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一
(江蘇省吳江中等專業學校,江蘇吳江 215200)
在現階段的中職教育當中,逐漸地融入了應用性、實踐性與創新性的新時代發展要素,更加注重于對于中職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創新發展能力的不斷培養。由此,本文對于在通鼎企業學院模式下如何進行中職電子專業實訓產生了以下見解:
在當今的中職教育體系下,教師對于學生的教學過于理論化,并且在理論與實踐之間沒有幫助學生搭建起橋梁。在電子專業課程教學當中,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如果過于繁雜,不易于理解,就會導致學生的興趣力不斷地減少,同時學生對于課堂的專注度也會隨之下降。在實驗課程當中,學生對于實驗工具充滿興趣力,因而,教師要認識到這一現象,在實驗課程中組織安排好學生的具體任務,將理論知識的講解穿插在實驗操作練習當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主動地對課程內容抒發自己的見解,同時,教師適時地進行理論教學指導。在理論教學的另一方面,教師要充分地了解學生應該具備哪些理論知識,每一種理論知識點放在什么課程當中進行講解比較合適,通過什么樣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將理論的知識應用于生活當中等問題的產生原因以及解決途徑。因而,在傳統電子專業教學當中,缺乏實踐意義的理論教學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起不到積極的作用。
在現階段的電子專業教學當中,基本以傳統的模擬實驗設備為主,但是這種基于實驗設備的教學方式對于電子專業課程的學生進行了時間限制,缺乏靈活性。在大多數情況之下學生們只能在教師的指引下做一些驗證型實驗的教學實訓,而其他性質以及具有綜合性質的實訓內容的發展受到了限制。這種單一化的教學體制,不利于學生專業能力的提高,僅僅依靠記錄實訓數據的教學對學生的發展起不到關鍵意義的作用。缺乏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也會導致學生對于實訓原理、實訓課程的內容以及實訓的掌握方法失去興趣力,減少課堂的關注度。單純地依靠驗證性實驗箱進行實驗教學,不利于培養學生對于實訓的興趣與學習探究;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以及創新發展能力。
中職電子專業的教學目標是為了培養具備電子專業能力,能夠在企業當中憑借自身的優勢占用一席之地的導向型人才。然而,傳統的電子專業實訓教學是按照各類課程進行分類的,對于每個專業領域的學生只講述有關于本專業的理論知識,不涵蓋其他相關領域當中的知識。同時,在課堂當中,教學內容僅僅局限于以專業課程當中的理論、規律、定理、推論等等進行推動驗證,不符合現代化教育體系當中的導向型人才培養。與企業課程教學嚴重脫鉤,造成了學生對于本專業的課程掌握得不熟練,同時對于相關領域也沒有進行深入的理解。各個專業課程實訓內容較為分散,缺乏系統性與廣泛性,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不能夠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率與高質量性。
在中職電子院校教學時,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推動電子專業實訓走向實踐化。
首先,可以從電子課程的教材方面入手,校企雙方合作時,企業當中的專業工作人員和學校當中的在職專業教師團隊可以共同編寫有關電子實訓課程的相關教材內容,對電子專業需要掌握的能力,發展過程當中所遇到的問題,解決辦法等經驗知識納入課本當中供學生們進行參考,使學生在學校學習時能與企業當中的就業崗位的專業能力相匹配,進行定點型學習。通過對于這種實踐化的教材,幫助解決學生實習期當中所遇到的不適應感,不自信感,同時這種教學也能夠為企業節省時間與金錢。在理論教學課程當中,實訓教材是由學校當中的專業教師團隊和企業當中的一線技術人員,專業創新技術團隊共同合作編制而成。電子專業教材針對于中職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特點,對于電學的理論教學內容進行經驗化,生動化處理,保證學生能夠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學習電子專業課程知識,通過這種實踐化的處理不斷的激發學生對于本專業的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力。
其次,是對教師進行實踐化培訓選拔。實訓課程的教師主要由企業當中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術工作突出的人員和學校當中實訓課程的優秀教師團隊組成。一方面,校方要對企業進入學校當中為學生授課的教師進行考核,還要進行教師基本素質的培訓,幫助他們掌握課堂當中的授課技巧,掌握更多的教學手段,為傳統的實訓教學課堂帶來活力,從而使這些教師所講解的專業能力課程能夠讓學生更容易地接受,更深入地理解。另一方面,學校也要分批次地選拔與派送教師到合作的企業當中進行深入化的學習,通過在企業當中免費的培訓,使教師能掌握該行業最新發展的要求,了解電子專業的發展方向,積累教學經驗以及相關方面的實踐經驗,從而在回到學校授課時,能夠在電子課程教學中對專業知識進行專業化的處理,有選擇地為學生們進行講解。保證高質量、高效用課程目標的實現;保證課堂理論教學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有一定的幫助。
例如,在實訓教學期間,校方要與企業之間進行定期的討論交流,人員互換。通過召開課程研討會、專業人才培養計劃等主題會議深入地討論學校與企業今后的合作走向問題,加大企業與學校的交流研討,將學校的優秀教師定期地分配到企業的項目工程當中,使教師能夠在項目跟進當中深刻感悟電子專業的應用領域,電力發展的具體過程,將自身的教學能力實踐化處理。同時,學校也要引進一線的電子專業技術人員到學校當中為學生們進行演講,和學生們共同實驗,將自身的觀點見解傳輸給學生,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并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
