術的同時創新播音主持風格。在大量信息和多種多樣節目的影響下,受眾信息選擇面非常廣,如果想要提高行業競爭力,就要在提升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這項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新媒體語境背景下,播音主持工作面臨嚴峻挑戰,需要全面結合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的主要特征進行細致分析,在明確真實性、發展性、優美性的基礎上,為后續制定提升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方案奠定基礎。
在實際傳遞信息過程中會涉及多個步驟,播音主持就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目前人們對信息質量提出了嚴格要求,具體為要求信息具有真實可靠性。基于此,播音主持人運用的語言一定要真實可靠,這樣才能取得到社會公眾的信賴。通常狀況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是將語言的真實性作為基礎依據。優秀的播音主持人應不斷提高自身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堅持客觀公正原則,做好自身本職工作,在保證高質量傳遞信息的同時,防止出現歪曲事實和隨意刪減信息內容的情況;同時播音主持人也要使用準確的語言,保證受眾可以真正理解信息內容。在保證播音主持語言的真實性之后,人們在獲取和理解信息過程中才不會產生錯誤遐想[1]。總之,在真實可靠的語言輔助下,能夠獲得公眾的認可,在保證具備良好的信息傳播基礎之后,有助于提升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
在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以互聯網技術為主的各項先進技術被研發和應用,為各個領域創新發展提供技術保障。現階段播音主持工作與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全面結合,在突出發展性特征的同時,獲得了受眾較高的評價。播音主持行業處于不斷發展的狀態,不僅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也要精準把握行業內部發展規律,正確使用易被公眾接受的語言。這樣既能讓公眾深層次地理解具體傳遞的信息,也能讓公眾獲取良好的視覺體驗。不僅如此,在突出播音主持語言的發展性特征之后,使公眾積極主動地接受媒體服務,從而使公眾成為支持媒體領域發展的主體。
播音主持語言的優美性特征,主要是指用復雜詞匯堆砌的華麗語言,保證播音主持語言贏得受眾較高的評價,使信息傳播效果滿足標準要求,這樣有助于提高受眾注意力。播音主持工作實際面向的受眾群體非常復雜,這樣就對播音支持工作提出不同的要求,但是無論哪些要求,都要保證播主持語言具有優美性和表達直觀性,這樣在新媒體語境下可以展現出個性化的魅力。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工作需要體現出不同的價值,通過充分應用優美的語言來傳遞信息,可以在受眾群體中留下良好的印象,進而獲得受眾更高的評價。
一般狀況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可以通過聲音來體現,播音主持人需要運用自己的聲音掌控性及表現力等,為節目信息賦予更深層次的意義。這樣受眾在接收到信息之后,能夠通過聽覺來體驗情感,在激發受眾想象力的基礎上,增強信息感染力和代入感[2]。在新媒體語境背景下展現出播音主持語言的音聲性,不僅可以讓受眾從多個角度出發理解具體傳遞的信息,也能讓受眾真切地感受到藝術美感。
現階段人們的個性意識不斷提升,也越來越注重人格的追求,無形中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語言表達方式發生了相應變化。在現代化社會發展趨勢下,播音主持人如果只是一味模仿行業前輩的主持風格,就會對自身的播音風格造成影響,不利于加深受眾的記憶。實際上,優秀的播音主持人會在語言藝術上表現出較強的個性。在未來播音主持行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會更加注重展現個性化特征,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尋求語言的變化和創新,形成獨特的、個性化的主持風格,在保證信息傳遞效率和質量符合標準要求的基礎上,全面滿足受眾和行業發展要求。將個性化的播音主持風格,與缺少創新性的播音主持風格進行對比,可知前一種主持風格深受人們喜愛,有利于吸引人們注意力[3]。因此,制作單位和播音主持人要注重提高自身專業能力,在保證具備較強的主持風格之后,使播音主持語言具備較強的個性化特征。
現階段有多種不同類型的智能產品,人們在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序上可以隨時收集、獲取信息,同時人們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節目,這些新媒體具有較強的交互性。在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人使用的語言不能太刻板,否則就會讓人們與廣播節目產生距離,不利于提高節目收看率。近年來,我國廣播行業不斷發展創新,要求廣播電視節目的播音主持人保證具體應用的語言貼近人們的生活,同時也要科學合理地調整語言表達方式,從而讓人們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討論中,進而不斷強化受眾與主持人之間的互動。
優秀的播音主持人自身不僅要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要保證具備較強的綜合素養和專業能力,否則就會對播音主持人與受眾之間的互動造成影響。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就要全面結合新媒體語境,注重提高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在保證信息傳遞效率和質量的基礎上,保證具體傳遞的信息與受眾的審美需求相契合。這就要采取多種措施,不斷加強播音主持人與受眾之間的互動,從而突出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
