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柳珠
摘 ?要:在學校工作的全過程及學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都需要融入思想品德教育,這是新課改提出的最新要求。因此,對于教育部門而言,有必要將思想道德教育納入日常教學活動范疇,借助課堂教學,通過合理引導,使學生在學習知識過程中塑造其良好思想品德,進而發揮反作用,促進學生更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基于此,本文進一步論述提升新時代小學思政課育人實效的措施,希望給廣大教師一些啟示。
關鍵詞:新時代;小學思政;育人實效
引言
小學階段是思想教育的啟蒙階段,借助學生的學習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因此,有必要將思想品德教育引入到課堂教學中,除了深入解讀課本教材之外,還要融匯貫通教學思想,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出發,探討了提高小學思政課育人實效的有效策略。
一、新時代小學思政課育人目標
第一,重視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道德不僅對個人十分重要,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保障,也是實現國家繁榮昌盛的保障。第二,重視培養學生能力和方法。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教師需更加重視啟迪、引導學生,而不是進行灌輸式教學。第三,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國家想要興旺發展,創新是動力,民族想要進步,創新是靈魂,由此可見,培養創新和實踐能力至關重要。
二、提升新時代小學思政課育人實效的措施
(一)與生活環境相聯系,豐富教學內容
小學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中需應用多元化教學方式方法,這樣可以增加課堂趣味性,增強教師感染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除了借助課本教材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之外,還要重視課外引導學生,使學生與生活環境相聯系,從而塑造出生活化教材。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過程中,需將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使學生深入理解思想品德科目,進而可以塑造良好品德。
例如,在學習《當災害降臨的時候》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記錄片《十大自然災難》和《地球沉沒》,學生看完后就會初步了解地球上的各種災害,這時教師可以適時將課文內容引進來,使學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課本知識內容,教師把控教學環節,合理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環境,進而使其思考地球上有哪些嚴重災害,聯系自己在過去的幾年中有沒有做過破壞或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的事情,面對這些災害我們應該怎么辦,是消極對待還是積極想辦法,亦或是馬上行動起來。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心情是不斷變化的,他們可能會對災害產生擔憂,也會因為想到一個好辦法而歡呼雀躍,從而有利于塑造其思想觀念,培養學生環境保護意識,有利于完成高效育人的教學任務。
(二)與實際活動的結合,培養良好品質
對于小學思想品德教師而言,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需避免完全照本宣科傳授學生知識,這樣無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因此,對教師提出要求,即課堂教學中需有機結合理論課與實踐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除了傳授學生理論知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其良好思想品德,促進其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誠信是金》這一課時,教師不僅僅受限于應試教育的思想,還需重視培養學生們誠實守信良好品質,為了突出誠信的重要性,教師可以通過對話、辯論、討論等方式強化學生對誠信的認識和理解,同時教師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教師借助多媒體播放賣火柴的小男孩音頻故事,讓學生討論小男孩具有怎樣的品質?小男孩如何履行自己的諾言,為什么他要這樣做?人為什么要誠實守信?學生們通過討論后得出:小男孩實現了諾言,是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促使他這樣做。堅持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礎與核心,人想要在社會中立足,就必須堅持誠實守信。最后教師針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和歸納,并充分肯定學生的表現,教育學生做誠實守信的人。
(三)教學方法的豐富,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活潑好動、充滿好奇心、積極向上等,然而,他們缺少持久的專注力,如果對某些事物不感興趣,他們就不會去關注。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需對教學方式方法進行不斷改進、優化和豐富,而不是按照課本教材一味灌輸學生知識,這樣很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和熱情。為此,教師可以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精心選擇學具和教具,如充分利用動畫、視頻、音頻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在教學中更好的實現教學育人的目的。
對比其他學科,小學思想品德具有一定抽象性和復雜性,學生在理解相關知識點時存在一定困難,這就需要教師豐富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理解相關內容。小學思想品德教材中附帶很多精美插圖,這些插圖都與課文內容息息相關,教師發揮引導作用,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并結合內容提出問題,激發學生探索欲,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再如,學習《學會和諧相處》這一課時,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觀看插圖,就能夠很容易理解和諧相處的重要性,進而學習如何和諧相處,同時反思自己過去哪些行為不禮貌、不文明,今后該如何做到和諧相處。如果遇到不和諧行為,會如何處理。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會鍛煉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等,對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具有積極作用,進而有利于實現思政教育育人的目標。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小學教師必須充分發揮思政課育人作用,提高其實效性。為此,小學思政教師需有機結合學生特點和思政課情況,將具有較強針對性的計劃和方案制定出來,同時更新教學理念,不斷改進和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培養小學生良好道德品質,使其人格得到健全,將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出來。
參考文獻:
[1]汪金英,黃小元. 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研究[J].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0,37(7):167-172.
[2]胡婷婷. 淺探思政課程育人的策略與實踐[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7):50-51.
[3]汪瑞林. 中小學“課程思政”的功能及其實現方式[J]. 課程.教材.教法,2020,40(11):77-83.
[4]蔣旭東. 思政課內涵式發展與系統性布局論析——以大中小學一體化視域下思政課教學質量提升為視角[J]. 學術論壇,2020,43(6):112-119.
(作者單位:興寧市錦繡學校,廣東 ?興寧 ?514500)