隨著現代化技術的不斷進步,職業院校的實訓制度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對于學生的專業興趣的培養,也成為了中職電子課程的重要關注點。為了激發學生對于電子專業的興趣力以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們從根本上克服對于這種偏理論化的專業課程,幫助學生克服就業難度大的競爭思維,在學校教學當中,加入科學合理的實訓獎勵制度,不斷的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通過努力學習、實踐應用從而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能力、社會實踐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綜合素質,能夠使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當中,為新時代的不斷進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制定這種獎勵制度時,學校方面要和企業達成意見共識。
通過共同研討,對于學生的專業能力、專業素養、綜合素質等多方面進行客觀的評價條件,制定科學合理的專業評估激勵方案。對于各獎勵評定,校方對于每學期的專業能力考試及綜合素質等級評定為優的學生可以獲得評獎的機會。在評定當中,學生可以根據能力的不同獲得不同評定等級的獎學金或者學校當中合作企業的實習機會。同時,針對于學生參加的與企業合作的創新技能大賽等相關比賽,成績突出者,在項目當中表現優異,貢獻較多的學生也能獲得創新與創業發展項目的獎學金,也可以為這類學生設立電子對口專業到企業實習的工作機會,使學生能夠直接進入到外部實訓的基地當中進行實踐性學習。對于這種獎勵制度,學校可以設置一份課程專業能力的獎勵,企業當中也可以為鼓勵學生設置一定范圍的講評,能夠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與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地加強自身對于電類課程的理解,應用于科研項目當中,深化自身的認識。這種講評制度的設立,能夠讓學生更加注重自己的專業能力的發展以及自身今后的發展就業方向。學生在這種充滿挑戰,充滿活力,拼搏努力的學習氛圍當中,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掌握更多的電子專業能力,不斷地縮短與優秀學生之間的差距,成長為綜合性素質人才。
例如,在電子實訓基地當中,校方與企業可以共同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實訓獎勵制度。對于在基地實習與學習的學生進行評價,那些專業能力掌握得更好,電類工具應用得更加熟練,電子領域的發展認識更為深刻的學生進行表揚,為他們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幫助這些學生更好地將理論知識運用于企業工作當中,激勵他們不斷地進行創新,帶動企業的發展進步。
在中職院校教育當中,學校與企業之間進行合作的教育模式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度。教師要保證學生能夠得到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使他們能夠自主地掌握在教學當中較強的電學實踐應用能力,并且應用于生活當中。在中職院校教育階段,教師們要根據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就業導向,能夠很好地融入社會發展過程當中。要不斷地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深入合作,不斷地促進電子專業與大型企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為學生的理論實踐提供平臺,為學生進一步在實踐當中檢驗自身所學的本領提供真實的渠道,校方通過與大型電子企業之間的深入合作,在學校外部設立實踐教學基地,為學校的大多數學生提供可以進行實習的地點,為學生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提供平臺。同時,這種校企合作化的教學模式也可以幫助電子專業的大型企業培訓定向的技術工作研究人員。
除了在學校外部設立實訓平臺,校方還要與企業進行深入的合作,重點在于專業能力的人員培養,企業與學習科研項目的規劃與創新發展,以及學校向企業定向輸出專業人才的計劃。通過企業為電子專業課程提供所需要的專業化設備以及專業化工具,全面地改善傳統電子課程當中的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同時也能夠在很大層面上解決校方的教育資金周轉不便等相關問題。除了外部實習,學校也要為學生提供內部實習的實訓基地,通過在學校當中的專業能力表現、成績的優異、綜合素質的水平等因素向企業內部推薦人才。在學校當中經過一定時間的理論課程學習之后,在實訓基地參與電子項目能力的鍛煉,當學生在內部實訓基地達到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并能適應社會工作時,學校方面要幫助學生建立與合作企業之間的聯絡,學生通過與合作的相關企業簽訂有效的、合法的實習合約,為學生提供校外企業的實習機會,幫助學生由學校走進社會。同時,這一項合作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學生和學校的發展,對于企業的發展也有著積極的意義。
例如,在這種校企合作模式教學當中,企業可以充分地利用學校實訓基地當中的人才,定向地為企業提供現代化的技術支持。更重要的是學生參與到企業的創新創業項目當中,承擔具體的工作任務,能夠為這項創新發展項目帶來新的活力以及新的改進要素。通過實訓基地的鏈接,學生可以協助企業解決人才短缺問題,幫助企業開展創業創新發展項目,不斷地促進企業的發展與進步。
通過校企之間的深入化合作教學,為傳統的電子專業課帶來企業的文化教學,通過校內外的實訓基地的學習與實習,全面地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崗位要求,成長為新時代發展所需的綜合性素質人才。企業學院合作模式的教學在現代化職業院校的教育當中,得到了不斷的完善與發展,成為了職業院校培養人才的新途徑,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為學生的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