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芳
【摘要】由于高中學業壓力比較大,班主任可能會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教學任務,導致對于德育工作不夠重視,教育方法不夠科學。為了讓學生有更加全面的進步和更加光明的未來,班主任必須重視學生的德育,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堅持以德育來對學生進行感化和引導。本文首先介紹高中生德育工作的難點,之后提出幾點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高中是學生步入社會之前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對于事物都有自己的初步認知。但是,很多認知還是稚嫩且不成熟的,甚至是錯誤的。高中班主任要明確這一階段學生的情況,把握學生問題,擔負起新時代德育的使命任務,看清社會大背景和國家大政策,以此為引導學生制訂高中德育策略。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難點
高中生普遍進入青春期,叛逆心理比較嚴重,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越來越想要脫離教師和家長的管理,對于道德問題的認識還不夠深刻,未能形成全面的、正確的道德觀念,容易被社會、學校、影視劇或者周圍所接觸的人的道德觀念所影響。比如,一些綜藝節目或影視劇中存在拜金、奢侈、低俗等情節,這些情節對于道德觀念還未發育成熟的高中生來說很容易產生負面影響,導致他們道德思想觀念走偏。總之,高中學生處于道德觀念發展成型前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班主任給予其什么樣的道德教育,對其之后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高中班主任教育教學工作繁重,班級管理事物冗雜,導致德育工作時間不足,沒有足夠的時間改革教育方法。眾所周知,高中時期學生和教師的壓力都很大,班主任除了教學方面的工作外還要涉及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繁重的工作導致班主任無法將太多的精力放在德育上面,班主任對于學生的德育方式還主要停留在口頭說教與批評上。對于犯錯學生予以言語教育和懲罰,屬于傳統的“學生先犯錯,教師再教育”的教育模式。為了提升教育效率,教師應該改變方式,注重整體性和防范性的德育,進而提升德育效率。
二、強化班主任德育工作實踐性策略
注重溝通方式,與學生平等溝通。對于教師來說,溝通方式的科學與否關乎著德育工作質量的高低,好的溝通方式能夠在師生之間搭建起暢通的橋梁,為德育鋪平道路,學生更愿意和教師敞開心扉交流,從而學生的道德問題能更明顯地呈現出來。要做到溝通的科學高效,教師首先要做到與學生平等交流,放下高高在上的教師姿態。師生交流的話題不應局限在教學內容上,比如,涉及學生的衣食住行、興趣愛好等。班主任要就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以朋友的姿態與其交流。這種方式能夠讓教師從不同的視角來了解他們的內心狀態和潛在的道德問題,從而更容易理解他們,并促進問題的解決。
此外,教師在與學生交流的時候還應該關注他們的所思所想、價值取向,做到有的放矢地進行交流。在交流的時候不能漫無目的,應該在與學生的溝通過程中了解到他們的所思所想,敏銳地感覺到這個時期的學生在做些什么,這些所作所為會不會對其的道德觀形成產生負面影響,如果是的話,該以怎樣的“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予以矯正。通過新的交流方式,教師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更快、更輕松地洞察出這個時期學生存在的和可能產生的道德問題,以便更高效地處理問題。
明確共性問題,注重防范教育。雖然高中階段的學生德育情況復雜,但是發生在學生身上的道德問題有其共性。教師要改變“先發生再處置”的傳統德育思路,留心觀察共性問題,提前做好預防措施。這種教育可以提升效率,節約教師的時間和精力。
比如,對于高中的男生來說,他們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網癮。很多男學生到了初中后開始接觸網絡游戲,到了高中則開始瘋狂迷戀,對于網絡虛擬的內容充滿興趣和欲望。而網絡上存在的魚龍混雜的信息很有可能會導致他們的道德觀念漸漸脫離正軌。網絡中包含了很多色情、暴力的內容,也充斥著各種輿論信息,這些內容都會讓免疫力不強、自制力較差的高中生陷入其中,進而對其道德觀念產生負面影響。總之,對于高中男學生來說,網絡是影響他們德育的普遍問題之一。以網絡游戲為例,各種射擊、殺戮類的游戲能滿足男生戰斗的快感,讓他們逃避現實世界的學習壓力,逃避現實世界教師家長的管教。但是,過多地進行此類游戲就會扭曲其心理,讓其產生暴力傾向,更嚴重者還會將虛擬世界的暴力傾瀉于現實生活中。很多學生有打架斗毆的惡習,這都與網絡游戲有著一定的關系。為了減少這些負面信息對學生道德觀念的影響,教師必須對癥下藥。比如,可以開展正確使用網絡的專題課程,教學生如何辨別網絡中的負面信息,如何避免這些信息的影響。教大家正確認識網絡游戲的作用,做到勞逸結合。還可以與家長聯合管控學生,對其上網時間做出嚴格的規定,對其上網內容做出嚴格的監督,從內力和外力兩個方面入手鏟除網癮問題,端正學生對待網絡的態度,提升道德觀念。
樹立榜樣,引導學生學習真正的榜樣。班主任為學生樹立真正的榜樣,引導他們正確面對所接觸到的包括身邊、書籍作品、影視作品中的負面信息,讓他們明白真正的榜樣和偶像是什么樣的。例如,高中階段很多學生會出現“追星”的現象,對于青春期的他們來說,迷戀偶像是一種正常現象,他們會通過追劇、追綜藝節目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喜愛。但是,“追星”的正面影響必定是有限的。不僅如此,很多娛樂明星還會有負面作用。例如,大部分電視劇中的演員都會穿著光鮮亮麗的衣服,劇情中經常會有燈紅酒綠的生活、揮金如土的行為,等等。在這些內容的傳播下,高中生的“三觀”不可能不被影響。久而久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勤奮、節儉、樸實的道德觀念就會被學生拋棄。對于以上問題的預防措施有很多,比如,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黨內評選出的“七一”勛章獲得者的事跡就是不錯的教育素材。通過對這些榜樣人物的學習,學生能夠明白誰才是他們的學習榜樣。通過學習這些優秀人物身上的優秀品質,學生會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優秀精神是什么,自己怎樣做才能成為像他們一樣優秀的人。通過長期教育,他們會明白網絡綜藝、青春劇中的那些人物和劇情,娛樂成分占比較大,距離現實其實很遠。通過這種問題的發現和科學的預防,學生就會避免德育缺失的問題。
三、結語
對于高中班主任來說,德育工作是絕對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其重要性要遠遠高于知識技能的教學。教師要創建新的、高效的德育方法,注重前期防范與感化相結合,堅持不懈地完善德育方法。
參考文獻:
[1]卜兆軍,楊斌.新高考形勢下高中德育教育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8):133-134.
責任編輯? 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