播音主持人使用的語言,一定要保證具備準確、清晰、規范的特征,并且播音主持人還要明白美學特征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將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與美學性進行結合。在此種狀況下,為了提高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播音主持人需要全面認識新聞話語的權威性,如精準掌握新聞播音過程中的話語標準、保證播報內容具有全面性和正確性[4]。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人自身還要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既要在表現形式方面體現出語言的藝術性,也要保證播報內容具有人文內涵,這樣有助于提高播報信息的正確性和有效性,能夠防止產生誤導聽眾的問題。
新媒體語境背景下,播音主持人需要全面認知每一個環節,如保證自身具備較強的話語能力,精準掌握現階段節目主持語言文字藝術的變化狀況、做好語言表達創新工作等。播音主持人不能盲目使用互聯網詞匯,在實際開展創新工作時應結合播音主持行業發展趨勢,在保證播音主持語言具有藝術性的基礎上,彌補傳統廣播方法的不足,使播音主持語言具有生動性和規范性,進而達到提高廣播主持語言準確性和藝術性的目的。
人們在表達內心情感時有多種方法可以選擇,語言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表達方式。將語言與書面上的文字進行對比,可知語言可以借助聲音的大小、音調的變化、重音的控制等方式,科學合理地體現出情感價值。傳統形勢下播音主持人在實際傳遞信息過程中,少量地融入一定的個人情感,主要目的就是防止受眾對信息的理解出現偏差,但是如果播音主持人單一地使用平淡語言進行表達,既會降低播音主持語言自身具備的藝術性,也會對新媒體的輿論引導力造成影響。基于此,在新媒體語境下提高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就要深入挖掘語言中具體隱藏的情感態度,如播音主持人自身要具備較強的專業主持能力,合理地在語言表達中融入情感,從而使語言在成為可以引起受眾共鳴的助推器,滿足受眾的情感體驗要求。
播音主持人充分利用自身的主持經驗,保證自身對新聞播報內容具有獨特的見解;同時播音主持人也要控制自身情感,在保證真實自然和風趣幽默的基礎上,體現出客觀性。在實際傳遞信息過程中,播音主持人要做好預期控制工作,不能出現語調大幅度波動、情感隨時變化等問題,否則難以提高信息傳遞效率和質量[5]。在正式播報之前,播音主持人要提前掌握信息內容,并要在主持過程中隨機應變,從而更好地將情感融入到語言中,體現出播音主持的情感態度和播報價值。除此之外,播音主持人在主持節目過程中,也要明確融入情感的時間點,防止出現一成不變和生硬死板的問題,而是要讓情感態度成為語言技巧的加持,這樣有助于受眾產生情感共鳴。
在新媒體語境下,有多種信息傳播方式可以選擇。目前人們生活節奏比較快,自主閱讀文字獲取信息的方式存在諸多弊端,“聲音”逐步成為了人們獲取信息的一種快捷方式。播音主持工作對專業性具有較高要求,如播音主持人員要使用標準且規范的語言,獲取受眾的信任。基于此,需要保證播音主持語言具有規范性和嚴肅性。播音主持人可以結合自身工作經驗,深層次地理解播音主持內容,在不斷探尋播音主持語言魅力的同時,明確播音主持語言基本框架,并要從受眾的角度出發反思播音主持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最大程度地保證播音主持語言具有規范性,做好創新工作,從而形成具有個性化的播音主持風格。
實際上,播音主持人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體現出播音主持人的專業素養,并且專業素養會對媒體的社會評價、行業競爭力等造成影響。一些專業性較強的節目,會對播音主持人的綜合素養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具體應用的語言要具有準確性,同時播音主持人也要具有終身學習的態度,全面展現出語言的表現魅力,從而使播音主持人以豐富的知識、富有魅力的播音主持風格、現場隨機應變的能力來武裝自己,進而獲取更多公眾信任。
在時代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多種不同類型的新媒體被廣泛應用,信息呈現方式多種多樣,語言是一種非常關鍵的信息載體,很多具有個性化和新穎性的詞匯被接受和應用。播音主持工作需要體現出與時俱進特征,在全面結合節目定位進行分析之后,盡快確定適合自身的主持風格[6]。在此期間,播音主持人使用具有新穎性的詞匯,將抽象化的內容變得更加直觀,這樣便于受眾更深層次地理解新聞內容。在特殊狀況下,可以運用網絡流行語言,保證播音主持具有較強的親切感和靈活性,從而使原本枯燥的信息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比如,“打工人”“逆行者”“尾款人”的應用率非常高,這是與特定時期社會熱點相伴的結果,在吸引受眾注意力的基礎上,激發受眾的認同感。播音主持人及時更新詞匯,體現出語言的時代特征,提高節目的內在生命力,從而讓節目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此外,做好創新工作,保證語言表達形式具有創新性。播音主持人及時更新觀念,結合新時代對播音主持行業的要求,不斷加強播音主持人與受眾的互動,達到提高節目影響力的目的。
綜上所述,新媒體語境背景下,播音主持行業在發展創新過程中面臨嚴峻挑戰,為了突出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需要選用準確清晰的語言傳遞信息。播音主持人需要注重提高自身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充分利用播音主持語言的真實性、發展性、優美性、音聲性等特征,在語言中體現情感態度、體現語言的獨特魅力,保證新聞播報內容具有時代性和創新性。在采取多種措施提高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之后,不僅能夠感染受眾,使受眾產生情感共鳴,此舉也有助于推動播音主持行業創新發展,從而更好地滿足受眾獲取信息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